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文章 夜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主任,你要多回南岸指导工作,常回家看看嘛陶志文握着张绍仪的手,热情话别,随后13个乡领导班子成员也一一上前握手,气氛很融洽,微笑很和谐。
张绍仪轻轻微笑,面露谦逊,低调回应,并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钻入副驾,那个属于他的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南岸乡的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地以陶志文为中心,两侧排开,挥手告别,惯性使然的笑得那么机械,却又使人那么舒服。
毫无疑问,在未来一个时期里张绍仪都将是南岸乡干部们谈论的话题,但是这与他无关,这里已非他身处的领域,不是他心思的所在。但是生命过程中所有的经历和发生都或大或小的联系并造就一个人的未来,是所谓因果。
……………………………………………………
下午,尽管县委书记齐建国因为某些事情没在,张绍仪老实的呆在自己的办公市里,当然也是张绍仪知晓的事情,否则他此刻肯定像失宠的女人一样惴惴不安。当秘书的对领导的琢磨估计比对自己女朋友还卖力,女朋友能给自己性福,领导能给自己包括性福在内的幸福。
省党建网上新增设了一个书记论坛栏目,张绍仪正在为齐建国准备一篇文章,虽然类似的文章网络上比比皆是,他却不能马虎,要是出现类似两市分管副市长的消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模一样的事情能让那位“肇事”的秘书从此万劫不复。
齐建国本就是秘书出身,更何况作为新上任的一县主宰,其执政理念要通过这些上层次的媒体进入上层次的视野,作为进阶的敲门砖,至少也要起到让人熟悉起名字的作用。虽说都是空话套话,但空要空得和上级保持一致,套要套的让上级觉得你正在扎实落实,实例要有说服力,语言要彰显性格,与时俱进同时不忘当地实际…….
一篇官样文章能够脱颖而出,让口味刁钻的“专业人士”留下印象,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进上级领导的法眼那就更难了,要知道官到厅级以上的人谁不是文山会海中披荆斩棘、劈波斩浪而来,蛀虫应该不少,蠢材绝对不多。
新任省委书记杨浩是从大型国企过来的,其主导的改制激活了企业的生命力,甚至在国际市场斩获颇丰,为其进阶一省诸侯添加浓重一笔。其上任伊始,张绍仪就收集他所有讲话,做着同样事情的人应该还有不少,近来省市主流媒体的文风已有了明显转变,更简练、更新锐,甚至更时尚。
张绍仪要写的是关于牛岩县在中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方面的探索,随着国际金融风暴的肆虐,各级大小会议,甚至政府报告都反复提到要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增长,实际上却是新瓶装旧酒,把一些原有的政策和措施装进新的载体里,然后就出了一些新的典型、新的经验。
是所谓“善于总结”。
某地,某部门经验、典型频出,只能证明它有一个很好的办公室主任,却不能证明其他任何东西。
张绍仪要做的就是同样的事情,抽时间和发改、经贸、财税等部门沟通之后,他已经缕出了头绪,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一篇两千字左右的文章已经跃于液晶显示屏上。伸了个懒腰,豪爽的喝了一大口茶,显然对自己的杰作比较满意。
恰在这时摆放在桌面的手机振动起来。张绍仪习惯性的迅速拿起手机,不过一看来电显示却又并不急着接听,待到又振了三次才接通。
“韦书记,你好。”
“张主任,你好,上次就说兄弟们要好好聚下,今晚怎样。”
“大书记你发话了,哪个不乖乖听招呼?”
“那好,六点,山水楼。”
“恩,到时见。”
张绍仪挂上电话心里暗笑,以前故作面色和蔼的让自己叫叔叔,现在变兄弟了。
打电话的是县城所在地牛岩镇的党委书记韦启英,也就是当初和张绍仪一起考了南岸乡公务员,现在的县委办文书股副股长的韦至智的叔叔。之前打电话邀请过两次,找了借口推脱了过去,之后陪同齐建国调研时候又当面邀请了一次,却是无论如何不好再推脱了。
有个侄子在县委办当副股长的韦启英对齐建国的行踪自然是知晓的,邀的人势在必得让人无法拒绝,被邀的人心知肚明,顺水推舟。

五点四十五,张绍仪锁上办公室门,一路经过各科室时招呼着“下班了,怎么还不走。”来到文书股的时候发现股长陈文峰还在,而副股长韦至智早已不见踪影。心里一动便说道:“文峰,晚上没事吧,和我搞点活动去。”
陈文峰年纪要比张绍仪大上三四岁,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将背后的思想隐藏的很深,平时话不多,很实诚的样子,于是每开口必是语出惊人,已经是县委办里的老人了,去年解决的副科级。
于是陈文峰开着那辆张绍仪几乎没使用过的捷达向象征着地位和身份的山水楼驶去。类似的活动是必须要开着车子去的,否则酒后居然要别人的司机用别人的车送回去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有车不用的另类在这时候也会显得那么做作和不合群。
以张绍仪的身份,韦启英当然不会在楼下候着,提前五分钟打了电话通报了包厢号,韦启英便坐在包厢里磕着红瓜子,不时和旁边围坐的人闲聊着,看见张绍仪走进包厢倒是象征性的站起来迎接了一下,宾客双方握了手,在这不大的县城里,三个陪客都是实职副科领导,也都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没有必要介绍。按秩序坐下,韦至智忙着过来给张绍仪倒上茶水,然后又很乖巧的坐到了靠近门的那侧。
“张主任,喝点什么酒。”看着服务员一边上着菜,韦启英一边问道。
“我知道韦书记你是只喜欢喝高度酒的,听你的。”
“好,服务员,先上两瓶茅台。”
什么样的人就会谈论什么样的话题,酒过三巡,共同举杯加个别切磋之后,众人闲话起牛岩官场的一些趣事,重点又围绕在曾经的县领导身上。
“有一回,老干局组织退下来的处级干部去旅游,老纪委书记绿毛龟没坐过飞机,等到飞机上发午餐的时候,他想啊,机票都那么贵,飞机上的饭菜岂不是天价,于是他又是摆手,又是摇头,坚决不要,但是等了一会儿他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吃东西,他忍不住了就问旁边的人,这个饭是多少钱一份的,才知道是赠送的,然后他猛地的站起来,对走到走道尽头的空姐伸出两个手指头,喊道“服务员,我要两份。””
“王拆迁,调到市里面分管综治,有一回去北京接市场管理中心的群体上访干部,回到家请吃饭时问了一句,要上什么烟,马上挨管理中心那个老猫顶了一句“还用问啊?上最好的,就这水平也好意思当副市长………””
…………
韦启英手舞足蹈、绘声绘色的讲述着从前的故事,张绍仪绕有兴致倾听着,心理面想的却是关于他的笑话。韦启英外号土匪,牛岩镇镇长王洪彪外号鬼子,某次两人去上海旅游,一起去购物,韦启英穿着商标明显的国人西服较为土气,王宏彪穿的却是鳄鱼的休闲装风度翩翩,导购看着韦启英手里掕着的东西又多,把他当成了跟班的,晾在一边,却一个劲的向王宏彪介绍产品,气得他当场怒斥导购狗眼看人低。
牛岩人起外号也是一大特色,官场里的外号更是对某人性格的高度概括,据张绍仪所知,县里的大小干部倒是有7成以上有外号,前后几个县委书记的名号分别叫王拆迁、李姨奶、齐师爷。而现任县长王启胜则叫王大仙,盖因他深悉阴宅阳宅之道,名声在外。
一番笑话、闲话之后,韦启英对毕恭毕敬赔笑着坐在一旁的韦至智道:“至智,再敬张主任一杯,要主动向张主任多学习、多汇报。”
“韦书记你太客气了,我和至智毕业工作就在一个战壕里的,现在又在同一个战壕,用范伟的话讲,缘分啊。至智绍仪说完和走到他背后敬酒的陈至智碰了一下,一饮而尽。随后没有坐下,而是拿过酒瓶又给自己满上。
“韦书记,感谢你的关照,我借花献佛敬你一杯。”
韦启英也站起身来,很满意地和张绍仪干了一杯。又二两茅台下肚张绍仪居然渐入佳境,叫服务员拿来扑克和韦启英梭哈,两人又干掉一瓶茅台才罢休。佳肴无味,酒却至酣,该表达的意图不用半分语言已表达,该摆的姿态在酒杯略低的干杯时也已摆足。说了么,什么都没说,没说么,什么都说了。这便是境界。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