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人对香材使用价值的认识起初是作为药品应用于治病。传统中医学将这类主要产于热带的瑞香科树木的分泌物称为“沉香”,经加工后入药,主治寒滞呕吐、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等症。杜宝《大业录》云:“隋有寿禅师妙医术,作五香饮济人。沉香饮、檀香饮、丁香饮、泽兰饮、甘松饮,皆以香为主,更加别药,有味而止渴,兼补益人也。”(转引李时珍《本草纲目》)
汉代,随着道教、佛教在神州大地日渐兴盛,人们对这类在香木心材上长成的黑褐色树脂聚合物予以神秘化,或时常在皇宫、寺庙、宅第的烟炉点燃,或制成辟邪物随身佩带。
至唐代,中医学对沉香“香窜冲动、性质辛、微温无毒,可降气纳肾、调中平肝”之药效有了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宋代之后,史籍笔记对海南特产的记载每每将香类列为首要。可见海南香自朝庭贡品演化为商品、药品之后,名声远播,引发了消费者的钟爱和海内外市场的热切关注。
宋人赵汝适在《诸蕃志》中评价海南土产“沉水、蓬莱诸香,为香谱第一”,“其货多出于黎峒,省民以盐铁鱼米转博,与商贾贸易。”范成大在《桂 (海南新闻网)海虞衡志》中写道:“世皆云二广出香,然广东香乃自舶上来。广右香产海北者亦凡品,惟海南最胜。”
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分门别类详细介绍海南香的种类、品质和产地:“……出海南黎母山峒中,亦名土沉香,少大块,如附子、如芝菌、如茅竹叶者,皆佳;至轻薄如纸者,入水亦沉。万安军,在岛正东,钟朝阳之气,香尤酝藉清远,如莲花、梅英之类,焚一铢许,氛翳弥室,翻之四面皆香,至煤烬,气不焦,此海南香之辨也。”“蓬莱香出海南,……状类沉香,惟入水则浮,气稍轻清,价亚沉香,刳去背带木者,亦多沉水。”“鹧鸪斑香,亦出海南蓬莱好笺香中,色褐黑而有白斑,点点如鹧鸪臆上毛,气尤清婉。”“笺香出海南者,如猬皮渔蓑之状,……广东舶上生熟速结等香,当在海南笺香之下。”
周去非还特别提到当时海南沉香的交易情形:“(沉香)海南自难得,省民以一牛于黎峒博香一担归,自差择得沉水,十不一二,顷时香价与白(疑为百)金等,故客不贩,而宦游者亦不能多买。”又,蔡绦云:“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引自李时珍《本草纲目》)可见当时海南沉香不但品质优而且稀为贵。
如清代著名诗人屈大均所言:“故欲求名材香块者,必于海之南也。”
末至清,《广东新语》、《粤中见闻》、《黎岐见闻》、《岭南杂记》等古籍笔记对海南香树生产及沉香采购情况有详细的记述。时人编撰的粤琼各地方志都辟有专栏,对海南沉香倍加褒扬,从中也可以了解当年势利者如何深入高山老林伐木采香的情形。
清代诗人屈大均游历海南时在《广东新语》中描述:“香之树丛生山中,老山者岁久而香,新山者不久。其树如冬青,大小不一。结香者百无一二。结香者或在枝干,或在根株,犹人有痈疽之疾,或生上部,或疠下体。疾之损人,形貌枯瘠;香之灾木,枝叶萎黄。或为风雨所摧折,膏液洒于它树,如时症传染,久亦结香。黎人每望黄叶,即知其树已结香,伐木开径而搜取。……诸香首称崖州,以出自藤桥内者为胜。”
屈大均不但对海南香的生长状况十分了解,而且对时人采香买香的情节也一清二楚:“凡采香者必于深山丛翳之中。群数十人以往。或一二日即得,或半月徒手而归。”“买香者先祭山神,次赂黎长。乃开山,又藤圈其地,与黎人约或一旬或一二月,以香仔抓香之日为始。香仔者,熟黎能辨香者也。指其树有香,或树之左右有香,则伐取之。香与平分以为值。”而“香产于山,即黎人亦不知之。外人求售者,初成交,偿以牛酒诸如其欲,然后代客开山。所得香多,黎人也无悔。如罄山无有,客亦不能索其值也。黎人生长香中,饮食是资。”
清人张长庆在《黎岐纪闻》记道:“能采香者谓之香仔,外客以银米安其家,雇入山中,犯雾露,触恶兽,辄经旬累月于其中,而偶一得之,不幸者虽历久无获也。”吴震方在《岭南杂记》提到:“(黎峒)其俗皆女子采香,……腰配利刀,什佰为群,遇窃香者,即擒杀矣。”
从屈大均等人的笔记可以证实:一,至明清时期,海南采香业的发展规模比起宋元时代有过之而不及。受“香价百金”、“一片万钱”的巨大商业利益的驱使,不但有数十乃至上百人的采伐组织,而且每次采香都驻扎山岭,劳作时间也“经旬累月”。尽管山高林深、瘴毒疬疾,也置之度外。二,在山区居住的黎人有不少“饮食是资”,仰靠采香业谋生,正如屈大均所言:“计畲田所收火粳灰豆,不足以饱妇子,有香,而朝夕所需多赖之。天之所以养黎人也。”三,采香业的兴旺直接导致毁林开路、砍树伐木,致使香树枝干伤残、断根绝种。
早在宋代,苏东坡谪琼期间目睹海南沉香因名声所累,求者贪婪无度,曾写诗讽刺这种“竭泽而渔”的愚举:“沉香作庭燎,甲煎纷相如。岂若注微火,萦烟袅清歌。贪人无饥饱,胡椒亦求多。朱刘两狂子,(公自注:朱初平刘谊欲以取水沉)陨坠如风花。本欲竭泽渔,奈此明年何?”(引自《儋县志》)
康熙七年(1668年)时任崖州知州的张擢士觉察到沉香采办之艰难,并针对赋贡征收起解之流弊,斗胆上书朝庭,请免供香。其文言辞恳切,又不乏真知灼见,更是不怕掉乌纱帽的谏诤,值得一读:
“琼郡半属生黎,山大林深,载产香料。伏思沉香乃天地灵秀之气,千百年而 (海南日报)一结,……自康熙七年奉文采买,三州二县,各以取获迟速为考成殿最。猾役入其中,狡贾入其中,奸民入其中,即诸黎亦莫不知寸香可获寸金,由此而沉香之种料尽矣。若候再生再结,非有千百年之久,难望珍物之复种。……近因采买艰难,催提纷纷,本年春夏初犹银香兑重,及至逼迫起解之时,甚有香重一倍而银重二倍者,……况琼属十三州县供香百斤,而崖独有十三斤之数。嗟!崖荒凉瘠苦,以其极边而近黎也。且香多则解费亦多。籍曰产香,岂又产银乎?倘由此年复一年,将虑上缺御供,下累残黎,区区末吏又不足惜矣。”(引乾隆·宋锦《崖州志》卷10)

300多年前张知州“沉香之种料尽矣”的警示现早已应验
世界上所有沉香产品均来自印度沉香、美洲沉香、马来沉香、野沉香、厚沉香、马来考沉香、土沉香(白木香)等8个沉香属树种。其中6种被国际华盛顿公约组织列为濒临绝种植物,加以保护。
沉香形成原因是由于本种树干损伤后,被真菌侵入寄生,在菌体内酶的作用下,使木薄壁细胞贮存的淀粉,产生一系列变化,形成香脂,最后经多年沉积而得。
一般情况下,树龄越长,香脂沉积越久,沉香品质越好。此外,不同的沉香树种,在不同的产地、环境和成因,所产生的沉香香味也变化万千。不同类型等级的沉香,都被命以不同的名字。如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将海南土沉香分为蓬莱香、鹧鸪斑香、笺香等。如明代李时珍按药性将沉香分为:沉香、笺香、黄熟三等。还有文说,晚清时,人们按沉香品质和用法将沉香分为黄沉、生结沉等 15种之多。
而如今台湾沉香从业者,按沉香结成情况不同,将沉香分6种:沉香木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经风吹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为“倒架”;沉香木倒后埋进土中,受微生物分解腐朽,剩余未朽部份,为“土沉”;倒伏后陷埋于沼泽,经生物分解,再从沼泽区捞起者,为“水沉”;为**树经人工砍伐,置地后经白蚁蛀食,所剩余部份,为“蚁沉”;活树砍伐直接取得沉香者,为“活沉”;树龄十年以下,已稍具香气者,为“白木”。以上6种沉香香味各有不同,土沉味厚醇,倒架味清醇,水沉 (海南日报)味温醇,蚁沉清扬,活沉高亢,白木味清香。
沉香的香味微妙,形状各异,让人捉摸不透。它们的分类及其名字也复杂多变,古今中外,难以统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记者研习半月,也未能弄清它诸多的称谓。心想也许必须从世上搜来所有沉香,然后像金牌品酒师那样,一样一样地去玩味,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精要吧。遗憾的是,记者连一样也没闻过品过,所以资料看得越多,越是虚无缥缈。
沉香的香味变幻莫测自然天成,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它是少有的仍无法以人工合成进行复制的自然香。它的珍贵,它的神秘可想而知。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瑞香科常绿乔木,高 6-20米,胸径50-90厘米;树皮暗灰色,平滑,内皮白色,纤维发达,易剥落。叶革质,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花芳香,被柔毛,花萼浅钟状。
白木香又称土沉香,是我国特有而珍贵的药用植物。由于采香损伤林木极为严重,分布较为集中的林木已被砍殆尽,现仅有零星散生的残存植株。主要分布海南、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一般生于海拔400米以下,在海南可上达海拔1000米处。喜土层厚 (海南日报)、腐植质多的湿润而疏松的砖红壤或山地黄壤。多生于山地雨林或半常绿季雨林中。
药用沉香是由于本种树干操作后被真菌侵入寄生,在菌体内酶的作用下,使木薄壁细胞贮存的淀粉,产生一系列变化,最后形 (海南日报)成香脂,经多年沉积而得。为了永续利用,亟待保护和发展这一珍贵的药用植物。
土沉香
国产沉香。又名沉水香、沉香木、耳香、上沉、白木香、海南沉香、女儿香、莞香、岭南沉刀香。来自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Lour)Gilg的含树脂的心材。
商品土沉香分为一号香(质重香浓)、二号香(质坚香浓)、三号香(质较松、香味佳)、四号香(质浮松、香淡)四种规格。其状不规则,表面多呈朽木状凹凸不平,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质相间的斑纹。
土沉香含挥发油及树脂,挥发油中含沉香螺醇(Agarospirol),具有镇静作用。药用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平肝、温肾纳气之功效。

附图
明晚期 沉香木圆雕灵猿笔格
尺 寸:宽7cm;高5.5cm
笔格又称之为笔山。因其形制多肖山峰,而得名。濡毫作书时搁笔,以防墨染几案之用。格材取沉香木缜密者而制成,灵猿交足趺坐岩岳之上,猿作屈躬姿;右臂支岩,左臂拊于足;昂首微倾,目光炯炯凝注前方;岩岳叠磊起伏,间壑之,以益架笔之功。形态结体之传神,虽寥寥数刀,已称绝技。猿与猴泛称猿类,灵长目纲,古时用之为君子之表征;李白《古风之二八》: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灵猿笔格之气韵风采,富明人神髓;其章法、气息、择材、刀法、呈色及风化现象,皆相类中国美术全集中之明圆雕沉香鸳鸯暖手。
沉香木:又名沉水香,产于海南、交趾(今越南)及东印度,属香料科,这种木材极为珍贵,为香道中用香之首选,亦是工艺美术材之最上乘。明、清两代,宫庭皇室皆崇尚用此木制成各类文房器物,工艺精细,与犀角制作相同。
?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