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宰食占城(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师范很清楚收复林邑的难点不在林邑。
而是吴哥国的态度。
如果吴哥国介入,战争会演变成另外一种趋势,长期拉锯,反复争夺。
与吐蕃一样,吴哥国对大唐也是存在地缘优势的。
云南、安南皆在其兵锋之内。
而大唐鞭长莫及。
南地的蛮族对吴哥国的归属感远远超过大唐。
山川丛林皆是其屏障。
只有它打别人的份,别人很难在陆地上打它。
不过,吴哥国对大唐一直彬彬有礼,其王子屡次入长安朝贡,大唐皇帝也颇为重视,还赐以汉名。
南诏攻打安南时,中南半岛上群起响应,吴哥国不为所动。
所以在出兵之前,王师范一再加强与吴哥国的联系。
好在两边一直维持着良好关系。
本来一切都按部就班的发展着,徐万峰海寇袭扰南面,吸引占城国的注意力,王师范三万大军挥军南下,一举捣破王都。
然而,大食法的忽然崛起打乱了所有部署。
他们的实力并不强大,却引来了吴哥国的注意。
吴哥国是忠实的佛国,信奉大乘佛法,一直延续至后世。
一开始只是注意。
但当大食法教徒窜入吴哥国,发展势力,招兵买马,吴哥国不得不做出反应。
此时的吴哥国正处于国势上升期,向更平坦更富庶的西南部扩张。
大食法的骚操作,立即引来吴哥国的镇压。
并将占城也拉入吴哥国的视线之中。
此情此景,王师范不得不出兵。
占城国的精华皆在南部宾童龙、古笪罗,也是未来大唐经营南洋的战略支点。
一时间,海寇攻其南,吴哥国攻其西,唐军攻其北,大食法祸乱其内。
亡国之象暴露无余。
爱、驩二州向来就是华夏之地,汉为九真郡,吴国分置九德县,梁武帝于此置德州。
隋炀帝改置日南郡。
此后一直作为大唐的正州。
诃罗跋摩虽然攻陷此地,但此地民心其实一直在大唐。
王师范引军南下,士民纷纷响应,或为向导,或劝降守军。
几日之内,爱州便开城迎接唐军。
驩州守将乃占城王族,誓死不从,坚决抵抗。
不过这种抵抗在正规唐军面前,无异于螳臂挡车。
王师范牙帅出身,文韬武略,无所不通,胆大心细,历史上差点就背刺了朱温。
现在打个疲弱的占城,还不是轻轻松松?
大唐强势崛起,军心也在上升之中。
从东到西,从北到南,从上到下,无不弥漫着一种建功立业的渴望。
民间许久未见的边塞诗、沙场诗重见天日。
在李晔的提倡下,军人不再是丘八,而是一群具有荣誉的大唐将士。
他们与大唐绑在一起。
所以这种荣誉包含了忠诚、勇武,成为大唐将士的道德规范。
唐军水陆并进,兵锋之下,占人土崩瓦解。
这本来就不是两个档次上的对手,单是一个广南道地缘板块,占城就抵挡不住,更何况还有广东、广西、云南三道的物力支持。
强兵强将,当然就是一路碾压。
占城国趁大唐内乱吃进去的,现在加倍吐出来。
王师范长驱直入,没有心思搞招抚,所有反抗者一律斩杀。
高种性的财物直接赏赐将士,以激励军心。
他要抢在吴哥国大举介入之前,把这片土地变为唐土。
占城王都因陀罗补罗也是一座海滨之城,历史上还被南汉狂犬病刘?派将领梁克贞攻打过,掠夺珍宝财物无算。

诃罗跋摩领兵向南,王都空虚。
仅有的兵力也用在保护高种姓的贵人们。
被推上城墙的平民,望见城下的盔甲鲜明杀气腾腾的唐军,早已吓得两腿打颤。
王师范剑锋之下,城外战鼓震天。
才两个时辰,因陀罗补罗便被攻下。
唐军堵住四门,尽擒城中王族与贵人,取其财货子女。
王师范留三千兵力守城,马不停蹄南下,围剿诃罗跋摩。
从王都被攻陷时,占城已经形同亡国了。
唐军威名远扬,一路贴着海岸线南下铁蹄滚滚,所过城池,但凡抵抗,皆屠戮之。
慈不掌兵,军势如火。
没有时间和精力心慈手软。
铁血之下,占人再不敢顽抗,远远望见大唐旗号,便开城投降。
也有占人窜入海上避祸。
王师范没空理会他们,终于在宾童龙堵住诃罗跋摩。
国内鼎沸,四面八方都是敌人,高种姓的贵人们纷纷投降吴哥国,毕竟都信奉大乘佛教,低种姓的平民跑不了,只能投降大唐,或者衣服于大食法。
内乱越演越烈。
诃罗跋摩束手无策,连麾下士卒每天都在逃散,北方的消息更令他五雷轰顶。
吴哥国也陈兵在西南,随时可能进犯。
现在不是考虑打谁的问题,而是怎么投降。
身边的将领也在逃散。
诃罗跋摩就是想打,也没有足够的兵力了。
还在犹豫的时候,海寇们又围拢上来,在城外乱叫一通,城内所剩无几的兵丁瑟瑟发抖。
闹到天明,唐军的大旗已经出现在西面,切断了他向西面群山逃窜的可能。
诃罗跋摩在城墙上望着盔甲鲜明的唐军,自己也绝望了。
这已经不是人力所能对抗的。
王师范将诃罗跋摩的妻儿子女提到阵前,白亮亮的横刀就架在他们脖子上。
就算语言不通,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诃罗跋摩已经无路可走,宾童龙除了烧黑的城墙,什么都没有。
每天都有老弱饿死。
还有被海寇伤残的士卒哀嚎。
诃罗跋摩望着身边充满期待的士卒,终于长叹一声,开城投降。
占城国灭。
王师范将占城王室一家五百多口人打包装船,走海路送往长安。
稍作休整,便立即整军向西。
乱军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又地处南部富裕之地,两个月来,展现出顽强的意志。
不仅在古笪罗地区壮大,还向吴哥境内延伸。
吸收了大量底层平民。
有一定战斗力,几次小规模击溃吴哥国的军队。
如此一来,召至吴哥国大举介入。
边境陈兵三万之众,还有战象三百。
乱军夹在唐军与吴哥军之间,依旧猖獗,频频出击,不断袭扰唐军和吴哥军驻地。
新生力量总是展现出强大的扩张欲望。
唐军南下,贴着海岸线攻城略地,很多内陆地区仍在贵族之手。
也给乱军提供了扩张的方向。
乱军积极吸纳躲避战乱的占人,提出北驱唐人、西拒吴哥之策。
唐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终究被病魔盯上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尽管在交州生活多年,北方健儿依旧不适应南方水土,全身发冷、发热、多汗、乏力,上吐下泻,并最终倒下。
王师范贴着海岸线挥军南下,除了争取时间,也是为了躲避山林间的瘴气。
但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