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文明碰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不是战争,而是屠杀。
爪哇人身材矮小,皮肤黝黑,披着几片皮甲就算是精锐,绝大多数人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海寇在得到大唐的扶植之后,不仅有了战舰,还有了上乘的装备。
一踏上岸,几个倭人便红眼了,提着横刀冲在最前。
下手极为歹毒和利索。
薛广衡在船上看了几眼就没兴趣了。
半个时辰不到,爪哇人便被斩杀干净,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尸体抛入海中,吸引来大片鲨鱼啃食。
三佛齐的正规军,早被爪哇人击败。
海寇轻轻松松占据满剌伽城。
与其说是城,还不如说是寨子,石头木桩堆成的矮墙,城中倒是有几座富丽堂皇的佛寺,总共也就七千居民不到,还被爪哇人杀了不少。
活下来的多是女人孩童,对徐万峰威胁不大。
薛广衡组织人手加固城防,见惯了中土的大城,看到这些矮墙实在没有安全感。
徐万峰却笑道:“薛统领多虑了,旧港城得到消息,征集人手至少需要两个月,我们只要封锁海峡,三佛齐人过不来。”
“他们竟如此不堪?”薛广衡大奇。
徐万峰道:“他们未必敢惹我们。”
以前的徐万峰已经是南洋上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
得到大唐的扶植,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果然如徐万峰所料,三佛齐的几股地方军被轻松击退,军力孱弱的可怜。
海峡对岸,三佛齐的船队也聚集当中,不过在见到海寇的三桅大舰之后,全都缩在海港之内,不敢出战。
海贼们每日以投石机戏耍。
旧港的使者也到了,客客气气,一句话没提满剌伽城的归属,反倒是像来增进友情的。
谈到最后,隐隐约约透着招安的意思。
以徐万峰今日的地位,又怎会看得上三佛齐的招安?
不过虚与委蛇还是必要的。
每过一天,海寇们的实力便增长一分。
过往的大唐海商源源不断送来补给与人手。
十几天的时间,满剌伽城被加固起来,有了几分城池的气派。
徐万峰巡戒海峡,薛广衡镇守城池,互为犄角,牢牢掌控海峡东侧。
有了落脚点,笪州的一千正规唐军也渡海而来。
三佛齐没有在第一时间反扑,基本就没有机会了。
国内有远比海寇更迫切的事情。
徐万峰适可而止,只是占领了满剌伽海峡东面的一个角落,没有向内地渗透,也没有扩张的意思。
薛广衡趁机向使者表态,绝不会扩张,只是租借此地作为落脚点,三佛齐若是有需要,还可协助他们维护此地的安全。
政治是战争的延续,也是不断妥协的过程。
三佛齐没胆量全面开战,就只能选择默认。
长安。
“圣人,吴哥国王子摩耶利已经到达潼关,不日便可入京。”小黄门入内禀报。
“知道了。”李晔点点头。
经略南洋,除了开拓令,还需要给力的盟友。
吴哥国、三佛齐自然是重中之重。
三佛齐掌握海疆,吴哥国在大唐侧后。
都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
与他们关系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好在两国一向也与大唐友善。
两国一直向大唐朝贡。
受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两国在经济上非常依仗大唐,国内所用钱币,全是大唐的开元通宝,而佛教也将三国联系起来,有了共同的话题。
自高宗咸亨二年起,大唐的高僧多次赴三佛齐取经。

吴哥国处在上升期,国内和谐,正在向西面素可泰地区扩张。
所以需要北面与东面的安稳。
双方有共同的地缘安全需要,这也是摩耶利王子朝贡的真实目的。
而三佛齐则有些不妙,王师范汇总来的消息称其受到三面夹击。
西面受到南天竺注辇国海上力量的侵袭,东面宿敌爪哇人再度崛起,北面素可泰人不敌吴哥人,转头向南,侵占马六甲海峡北岸的土地。
外患常常生出内忧。
在大食商人的挑动下,国内部族又爆发内乱。
当然,三佛齐作为南洋最大的国家,占据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虽处在下滑状态,但还没到亡国之时。
历史上先被注辇攻破首都,后被爪哇人、素可泰人持续进攻,大食法扩大,才完全灭亡。
很明显,大唐在南洋最主要的敌人是爪哇人。
他们正处于野蛮生长时期,侵占勃泥南部,进攻三佛齐,威胁航道,劫掠过往商船。
这个时代,南洋的咽喉之地依然在满剌伽海峡,亦既后世之马六甲海峡。
注辇人、爪哇人都是冲着此地而来。
而这块土地对华夏的重要不言而喻。
李晔没兴趣侵占三佛齐。
但满剌伽海峡必须在大唐的注视之下。
这是一切的前提。
对大唐而言,选择很多。
勃泥人、爪哇人、吴哥人都可以是扶植的对象。
大唐可以联合他们一同分食三佛齐。
而三佛齐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李晔其实是带着善意的。
当然,也要看三佛齐上不上道。
朱雀军、白虎军都在成长当中,五年之内,必定会成为南洋上决定性的力量。
配之以占城、吕宋的地缘优势,即便南洋所有国家联合起来,也不是大唐的对手。
不过李晔不希望走到那一步,因为一旦开战,投入实在太大了。
有可能影响国运。
而且西面的动静也越来越大。
当初不知所踪的述律平与萧阿古只,被萨图克收留。
由此也可见萨克图的野心。
除此之外,萨曼人在征服东南面萨法尔王朝之后,目光逐渐望向葱岭之东的于阗。
据来往的商贾线报,萨曼人在撒马尔罕聚集了六万重兵。
而萨克图亦与之配合,从八剌沙衮调集两万骑兵翻过天山进入疏勒。
于阗国主李圣天已经预感到局势不妙,向大唐求援。
刘鄩也八百里加急,送来奏表,言西域形势已经不可解,到了必须一战的时候。
大唐在整个西域的兵力,包括西州、庭州、龟兹,一共也才三万的兵力。
这么多年,能维持如此广大的区域,已经不错了。
形势已然明朗化,进入全盛的萨曼明显对西域更感兴趣。
而萨克图反复横跳,也渐渐暴露其野心。
尽管血缘上,喀喇汗应该更亲近大唐。
大食法的介入,在本来就细若游丝的联系上再砍一刀。
这个时代,你不去欺负别人,别人就会欺负上门。
于阗形同大唐的西大门,一旦被萨曼、喀喇汗联手攻破,西域就去了一大半。
向南可攻吐蕃,向东可下龟兹、西州、瓜沙。
丝绸之路,也会完全落入外族之手。
两个文明的正面碰撞,近在眼前。
南洋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
大唐不完全收复西域,始终算不上一个世界性的大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