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回风云变清兵犯陕军政府保境安民
陕西境内革命运动的遍地开花,清廷忧心如焚,欲谴重兵围剿。
陕西地处西北要冲,东崤函,西陇蜀,古称天险之地。武昌起义之后,清政府本来打算以陕、甘为基地,重振兵力,收复东南。谁料陕西却率先脱离清廷宣布独立,紧接着,各州县也份份举义,首先是各地的革命党人,如胡景翼在耀州,曹世英、高峻在白水,岳西峰在蒲城,郭坚、耿直在同州,马耀群在华阴先后率众宣告起义;其次是各地的会党,如户县、商州、兴平、洛南、兴安(今安康)、榆林等地的会党头目,驱逐知县,宣告光复。同时,清军中的进步军官也有率部起义的,如驻华岳庙的巡防营马队管带胡明贵,率部进攻潼关,宣布反正;也有一部分清朝官吏和乡绅,响应革命,表示归顺军政府;还有全县文武官吏拱手投降的。
旬日之间,全省五六十个州县高举义旗,先后光复。
清政府大为震惊,决心不惜代价要收复陕西,“先靖西路之乱,以固根本”。于是,以东、西两路夹击新生的秦陇复汉军政府。
东路方面,以赵倜为统帅,妄图叩开天险潼关大门,长驱直入。
西路方面,派了西安起义时仓惶逃往甘肃的升允,命其代理陕西巡抚,率甘军由西进攻,以实现两路合击,妄图一举扑灭陕西革命。
陈树藩多次找了张凤翙,谈了他的想法,说当前正是用人之际,要重用像他这样的人才。于是,张凤翙任命陈树藩为东路节度使,负责指挥军事。陈树藩,字柏生,生于陕西安康。辛亥年十月西安起义前夕,加入同盟会陕西分会,先是在秦陇复汉军政府都督府工作。自任东路节度使后,驻防同州。十月二十九日,山西革命党人景梅九、李岐山在河东起义。清政府极度惊慌,革命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弄得其焦头烂额,急派清军第三镇协统卢永祥率部由正太路入晋,太原失陷,景、李派人来陕求援。张凤翙委任北路节度使井勿幕为河北安抚使,此河北应当为渭河以北。井勿幕率了本部标统井崧生、胡景翼、曹世英、郑庠、严飞龙等人,会同东路节度使陈树藩,东渡黄河,救援山西民军,先后攻克蒲州、解州、潞村,继而又光复了运城,三晋革命形势重新高涨。
在清兵东、西两路重兵压境的至关重要时刻,西安城里的一些坏分子妄图复辟,乘机散步谣言,破坏陕西回、汉民族间的团结,制造了“清廷秋后算账”、“(党人)杀完旗人杀回回”、“回回要造反”等一些离间回汉民族关系、军政府精诚团结的谣言,致使人心惶惶。
西安回民曾同革命军一起起义,并肩作战,攻打满城,光复西安,功不可没。
这时,马玉贵以粮饷都督的名义,及时发布了《严禁挑拨回汉关系告示》,指出:
“此次兴民起义,宗旨复汉灭清。回汉不分畛域,早经宣布分明。近有无赖之徒,竟敢捏造凭空。扬言回汉不合,是非插弄其中。……倘再造谣生事,拿获立正典刑。”
马玉贵的禁令使坏人受到了震慑,人心逐趋安定,军政府上下一致,誓死杀敌保境安民。
军令都督刘世杰与马玉贵赴各起义军营房,令长官集合队伍,马玉贵点名核实,每人发给现银八两,以作起义奖赏。同时又按各营队的实际人数发给粮饷。
兵马都督张云山因马、刘二人赴各营队核实人数,他的部下未能及时领到粮饷,极为光火,指着马的鼻子叫骂,扑扑刮刮想动武。
马玉贵不愠不火,神态自若:
“我为革命做事,理应恪尽职守。你我同为都督,更应如此,为部下作出表率。我以前曾读史书,唐太宗与许敬宗君臣间有段对话,发人深省,值得回味。”
接下来马玉贵叙述了李世民君臣的对话,李世民问:
“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而人议其非也。何也?”
“这我就弄不懂了,好人反而受诽谤,姓许的到底是怎样回答皇帝的?”张云山疑惑不解。马玉贵不紧不慢,娓娓道来:
“许敬宗是这样回答皇帝的,‘春雨如膏,农民喜其润泽,行者恶其润达;秋雨如圭,佳人乐其玩赏,盗者恶其光辉;天地之大,人犹憾焉,二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口之是非,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戮,夫妻听之离,朋友听之别,乡邻听之绝。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我没脸作人,只为一己之私利而斤斤计较,置大局于不顾。马兄为人坦荡,做事公允,我张云山鸡肚小肠,看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兄弟实在汗颜。”
张云山听了马玉贵的一席话,没了以前的狂妄,满脸通红,双手抱拳,单腿跪地,向马谢罪。
马玉贵将张云山扶起,说:
“云山兄没有过错,只是脑子一时转不过弯。万事和为贵,人常说‘人心齐,泰山移’。历史上如果没有廉颇与蔺相如演绎出的一曲将相和,也就没有赵国的强大,就抵挡不住虎狼之秦的入侵。”
“这个我是知道的,我张云山如果再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做出对不住革命的事情,就遭天打五雷轰,不等好死。”
张云山掏出了心窝子话,又和马玉贵和好如初了。
清军东西两路夹击,局势更加危急。
西路犯境之敌,攻州掠县,长驱直入;东路河南毅军,重兵围攻潼关,妄图打开陕西的东大门。
张凤翙紧急召集了六大都督,以及北路招讨使井勿幕、东路节度使陈树藩等人,商讨御敌之良策。
张凤翙环视了一下与会首领,说:
“如今大敌压境,陕西局势如同累卵,请各位弟兄敬献退敌良策。”
性格莽撞的兵马都督张云山打了头炮:
“战场杀敌谁怕谁,我张某如果在强敌面前眨巴眼,就不是我妈生的。我认为当前的核心问题是咱们的各营队枪支弹药严重不足,上战场不拿枪与送死没有什么两样?”
张凤翙点头,说:
“云山兄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要打仗没有枪弹怎么办,今天开这个群英会就是要大家拿主意。”

接下来七嘴八舌的,有的说没有钱事就不好办,人家不会把军火白赊给咱,你以为你是军火商的亲外甥;有的说这年月兵荒马乱的,战事频发,枪支弹药可是抢手货,况且价格一路攀升,不晓得需要多少银两;有的说就走一步看一步吧,车到山前必有路。
刘世杰一听就火了,怒斥道:
“这是屁话,走一步看一步从实质上讲就是投降。”
柏筱余看大家为银两的事发愁,就拍了拍胸膛:
“没有钱不要怕,全包在我柏某人身上了,我家有不少商号店铺,银子是能筹得到的。”
刚才还持走一步看一步意见的陈树藩低头不语,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卷。
井勿幕有些担心,购买军火的银两可不是个小数字,动不动就达十几万两,甚至二三十万两,柏家为革命付出的也够多了,即使家底再厚,这个巨额数字的银两怕也是承受不了的,他抬头望了望张凤翙,问:
“翔初兄,这可是个大数字,柏家负担得起吗?”
张凤翙点了点头:
“眼前的难关要过,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算军政府借柏家的吧,以后有了再还给柏家,这样行不行?”
“哎!也只能这样了。”
井勿幕深情地望了望柏筱余,双目满含感激之情,接着问:
“这银两问题落实了,在上海还得有个知底人,给咱们与军火商牵线搭桥,说到这,我想起一个人来,他是我省三原籍资深同盟会员,中过举人,叫于右任,早年因作诗反满,被清廷通缉,之后就去了上海,公开职业是办报纸的,又是南社的著名诗人。”
“这个于右任我听说过,不过无缘谋面,不知道这人可靠不可靠?”
张凤翙问。
井勿幕以笑报之,答道:
“绝对可靠,如果找他,可能还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张凤翙点头拍板,大家散了会,由筱余着手赴上海购买军火。
却说柏筱余在上海面见于右任,于右任热情接待了这位陕西老乡。
因为有了井勿幕的介绍信,柏筱余也不用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谈了自己受命于危难之际赴上海采购军火。
于右任问有什么实际困难,柏筱余说按采购计划需现银十余万两,柏家虽有几十家商号店铺遍布全国,但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现银还是有困难的,当前陕西局势危急,救急如救火,是不是通融一下,可否用柏家的家产做抵押先采购到军火返陕,之后立即兑现银两。
于右任微加思索,说有了,他想起了一个人,叫陈英士,能解决这个问题。
柏筱余说他也有印象,记得今年四月来沪时,曾给于右任的民主报馆捐银八千两让其开展业务;后来,在于右任的举荐下,面见了主持同盟会工作的宋教仁、陈英士、谭人凤,他们对自己特别器重,自己又给陈英士捐银一万多两资助革命。
于右任对柏筱余讲了上海的革命形势,上海反正后,陈英士成为上海民党领袖,出任了都督,在诺大的上海滩呼风唤雨,沪地的兵工厂和军火商惟陈都督的马首是瞻,他说句话还是很管用的,如果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
柏筱余喜不自禁,夸于右任在上海滩熟人多好办事。
于右任说事不宜迟,二人立即去找陈英士。
陈英士爽快地答应了柏筱余的请求,说是小菜一碟不足挂齿,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柏筱余兴奋万分,与于右任走马灯般地找了陈英士介绍的几个军火商,进展异常顺利,以银十三万两购得步枪一万多支,大炮四门,子弹万余发,陕西民军士气大振。
秦陇复汉军政府出了一份文告,由同盟会员、原陕西谘议局副议长郭希仁起草,大意是说:全省反正,驱除满人,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宗旨正大,第一保民,第二保商,三保外人,无论回汉,一视同仁,特此通告。
当时,西安及各州县个别营队纪律松懈,加上民间流落枪械炮弹较多,一些无业流民趁机滋扰害民,百姓积怨颇深。
马玉贵立刻以粮饷都督的名义发布了《严禁偷运满城草料和私藏军械告示》,接着又发布了《收缴枪械子弹告示》,这样,不仅使陕西民军补充了枪支弹药和粮草,而且也收缴了民间枪支,从而安定了社会秩序。他多次与兵马都督张云山,在省城中心的南院门登台演说,他们苦口婆心,即使唇焦舌燥,也是反复开导,细心阐述,要求各地速办民团,保卫陕民,且莫相信谣言,安心生产,精壮劳力报名参军入伍,以图自卫,回汉一体,精诚团结,共御清军。他们的精彩演说顺应民心,听者莫不鼓掌欢迎。
东、西路战事迫在眉睫,军需、民用的开支过大,原藩库银两已拨付一空,加之各州县份份起义,全省的粮赋厘税也陷入停顿,一时财政粮饷陷入困境。数万名将士即将开赴前线作战,不可一日无炊,统筹粮草军食,成为当务之急。
马玉贵作为总理粮饷都督,重任在肩,临危不乱,采取多种应急措施,如发布《保护商业告士》,讲明军需粮饷,全靠厘金税收,对行商、坐贾、商贩要一律保护,对滋扰生事掠夺者严惩不怠。;后来还陆续发布了《劝民捐助粮饷公告》、《严禁伪冒催粮官弁告士》、《谕民踊跃交纳粮草白话告士》等,号召人民踊跃交纳粮草支援前线,并对运送粮草的车辆按规定发给运输费用。在驻兵的州县均设有粮台,相当于军粮采购站,专门从事粮草供应工作。马还派遣官员赴各州县催粮,催粮官均持有粮饷都督亲笔签发的公文,到各州县与地方官合作征收粮草,严禁催粮官员鱼肉百姓,竭泽而渔,骚扰乡间。对伪冒催粮官弁,以及滋扰、破坏征粮工作的歹徒,授权地方予以重办以至斩首。
在起义后半年多的时间里,由于东西两路战事吃紧,秦陇复汉军从起义之初的五千人猛增到七、八万人,每日的军食就成了最棘手的问题。马玉贵历尽艰辛,设法组织筹集,保障了前线军需粮草的供给,对稳定陕西革命局势作出了卓越贡献。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