第306章 这么简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小宁也跟着笑了,这一刻,真是不愿去想那些不快的事情,就他们两人在屋里,这样放声笑着。
笑过后的两人脸色在烛灯下很是艳丽。
宁王目光有些灼热:“丫头你是怎么救的我?”
林小宁笑道:“我还有一颗舍利子。”
原是如此,怪不得!
宁王恍然大悟,却是笑道:“丫头,我不会笑你打饱嗝的。”
林小宁低声笑了:“你那会都能听见?”
“嗯,能听见,”宁王心中翻涌着无限深情,“丫头,有件事我得告诉,就是围府与退婚一事,当时你大哥写过信来问我,其实围府与退婚一事,不是你大哥想的那样。也不是你想的那样。”
林小宁一听就收了笑容冷了脸,讥讽道:“我大哥想的是怎样的?我想的又是怎样的。你又知道你家人是怎样的对我?”
“丫头,围府与退婚是我提出来的,与我家人无关。”
林小宁这才疑惑看着宁王:“为什么?”
“钦天监使算出我有死劫,在百日内。我不甘心,我想死也要死在灭夏的战场上,所以我急着出征。我让皇兄帮着退婚,围府却是真的为了护你周全。围府之兵虽不顶用,但却是还有暗卫的。”
竟是如此?
林小宁顿时又些傻眼,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
“我临走时没和你说,我不知道应当如何说。”宁王又道。
林小宁想起他临时前那晚送来的一盒镯子,还有他的亲吻。便又抽泣起来。
“后来你大哥写信来问我。那时我知道你自求退婚。我没回。现在想来实在欠你太多,我原是想着……”宁王说不下去了。
林小宁泣骂道:“傻子,你想着要死了,不让我成望门寡……,你想得得意,你要真死了,我才不为你守那望门寡,我定会嫁给别人的。”
宁王想的自然不是这些。但现在他与她都活着!谁不也知道她还有一颗舍利子。他心里满是深情。但却是笑道:“丫头嘴上这般说,心里却不是这般想。你如何得来的舍利子?这等珍贵神奇之物,你竟然有一还有二?”
“舍利子是师父给我的,他说我会用得上,却原来都是用了你身上。”林小宁很是自然地撒着谎。
舍利子救的不仅是他,也是她,如果她没有第二颗舍利子,或许她真的会他挡劫而死。宁王这般想着,感慨而叹。
“拿帕子来。”林小宁泣道。
宁王递过帕子,林小宁把脸净了净才没好口气道:“活该是我欠你的。”
宁王轻声道:“先是你欠我的。你还了,现在却是我欠你的了。索性多欠一些,慢慢还就是了。”
是她对他说的话。
林小宁又低泣起来。
宁王屋里的动静一早就惊扰了在外守夜着的兵。
宁王殿下醒了,宁王殿下的伤被王妃治好醒了!不过片刻,消息瞬间传遍了边城。
当然只有近身的人与尚将军等人才知道,六王爷不是醒了,是死而复生。
他的死没几个人知道,尚将军将会在发兵攻夏时宣布他重伤不治而亡,如果六王爷不得不死,也要死得让夏国痛。
清晨时分,尚将军再次被吵醒,他与安雨饮酒后便又呼呼大睡,还没睡过瘾,就被一脸喜气的银夜推醒。
气煞老夫也!他怒目园瞪:“银夜小子你大胆!”
“爷醒了,醒了醒了!”银夜的声音因为惊喜而颤抖变调。
尚将军一个鲤鱼打挺跃起,揪着银夜的衣领:“六王爷醒了?”
“是的尚将军,爷醒了,还说饿了,荷花在煮粥。”

“啊……哈哈哈,”尚将军哈哈大笑,拍着银夜的肩膀,“你小子有良心,知道及时报我,去,去看看去。”
……
林小宁躺在荷花的屋里,拿着两剥了壳的煮鸡蛋在敷眼睛,鸡蛋是用空间水煮的。
桌上还有两只,是留给荷花用的。荷花正在收拾着桌上的空粥碗。
“荷花,快别忙了,躺下来敷眼睛。”
“小姐……”荷花的声音又开始哽咽。
“荷花你真不能再哭了,再哭眼睛也要瞎掉。你眼瞎了后,只好把你嫁给李二了,估计除了他没人会娶你了。”
荷花道:“我敷,小姐不要把我嫁给李二。”
林小宁笑道:“荷花想嫁哪个就嫁哪个,你的婚事你作主,小姐我只负责给你办嫁妆。”
“小姐,今天是乞巧节呢。”荷花羞涩地转移话题,剥着鸡蛋壳。
“是嘛,我一直没记得日子,原来今天是鸡毛的生辰呢,爷爷会煮鸡蛋给他吃的。”林小宁滚着眼睛上的鸡蛋笑了。
“小姐你说巧不巧,六王爷单单就今天睡来。”
“荷花你真是戏文话本看多了。”林小宁又笑。
荷花拿着鸡蛋在林小宁身边躺下来说道:“我就觉得小姐与六王爷的情意比戏文话本还来得精彩。王爷怜小姐围府退婚,小姐讨说法千里相救。”
“荷花你哪学来了,真是学坏了。”林小宁骂道。
七月初七乞巧节,边城没有节日,但京城却是热闹非凡。
三千堂又开始募捐。
上回在端午时募捐的那笔银两很是丰厚,已挑出人马去了京城周边五个府的贫区建设孤、医、学堂。
每队人马都有当地的官夫人接待与支持,并在当地又劝捐不少银两。
三千堂就这么起来了,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那些孤、医、学堂本应该是由朝堂养济堂所为,现在成了民间行为,可笑而皇室之人还趋之若鹜。
七月初八早朝时,王丞相眼底一片淤青,他两夜没睡了。看到皇帝神彩奕奕竟有些嫉恨,这个病货,药养着也养出这等精神。
他在大殿上义愤指出三千堂之举辱国。
曾太傅笑道:“各地虫灾疫害时,国库哪次不拨银两米粮,这不闹灾不害疫,风调雨顺的。还不由那些善心的夫人干些慈善之事?自发之举又益国益民。再富庶之地,仍是有不能果腹之家,这道理谁都知道。这也是历代帝王之心之大憾。现在各地官夫人富夫人为皇上解忧,皇上治下民富国强,民间慈善盛行。天下百姓都是皇上的子民,富户贫家也是皇上的子民,这富兄拉穷兄一把,正是家族兴兴向荣之势。国便是大家!王大人不是也帮衬着王家的旁支吗?辱国之说从何而来?”
皇帝坐在龙椅上笑眯眯颔首;“王爱卿是不了解三千堂的运作,太傅夫人与胡夫人都是知晓的,朕觉得此举甚好,太后、太妃与长敬公主也是觉得此举甚好……”
都知道,是朝堂借着三千堂盘剥手中有些个闲钱的官富之家,可谁敢这样说?况且宗室女眷都捐银子了,你能不捐?
况且那些各地的官富夫人乐意,是自发之举,又是用之于民,帐目公开透明,一清二楚。不错,此举是在打脸,却不是打皇帝的脸,是打了那些个贪官污吏的脸!
三千堂帐目上,所费银两比不上朝堂曾经的养济堂的银两,却解决了多少年朝堂头痛的难题。养济堂的银两花去了哪里?(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