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觉过后,女子又在阳台上坐着,嗞嗞地抽起烟来,她问凯乐,如果两个在一起是因为感觉,那感觉到底是什么?
冲动的,抑或说,的冲动。
你看问题很本质着呢。
你猜,我上铺的女生现在在想什么?
她应该还睡着吧,刚才咳嗽了几声就没动静了。
没动静?是我们动静过于激烈了吧,我敢说她那时候也一定在,咳嗽只不过是在掩饰她呻吟的声音。你不知道,在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整个宿舍就有约定,不允许带男生进入宿舍。当时,提出这约定的就是上铺的女生,她似乎很鄙视有男朋友的女人,同样,也很鄙视男人。可是,谁知道,一个月以后她整个人都变了,说话不再尖酸刻薄,简直可以说是柔情似水。第一个破坏约定的也是她,当晚把宿舍的人全都赶到了网吧,给他们一个二人世界,你说女人怎么这么可笑呢?男人到底有什么魅力,可以让一个女人彻底改变?
凯乐无法回答女子的问题,但他很想知道女子的答案。在箱根的时候,这女子就让凯乐感到了惊骇,从未想过,一个不到20岁的女生,会把男女的关系解释到这个层次。也许,她有过很多不平凡的经历,经历让她练就了看待问题层次的深度。
凯乐反问女子,你觉得呢?
就知道你回答不上来。做个很简单的比喻,拿抽烟来说,人们明明知道,抽烟会缩短一个人的寿命,但人们依旧乐意这样抽着,你有什么办法呢?一个女人在遇到属于自己的男人以前,或许不懂得什么叫空虚,懂得空虚的女人,对着男人有着强烈的饥渴,变态点的把这饥渴压抑成鄙视。无论是哪种女人,男人都带给了她们充实的感觉,一切也就变了,忘记了空虚和饥渴,即使有一天会,可她们依旧乐意这样过着。充实,使男人改变女人的魅力。
充实,是这位女子给凯乐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字眼。凯乐抽了一支烟,感觉貌似很充实。
我记得,在箱根的时候,你曾经说过考上清华就不念书了,现在怎么屈身在这里?
你幼稚着呢,又有谁,考上了清华会不去念?在这里,不是屈身,而是为自己感到可悲。
女子聊起了她姐姐,一个平凡的女人,还有一个关于自己平淡的故事。女子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印象模糊,只听姐姐说过,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也从此消失。两姐妹从小就寄养在奶奶家,对男人完全没有概念,童年时光,她只字不提,一跃就到了初中时代。失去记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女子并非失忆,而是把记忆停留在青涩的懵懂年代。
她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男子。从她的口述当中,可知那应该是个美男子,眉毛如素描般的细腻,衬托着淡淡忧伤的眼神,落落俊俏的脸美得像一位世俗的年轻女子。班里的女生都倾慕于这个男子,语文课往往会引起一片骚动,附有磁性的声音让她难以忘怀。他有一位极为相衬的未婚妻,那是所有女生都艳羡的对象。
男子总流露着淡定的笑容,倾国倾城。她很喜欢这个男子轻淡的眉毛,淡淡忧伤的眼神,淡定的笑容,这是她所追求的平淡。不曾与任何人提起这淡淡的幸福,想一辈子都这么平淡的过着,直到老死。有一天,她发现男子不再平淡,整张脸带着深沉的悲伤,声音也沙哑起来,她想守护着属于一个人的平淡,便去找了男子。

男子告诉她,他将失去他最珍贵的东西。
她不明白,什么东西称得上珍贵,对她而言,已经失去了她最珍贵的东西。那一夜,她让自己成为这位男子的女人,她对男人有了模糊的概念,平淡的,粗暴的……
那一夜过后,她发现男子也为她守护着这份淡然。她很开心,男子因为她,而保持着这份平淡,直到男子离去的那一刻。男子是鲜血淋漓地离开她的,在全班女生的尖叫声到了另一个世界,地上是一摊浓浓的红色液体,嘴角边留着一丝微笑,他没有忘记为她保留着这份淡然,直到死去。
她开始明白,男子口中最珍贵的东西指的是生命。自己开始走向平淡的另一个极端,一直游荡着,生命就不会再平淡。
女子问凯乐,他怎么就这样死去了呢?我当时还想过以后要嫁给他的呢。
他走了,你不是还有姐姐么。
姐姐在我念小学的时候就去了日本,在箱根是我与姐姐十年来的第一次见面。你说,生命为何不能一直平淡?
不知道。或许生命注定不能平淡,我有一个朋友,从小就这么平淡的过着,然后突然死去,没有一点预兆。
你知道么?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到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方当尼姑,或许生命会回归平淡。
是么?
不知道呢,要是偶尔与和尚去偷情,或许更为美好。
女子说完这句话便睡了,留下呆滞的凯乐,平淡,谈何容易。阿恒一辈子都平淡着,走的时候,却是如此轰烈。唯有木子,还在平淡中度过,在木子的家乡,木子问过凯乐,喜欢这里么?
凯乐回答说,嗯,喜欢,但不可能永远待在这里。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凯乐与女子道别。他问女子,我们还会再见面么?
谁知道。
也是。
雯说过人们总喜欢隔着一层物质看待事物,以为这样更清晰。可是不懂,这清晰是玻璃所衍生的假象,已经不是实物,人类总习惯让假象蒙蔽着。凯乐跟雯说在小巷里看见了一位清高的乞丐死去。雯显得揭斯底里,嚷嚷着要凯乐带她去找这尸体,并想着把尸体拖回学校。她告诉凯乐,如今肯愿意为医学事业捐献身体器官和骨骼的人已经不存在,解剖室里池子里的尸体都是很久以前搜罗到的,二十年没有新尸体。在中国,车祸天天有,校方很衷于与家属交涉尸体的事,找尸体的学校很多,就弄得跟拍卖会似的,最终价格往往让家属瞠目瞠舌。他们只是个小学校,资金无法与有名的大学抗衡,所以二十多年就没进过尸体。
凯乐记得,在前几天,在女子大学的池塘里,一群鱼争先恐后地掠夺自己同类的尸体,以为很可悲,却没想过人类还能把这样的事情演绎得有声有色。凯乐告诉雯,那是前几天的事了,或许尸体已经被搬走,就算尸体还在,也已经糜烂,还有什么用呢!
雯仍显得兴奋,说,如果搬走的话,那么去警察局询问,倘若还在,身体糜烂还可以做标本啊,骨骼没损坏就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