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现代版官场现形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栋梁的心情不错,自己的鲁莽在刘宇的大度之下得到了原谅
而且自己的第二次鲁莽刘宇也做出了让步,要知道刘宇可是向县纪委书记和县委书记发了狠话的。
现在为了自己居然就妥协了,那说明刘宇很看重自己,只要是刘宇在青山镇一天,自己就能舒服一天,这简直是歪打正着。
李栋梁甚至已经不想升官的事儿了,当一个傀儡镇长也没什么意思,倒是自己这个镇里的三把手没事时欺负一下将来的镇长,因该是蛮有意思的事儿。
刘宇这么讲义气,那么对自己的儿子肯定会很关照,自己儿子能够靠上刘宇也算是有福之人,想来自己的儿子肯定会比自己发展的好。
想到这里,李栋梁春意勃发自己老婆闲置了经年之久的那块老地,也能勾起李栋梁的,李栋梁夫妇的那一点矛盾也不翼而飞,一时间李栋梁家庭和美事业蒸蒸日上,先人一步过上的小康生活很是幸福。
第二天李栋梁接到郝刚的电话,要求他到纪委继续配合调查,李栋梁自然没有了心理负担兴冲冲的去了。
李栋梁被打败了,在两个县级领导面前李栋梁似乎毫无还手的机会,而且李栋梁糊里糊涂的把安抚刘宇的任务接了过去。李栋梁出了县委的大门,手拍着脑门说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我怎么就全答应了,虽然说刘宇已经答应就事论事不牵扯其他的事儿,可是没说不要一点好处呀?这回去可怎么交代。
刘宇早就知道这个结果,李栋梁属于典型的耗子扛枪窝里横,一到外面就萎了。看着垂头丧气的李栋梁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之前知道李栋梁去纪委的时候还叮嘱他,不要轻易地承诺什么,大可以推到他的身上,现在倒好该承诺的不该承诺的全答应了。甚至代替自己答应了,自己是答应了李栋梁不深究,可是就这样虎头蛇尾的夜太说不过去了吧。
刘宇无奈的摇摇头说:“那你给自己要了什么好处吗?”李栋梁不好意思的说:“他们倒是答应了我不少事,而且是他们自己主动提出来的。”
刘宇一细问,李栋梁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刘宇是越听越不对,怎么什么实际好处都没有呀!李栋梁说着说着也感觉不对了,那两位领导倒是答应了自己不少好处,可是马上能落实到也就是自己儿子提干的问题,可是不用他们,光凭刘宇也可以办到呀?不会是把我胡能过去了吧。
李栋梁以探寻的目光看向了刘宇,刘宇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心想还好还没笨到家。这位倒好见到两个大官儿就晕了,两句好话就找不到北了,自己要是靠他能办的了什么事儿!
李栋梁愣愣的坐在那里,突然站了起来怒声道:“这两个骗子,我找他们去。”
刘宇轻蔑的看了他一眼,一点都没配合他的演出。果然,李栋梁刚走到门口就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尴尬的说:“现在再找他们也没什么用了吧,刚才已经答应过了他们,现在就反悔不太好吧。”
刘宇一阵的好笑,这个李栋梁简直是绝了,这也能说得出口。这个李栋梁绝对是官本位思想,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

县委书记在他的眼里恐怕真的就是县太爷了吧,可是他怎么就敢向我开炮呢?难道我看起来好欺负?
刘宇的心里极不平衡,可是这种话也不好说出口,不然很伤感情,刘宇无奈的说:“这样吧,你算算咱们的财政还有多大的缺口,让他们补足,我就放米国强离开青山镇。要不然……?”李栋梁就是一阵的犯难,又想到了他答应了两位书记的事儿支吾了起来。刘宇气的差点背过气去,大声说:“那是你答应的不是我答应的你怕什么,还是说你是镇委书记?”
李栋梁一激灵,这才想到自己不过是一个三把手,说了不顶用,刘宇这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李栋梁犹豫的说:“这件事儿要是我说他们肯定不在意,估计没多大效果。”
刘宇暗笑了一下,这个李栋梁倒是很有自知之明,可是这眼界也太小了,难怪当不上正职。没好气的说:“你说的话他们难道不知道是代表我吗?况且你说僵了后面还有我兜着,要是我说僵了难道让你给我兜着吗?”
李栋梁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不过是一个传话筒,兴高采烈的回去准备狮子大张口,一边走一边说:“这下我要好好地给他们出出难题,让他们忽悠我。”
刘宇狠狠地掐了掐脑门,自己怎么就这么倒霉,碰上这么一个二百五,他是怎么升上来的?真是见鬼了!要不是实在是无人可用,自己又不方便亲自上场,跟他费那个心干什么。刘宇不知道,其实这个李栋梁升上来还真是有一个典故,或者说是一个笑话。
十年前李栋梁还是镇里的一个临时工的时候,一位省里的副省长到随县检查工作,当时正赶上青山镇发生泥石流。
当时这个副省长正好离开青山镇被堵到路上,李栋梁很有一把子力气当时愣是靠人力把副省长背出了危险地段。虽然事后得知那个地段没发生危险,可是那个副省长还是很感激他,在临走时特意见了他一次,并拍着着他的肩膀说:“栋梁呀,真是栋梁呀。”
因为走得急甚至没有问李栋梁的名字,只是安派人给李栋梁家里送上了不少东西而已。在那个副省长看来这已经是给了李栋梁天大的面子了,毕竟也算不上是救命之恩。
在那个年代,在许多人眼中李栋梁是应该的,甚至是不应追求回报的。可是副省长这个动作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特别是得知李栋梁的名字的时候,更是如获珍宝。
副省长拍着李栋梁肩膀的话,明显是话里有话呀,夸奖人的话有很多,为什么副省长偏偏说“栋梁”两个字,要是没有其他的原因也应该加上一个前缀,比如说“高阳市的栋梁”,“随县的栋梁”,甚至是“青山镇的栋梁”。可是副省长都没说,偏偏只说了“栋梁”两个字。那个副省长的老家还偏偏是随县人,要不然也不会专门跑到随县转一圈。于是李栋梁发达了,抱着有杀错无放过的原则,发达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