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送君西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贼藏于民众之间,暗携刀刃火油,或刺杀儒生僧者,或火烧店铺佛堂道观,防不胜防,为众人所捕,一概自刎,我军将士疲于奔命,所耗钱粮百万,收效甚微,长此以往,河中大好形势顿成泡影,儿臣惶恐,求父皇教儿臣……”
李晔看完李祐的信,心中也是郁闷。
波斯人还真是贼心不死。
不过这并不奇怪,毕竟人家从前也兴盛过。
也曾有灿烂的文明,征服过大片土地。
高原人的固执与大食法的狂热相结合,自然就会走向极端。
昭明国百族林立,肯定有大量细作为其服务。
正面战场,唐军无往不胜,但这种阴影下的战争,就不是寻常将士能够解决的了。
即便李祐举起屠刀,也不知道砍向谁,最终的结果也只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仇恨大唐。
而他的长处在军略,这种阴谋诡计的确不是他的长处。
历史上阿萨辛最牛的时候,勒索诸国国王。
不给钱,就闹事。
李晔思索了一阵,对付这些人,常规手段肯定不行,只能让专业人士上了。
皇城司发展了近三十年,业务水平还是没话说的。
旋即下令封武元登为昭明观察使,上将军,宜阳郡公,率领精锐人员在昭明国组建皇城司分支。
昭明国处在风暴的前沿,左右不是拜占庭就是大食法,需要一支可靠的地下力量。
明枪他们不敢,但暗箭一定不会少。
为了配合武元登,李晔还下令在昭明国组建最严密的保甲制度,查出一个细作或者狂热者,左右邻里十户连坐,全部贬为奴隶。
阿萨辛能搞成这么大规模,民间没有支持者肯定是不可能的。
敬酒不吃,李晔只能端上罚酒了。
而动乱的源头波斯高原,必须承受大唐的怒火。
既然仇恨无法缓解,李晔不介意举起屠刀。
令刘知俊进攻高原南段,杨师厚进攻高原北段,李圣天的于阗大军可以动身南下扫荡兴都库什山。
武元登动身时,李晔亲自送行。
三十六名虞侯连同家眷部属,一共两千多人。
车马从朱雀街摆到了明德门。
李晔知道,这一去,就是永别。
人一旦上了年纪,难免愁绪就多了几分。
很多张熟悉的面孔涌现在脑海里。
也有很多人的脸变得模糊。
“昔年班定远三十六人定西域,诸公此去,必能扬我大唐国威,朕会记得你们,大唐会记得你们,悠悠青史也必会铭记。”
众人齐呼:“属下定赴汤蹈火,扫清贼寇!”
武元登向李晔重重的磕了一个头,“臣此去,不知何日能还,望陛下保重,臣等在河中亦能心安!”
李晔心中一阵感动。
听了一辈子的恭维话,真情实意还是能分辨的。
看着这些曾经的长安子弟,仿佛在看自己即将远行的孩子。
只不过这个场合,没必要搞得生离死别。
李晔笑道:“好,朕在长安静候诸位佳音!”
众人拱手缓缓离去,李晔目送他们到远方看不见为止。
军事、政令、地下,三管齐下,平定动乱是必然的。
昭明国有动乱,中土其实也有。
辽北的生女真人和室韦人这么多年在大唐的强势关注下,要么灭亡,要么归化。
但漠北的蒙兀人却蠢蠢欲动起来。

室韦人三番五次的动乱被击溃之后,逐渐投归蒙兀。
此时的蒙兀人拥六万帐,控弦之士七万,斡难河流域日渐兴盛。
镇蒙城渐渐镇不住他们了。
人口增多,自然就有索取地盘的需求。
他们不敢南下辽西,不敢西向燕然府(可敦城),但却打起了北面的主意。
有湖的地方,一定水草丰美。
漠北是个非常大的地域概念。
漠南他们没胆量,但斡朗改人控制的都播地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在没有知会大唐的情况下,悍然发兵进攻斡朗改人。
并与北面的黠戛斯人发生冲突。
斡朗改先后被匈奴、鲜卑、突厥统治。
大唐灭东西突厥,斡朗改遣使入长安,请求在其地设置唐官,大唐从其所请,设坚昆都督府,隶属安北都护府管辖。
虽然中间被回鹘人统治过,但大唐复兴,他们立即遣使入朝,请求恢复旧制,重回大唐。
李晔从其所请。
也就是说,蒙兀人擅自攻打大唐臣属。
关键贝尔加湖的黠戛斯人不给力,居然被蒙兀人击败了,而且败的挺惨,瀚海郡王李多禄差点被生擒,被部下拼死护着,才逃回燕然府。
契丹覆灭之后,黠戛斯最大的敌人没有了。
黠戛斯人一路狂欢着归入大唐。
其酋首贵人纷纷过起了骄奢淫逸的生活。
在长安一套宅邸,在燕然府一套豪宅。
冬天来长安窝冬,夏天去燕然府避暑。
整日美女环绕,日子过的别提多快活了。
身子骨都被掏空了,战斗力自然直线下滑,再也不是当年刀头舔血的野人。
击败黠戛斯,蒙兀人连燕然军镇司的军令都置之不理了。
派遣使者向长安来个恶人先告状,是斡朗改人先动的手,劫掠他们的牛羊和牧民,他们万不得已才反攻。
老实说,蒙兀人在吸收不愿臣服大唐的室韦人、契丹人、乌古人之后,实力的确有所壮大。
若还是唐末大动乱的时代,有资格争霸草原。
但今时不同往日。
蒙兀人还怀着野心,就是它的愚蠢了。
草原这么多部族,室韦、乌古、奚、女真、契丹、回鹘先后归化大唐,连黠戛斯都成了大唐的马前卒,而蒙兀人一直在抗拒归化。
只不过这些年该进贡进贡,该送质子送质子,一样不落,外表非常恭顺,李晔才没找他们的麻烦。
但翅膀硬了,下一步就想着上天。
李晔一面在长安聚集骑兵,一面给蒙兀人下最后通牒。
蒙兀酋长亲自来长安觐见。
另外蒙兀人必须退出都播,回到斡难河。
通牒与夏鲁奇的两万骑兵一同出发。
枢密院调集燕然军镇司、辽北军镇司、会宁宣慰司,诸军汇合,一同扫平斡难河。
肉都叼进嘴里了,想要他们吐出来肯定不可能。
而这种有限战争,李晔一向是欢迎的。
既能检验唐军的战力,也能让大唐警惕起来。
敌人永远存在。
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露出獠牙。
不过漠北招讨使不是夏鲁奇,而是临潢军镇司都督杜晏球。
夏鲁奇为副招讨使锻炼。
李晔将军中二代三代的将领都弄上去了。
就连皇孙都有两个在骁骑军中为骑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