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节
第二天,郑一凡真的到下庄村几个村办企业转了转,因为有昨天晚上的事,所以他只是听汇报,凡设计到有关人事以及财务纠纷的事,他是一言不发,只是从工厂发展以及产品研发方面适当引导。其实他也是外行,但比这些村里长大的人要见多识广一些,所以看待同样的问题,思路就不一样,多少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一些不太成熟的设想就答应回去找有关资料参考一下再决定。
一天下来让郑一凡感触最深的是这些企业的厂长、经理,他们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既没文化也不懂管理,人事安排也大都是任人唯亲,家族式管理,简直是国营企业吃大锅饭的翻版,甚至连这也比不上。现在是市场经济,那些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的大企业厂长经理们都搞不好自己的工厂,何况这些土生土长的老农民了,能维持到现在就不错了,还指望其他?简直是痴人说梦!以后再上项目,可得把厂长经理的人选把好了,要不迟早也会变成这样——郑一凡作了总结,认真记在本子上,就这一条心得,郑一凡就感到不虚此行。
其实也没什么好企业,这个村因为紧邻前河镇,所以比起他村相对要富一些,当然跟乡政府的扶持是分不开的,有的村几乎连一个村办企业都没有。
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下庄村的统计工作基本上完成,回到村部,李秀玉提出要到山上实地考察一下,回去也好如实汇报,到时候真要上扬水泵的话也好有话说。

来到村后的山上,郑一凡发现这里的山跟下田峪、回龙观那边不一样,基本上都是土石山,半山腰以下是参差不齐的梯田,再往上走是稀稀落落的果林,因为山上没有水源,加上干旱,梯田里几乎是寸草不生。这时果农们正趁傍晚天气凉爽朝山上拉水浇灌果树,一路艰难的样子,看来真的需要上一台扬水泵,那样整个山都能利用上。
了解了旱情,郑一凡才知道干旱对老百姓的生计危害有多大,平时在电视新闻里看到有关报道,心里根本没当回事,现在自己身临其境,真的是深有感触,不由感叹:“山区的老百姓真的不容易呀!”
前面有一辆水车误到沟里,老农正艰难地用力拉着,郑一凡抢先过去帮着推了,见老农累的气喘吁吁,接过车把儿:“我来帮你拉。”
老农不认识他,看了一眼跟过来的孙书旺。
“这是乡里的郑助理,来咱村视察旱情的。”孙书旺马上隆重介绍。
“太谢谢了,那能让您拉呀!”老乡说着就来抢。可郑一凡早甩开膀子用力朝山上拉了。到底年轻力壮,几乎没有停顿就到了地头。他这么一带头,村干部们也不好意思了,沿路帮着老乡一起推起车来。
一个路过的小青年说了句风凉话:“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惹的杨村长骂了句:“滚你妈的,给脸不要脸!”说完有点不好意思地看了李、郑两人一眼。
郑一凡心想:看来平时这些村干部根本就没帮老乡们干过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