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节
下田峪党员会很快召开了,应到党员二十六人,可来开会的不到十个人,一了解,原来都出去打工去了,凡留在家里的都来了。吴全有苦笑了一下,心想不够一半的法定人数,开的再好也形成不了决议,但那也得开。于是先让田双来讲了讲村里这一阵儿的工作情况。然后是他发表讲话,先是大讲特讲了一番南方考察的心得。别说下面的人们听的津津有味,尤其是田秉义,不时用本子记着什么。
郑一凡发现有个上岁数的只是低头抽闷烟,丝毫不为所动。心想可能他就是那个老六叔吧?所以就引起他的注意。
吴全有终于讲完了,顿时掌声响起。郑一凡发现老六叔只是象征性的鼓了几下掌。吴全有最后做了总结:“总的来说,我们想脱贫致富就得大胆的创新,不能总诺守陈规,这一点儿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回去好好想一想,怎么从咱们下田峪的实际出发,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利用咱们这么好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会前我和咱乡里主管经济的郑助理商讨了一下,他也表示全力支持咱们村的项目开发,争取给咱们上个比较合适的项目。而且他比较客观的分析了咱村的实际情况,认为现阶段还是在山上做文章,尤其是果树的优良品种推广上下点工夫。人家郑助理是从大城市来的,利用回家的便利条件,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充分调研了市里各种水果的品种以及价格,最后得出实际结论——好的品种价格就是高,而且非常抢手。反过来象咱们村这些淘汰品种不但卖不出好价钱,甚至严重滞销。就这一点咱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想一想了?同样是种果树,为什么咱就不能种些好的品种呢?认识到这个缺点儿,咱就应该努力纠正嘛,下面就请郑助理讲话,大家欢迎。”

郑一凡没想到自己几句儿应付的话竟让吴全有大做了文章,心里不由暗暗后悔,心想当初那么多人告戒过自己少说话、少表态,自己也再三小心,没想到还是让对方抓了空子,看来这儿是非之地不可久留,还是早走为妙。可现在话还得说,领导的场还得圆,于是说道:“吴乡长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不能好高务远,要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咱的地理优势,打造出咱自己的特有品牌,首先摘掉咱下田峪贫困落后的帽子,我相信咱们将来一定能脱贫致富。”郑一凡不想多说,就此打住。
鼓掌声仍很热烈,但郑一凡无意中发现,老六叔抬头描了自己一眼,那一眼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涩和失望。下面吴全有指定两个临时党员代表,一个是下田峪的田秉义,一个是上田峪的田定江:“你们俩只是临时帮助田双来同志干些零零碎碎的小事情,主要是锻炼一下你们这些年轻人,将来也好能够担当大任,毕竟老让田村长一个人穷忙活不是办法,我们作为党员的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你们并不是什么委员,只是临时的,所以也就不用大家举手表决了,再说来的人也不多,表不表决都没有实际意义,好了,散会。”
人们开始朝外走,田秉义脸上多少露出一丝喜色,主动给坐在老六叔旁边儿的一个年轻人一棵烟,看来那个年轻人应该是田定江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