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经营城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翻开《华州日报》,余岚秋兴趣索然,满报纸都是会议新闻,从中央到江南,从华州到北山,各级党政的会议铺满了《华州日报》这张喉舌的报纸上。
其中一个会议新闻最后一句话,吸引了余岚秋的注意,整篇文章就那句话有些分量,所以余岚秋最后又将丢在旁边的报纸拿了起来,重新看这条新闻。
薛书记指出,城市和企业一样,也是一个社会的组成部分,我们作为城市的管理者,要学会用经营城市的思想,要用经营城市的方法和手段,善于经营自己所管理服务的城市,带领大家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这是《华州日报》上的原话,余岚秋读了三遍这才合上报纸想这什么。
对于薛平在这个叫城市建设务虚会上的讲话提到的经营城市这个概念,已经多次从各方面了解到了,一直也在考虑这个事情。
本来这个务虚会余岚秋也要参加的,因为要去首都办理一个项目的审批手续,专门向薛平和分管城建的向勇副市长请假了。薛平还叮嘱他这次去首都,一定要想尽办法把这个项目攻克下来,说什么批下一个项目,可以少开十个会。
今天刚回来,余岚秋就习惯性的让办公室的小陈将这几天的《江南日报》和《华州日报》送过来,要看看自己走了这一个星期的新闻,华州或明或暗发生了什么事情。
将所有的报纸看完,就感觉这条新闻,这句话有些意思,所以重新认真看了一遍。
薛平认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的执政者,要善于经营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要象企业一样,最大限度的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对城市的各种资源进行经营。
薛平这个观念,已经酝酿了几年,陆续的也提了几次,在常委会上也提过两次,常委们都不太感兴趣,而且阻力还不小,所以一直没怎么提。
乔老板当常务副市长的时候,特别反对薛平经营城市这个理念,乔老板还私下里和余岚秋说过:近两年来,全国有不少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的一些领导,大举经营城市的大旗,将城市里的国有资产和公用企业的经营权美名其曰改制,全部卖掉,而且卖的价钱是低得惊人,有几个城市对土地进行疯狂拍卖,让城市里的公用企业、国有企业卖的所剩无几,甚至连中小学校和医院也作价出售,土地价格也越卖越高,房价越涨越高,一个个城市让经营城市变成了疯狂的国有资产大拍卖和房价疯狂上涨。
乔老板认为,不要说国家,就连城市都不能进行经营,城市和企业有根本性的不同,营销企业的理念和方法也不能适用在城市管理上,最多只能借鉴一下。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效率的最大化是它们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公共管理最重要的落脚点就是公平,资源分配公平,税收收取公平,城市拉实行任何决策都必须首先考虑公平,都必须在先行的条件下,以最适合的民主方式和程序来决定重要事项,而不是所谓的象企业一样实行首席执行官制,不是用经营的思路。
既然这次薛平在这样的会上提出,那他这个理念应该已经在常委会里取得了一些共识,至少在书记会上取得了共识,不然也不会在这样的会上讲这个理念,还让《华州日报》发布。就算没有取得共识,那也说明他一定会推行这个理念,要在华州掀起一个经营城市的运动,难怪薛平让薛明道去城市经营发展公司,现在看来,只怕薛平霸王硬上弓的可能性更大。
余岚秋从这个新闻上猜测出的意思一点也没有错。
沿海不少城市也对经营城市的理念也进行了实践,可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经营城市中大卖国有资产受到了各级的批判,上面也似乎发觉了这不太好,最近都有不同的风声出来了,不过对经营城市这个理念,倒还是暗中有人支持的。
向勇刚带着建委系统一帮人从杭州考察学习回来,华山集团几家建筑单位的头也都去了,薛明道和余岚秋也跟着去了,回来之后华州就开城市建设务虚会,余岚秋就去首都攻关报批。
向勇和薛平说,杭州在全国最早实行了土地储备制度,最早实行经营性土地一律公开招拍挂,通过招标拍卖方式收取的土地出让金,这些年来拍卖了大量的土地,收回了上百亿土地出让金,所以杭州市政府有财力对西湖和城市道路进行改造,所以最近几年杭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称号、《福布斯》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城市、世界银行组织评出的最佳投资环境城市等国际国内荣誉,让杭州的城市越来越漂亮,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向勇建议薛平向杭州学习,也在华州实行土地拍卖试点,这样可以通过拍卖土地,积累一些资金,就能解决薛平这几年来想推行经营城市理念最大的问题,没有启动资金,一些事情就难做了。
资金一直是薛平的一个心病,他虽贵为常委,可和江南银行业界的关系不怎么好,这是他当年在海州市当市委书记为挽救当地一家龙头企业,手下人操作不当,使得他这个一把手和江南银行业界的老大们解了一些怨,所以在华州薛平想找银行借钱,都有些困难。
向勇还提出华州可以推行一个“经营城市,发展地产”的战略,通过对老城区、棚户区的改造,来个腾笼换鸟,把棚户居民和一些小企业迁移出去,通过拍卖的形式,赚钱土地出让进,然后将这些地方规划城商业街,建设成华州的中环。
向勇的建议正中薛平的下怀,而且他都已经相中了离华湖不远的中山路,这是华州的十条老街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最厚,延街两边都是商铺,而且这又是华州市目前的一条快速干道路,贯通华州东西,既相当于华州的大动脉,又是华州的一条脊梁骨,如果把长约六公里的中山中路建成繁华的商业街,甚至象两边延伸,必将带动华州经济来一次高速发展,用不了几年中山中路就会成为一条像香港中环一样的名副其实的金色走廊,成为聚宝盆,成为一条财富之路。
余岚秋了解了这些信息之后,突然想到薛明道家里桌上的那些东西,慢慢的回忆了一遍,叹了一口气,没说什么,就直接去了乔老板的办公室。
乔老板的话给了他解释,薛平经过对上对下的游说,获得了不少支持,乔老板虽然不支持这样,可考虑到自己刚当上市长,加上这几年华州发展到了瓶颈时期,乔老板上任半年,到下面各单位调研了三十来次,和相关的专家、企业家,甚至老百姓进行了很深入的交流,市政府办公厅和市委政策研究室也进行了几个月的深入调研,还是没有找出能突破瓶颈的好方法,倒是从沿海这些城市了解到了一些经验,他们摸着石头过河,实践经营城市理念的这两年,还真带着这些城市快速发展了两年。
加上薛平经营城市的重点,从拍卖国有资产公共资产转移到了土地拍卖上,乔老板感觉自从杭州推行土地拍卖之后,全国协议转让经营性土地这个情况迟早会终止,而且这样也确实能筹集到一笔资金,协议出让也是土地出让,但是往往便宜了那些关系户,还很容易形成**,所以也就原则上同意了薛平这次经营城市战略。

“如果推行经营城市战略,房价只怕会象沿海那些城市一样涨上去。”余岚秋毕竟是做房地产的,第一反映就说。
“是啊,我也担心这个事情。”乔老板说。
“对我这里倒是好事情。”余岚秋呵呵笑着说,经营城市自然对房地产公司好,华山房地产集团是华州市委市政府的正规军,就算有薛名单的城市经营发展公司在前面,华山房地产公司吃点肉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哦”乔老板似乎没心事和他说这个。
余岚秋有些奇怪,抬头一看乔老板正在翻看桌子上的资料,刚才自己在那边看到好像是有关安居房的政策资料,有一叠还是自己帮他找来的新加坡公屋有关情况介绍。
“你不要老想着赚钱,你这里还有个职能是建安居房,华州老百姓可要靠你了。”乔老板突然说,又让余岚秋吓了一跳,乔老板最近怎么老说一些神出鬼没的话。
现在正谈城市经营,房地产开发的时候,乔老板居然交待自己要建安居房,这玩意可不是好东西,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余岚秋虽然刚到华山房地产集团上班两个月,但所有情况还都弄清楚了,华山房地产集团的这帮大大小小的领导,都不太愿意开发安居房。
余岚秋没接乔老板的话,就坐在那里翻看桌子上的有些资料,现在没当秘书了,乔老板不少资料自己自然是看不到,每次来了,都会借机看一些小范围内的资料。
乔老板也知道余岚秋这习惯,有些能让他看的资料就放在了旁边柜子里,余岚秋每次去了,汇报好了工作,谈好了相关的事情,就自己拿些资料,去外面的秘书办公室那里看,乔老板现在的秘书小刘也不干涉他,反而茶水香烟伺候得好好的。
看完了资料,乔老板也没说什么,余岚秋将资料放好,小刘就领着一个人进来找乔老板,抬头一看,居然是建委的李真行,两人擦肩而过的时候,相互使了个眼色,余岚秋在小刘办公室拿了自己的包下楼去了。
到了华山房地产集团的时候,李真行来了电话:“晚上一起吃饭?”李真行给余岚秋打电话,从来不称呼他什么,也不和他寒暄罗嗦,想干哈就说哈。
“行,都有谁?”余岚秋知道李真行请客吃饭,只怕也不是他出血,他堂堂一个大主任,只要他愿意,请他吃饭的人只怕从中山路南端排到北端都是有可能的。
“没别人,都是你认识的人。”李真行语气没太多感**彩,余岚秋估计他身边肯定有人,也就懒得和他罗嗦,接过他的话说:“去的时候你打电话叫我把。”
将公司一些相关文件处理干净,余岚秋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就叫办公室的周舟过来,问他处理的如何。
“都差不多了,只是,只是,只是…”周舟听余岚秋提起那事情,站在那里有些无奈的只是着。
“什么只是,有什么说什么,不要什么只是只是的。”余董事长一听他语气不怎么对劲,眉头一皱有些不高兴了,这个周舟是华山房地产集团的老办公室主任,一直来非常的称职,华山房地产换了四任董事长六个总经理,他这个办公室主任都一直呆着没动过。
“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上了五万的费用,都要经过单总签字财务才能报销。”周舟声音很轻很轻的说,不过余岚秋却听到了。
刚听这话,那火还真突然窜了起来,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一把手的事情,居然要财务副总签字才能报销。
不过既然周舟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而且这个财务副总经理单鸣永还有些来头的,要不然也不会一直有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在。想起前些日子,和薛明道之间有些上火的斗了几句,后来费了这么大的劲来弥补,余岚秋喝了口茶,慢慢把火气忍了下来。
自从八号楼事件之后,余岚秋也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火气上来了,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完全不象在南山做副县长和代理县长时候那种休养。八号楼事件对余岚秋的影响实在是有些大,乔老板也这样觉得,多次还惋惜的说起过。
“哦,这样啊,那我和单总说说。”余岚秋扬手示意周舟下去,省某个单位的几位同志一起弄了本书,送了他一本,然后还请他吃了顿饭,当然饭前是周舟主任签单的,酒桌上大家都很高兴,领导有意无意的说,借着酒话说,在电话里和别人说,小余这里拿了不少,你要就赶快来,我们这书才印了这么点,等你来迟了就没了。
余岚秋拿过书翻了几页,什么狗屁书,还定价两百五十多块。可人家这样说了,总得帮忙销上一些,而且这几个领导虽然不大,但合起来的面子实在不小,不得不买,从公从私都必须给他们销一些。
仔细一问,这几位老大们还真胃口不小,这书印了十万册,掂量了一下,余岚秋让让办周舟给他们开了张五万的支票,至于他们送多少本了都无所谓,只要发票过来就行了。
现在居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董事长签字的发票,财务居然不给报,一定要财务副总经理签字才行,这倒是天下奇观,余岚秋苦笑了一下,正想给单鸣永打个电话,手机上有电话进来,拿过一看是李真行这小子打来的,一看墙上的钟,都快五点了。
“素雅斋,赶快来,我已经到了,限你二十分钟内到,不然我们开吃了,这可是**大和尚亲手做的。”李真行电话那头嚷嚷着说。
着**大和尚是华州华济寺的主持,不但佛念的好,一手素菜更是做的好,在华济寺旁边有个素雅斋,可是华济寺的三产,这里经营的都是素菜,可生意却好的不得了,特别是**和尚亲自下厨,不是江南省常委级别的人物,只怕没这个口福,余岚秋一听连忙将手上的电话丢下,管你单鸣永也好,单副总也好,以后再说。
本来以为有什么大领导大人物出现,到了素雅斋,余岚秋到三楼小包厢里,到这才发现只有李真行和黄云逸,**和尚也在,正和两人聊着什么。
“我说是谁呢!”余岚秋呵呵笑着说,“这么大的面子,原来是你们两位老兄,**师傅太过分了。”
“少罗嗦,先吃饭,有的吃还堵不住你的嘴巴。”李真行呵呵笑着说,原来华济寺要将素雅斋扩大点,找华州市有关部门批,这些部门都嘴上答应,可手上却不动,后来李真行无意中听人说起了,就和下面的人打了招呼,让慧明和尚他们顺利的将手续搞定了。
“云逸,你玉龙山下那块地弄的如何?”虽然才当两个多月的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余岚秋就已经三句不离本了,看到黄云逸就惦记着江南啤酒厂玉龙山下这块地。
“你有想法?”经过改制后的江南啤酒股份公司,一切由黄云逸这个董事长兼总经理说了算,而且他还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是真正的老板。
“想,你那里真是好地方,先吃饭,有机会俺们谈谈合作的事情,希望有一天能在玉龙山下建点华州具有标志性的东西,你觉得呢,黄大老板。”余岚秋一边和黄云逸说话,一边偷偷的夹菜吃,这素菜量都很少,不先下筷只怕轮不到自己就没了。
(黄云逸、华济寺、**和尚、江南啤酒厂、玉龙山下的地,请见同舟的《国企风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