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八字方略出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马泳没有说话,用手捏了一下自己的耳朵,然后指了一下我左边的墙。我看看那面墙,难道他示意隔墙有耳?不应该啊,我的临时书房外面都是正阳宫侍卫,而且是以慕成、孙隆和马骅这样的心腹为首的。我茫然地看着司马泳,宇文芳却微笑着凑近我耳边低声说:“陛下乃是面南背北的皇帝啊。”
这不是废话吗?她干嘛跟我说这句废话?面南背北……我的前面是南方,背后是北方,那左边就是东方了。耳朵和东方……耳东陈!我明白了,司马泳说的是陈王!!!这些古代的大知识分子就喜欢玩哑谜,一种显示智力和学识的游戏。
宇文芳问司马泳:“你的意思是说陈王是用他的十八个死士在陛下面前表演苦肉计?”
司马泳点头:“他已经用猎场行刺移祸江东之计成功加深了太上皇对五王的猜忌,然后再用龙船救驾博取太上皇的信任,前后联系起来分析,他的险恶用心就昭然若揭了。”
燕骏和小末都咂舌道:“凶险啊!”
我眼睛微合,说道:“既然如此,何不……”边说边用手做了一个抓的动作。
司马泳连忙摆手说:“不可不可!”
我问道:“因为没有证据?”
司马泳说:“不仅如此,即便手握铁证,也还时机未到。呃……”他说到这里忽然欲言又止。
“先生要说什么?但说无妨,这里都是朕的心腹之人,没有什么不可以对他们说的。”
“那臣就直说了。臣听说陛下受禅后的第二天拜祭天地祖先后回到正阳宫用晚膳,发生了一件事。陛下说膳食太过铺张奢侈,要求从次日起大幅缩减,而当时的晚膳则赐予宫中的太监、宫女们共用,可有此事?”
我看看小末,说:“有啊,先生为何说起此事?”
司马泳说:“当时太监、宫女们诚惶诚恐,惊慌得几乎食不下咽,感恩之心未见而惶恐之意殊甚,次日陛下的膳食也并未有什么缩减,各项规制依然如故,对吗?”
我点头示意他所说无误。
“可见即便贵为天子,在条件和时间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一意孤行,也是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的。”
我听懂了,他是在借这件事告诉我一个瓜熟才能蒂落、水到方可渠成的简单道理。那些自以为带着二十一世纪的头脑回到古代就能迅速成为牛人,无论做什么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家伙,只能说是愚不可及。我要是能回到二十一世纪,**正的穿越小说,绝不会犯连黄易也难免的异想天开的愚蠢错误!
“那以先生之见,我们该当如何?”
“既然我们对两次行刺的真实目的心知肚明,既然陛下决心早日亲政,那么陛下需要做的就是装聋作哑,切不可再于人前过多展示远超少儿的非凡心智了,否则陛下将过早为人瞩目,将与太上皇一样成为政治图谋的对象。陈王此次做为,不过是想借陛下之口向太上皇表明他的无辜和忠心。这还只是他的一个伏笔,臣料他下一步的举动就是彻底颠覆太上皇与赵王的关系,最终诱使赵王谋反。由于陈王已通过此次救驾表过忠心了,太上皇便不会疑心于他,甚或有可能拉拢他一起对付赵王。代国、赵国、陈国分别在上党郡、襄国郡和济南郡,从西向东一字排开,陈王在赵王的背后,有陈王相助,太上皇是不是就能高枕无忧了啊?”
宇文芳惊道:“司马兄认为陈王会挑唆我父王谋反?!”
司马泳看着她,缓缓点头说:“陈王嫁祸五王于前,救驾表忠于后,这一切都是为了挑起内乱从中渔利。越国、滕国均在黄河以南,距离遥远,陈王不便施以手脚。代王安分,又难以挑唆,那么陈王唯一的选择就是近邻赵王了。”
狩猎回宫后那段学习的日子里,我仔细看过北周的疆域图,知道赵王的襄国郡地处河北西南,在邢台市一带,那么就正好与代王在山西的上党、陈王在山东的济南排成一线,代王、陈王前后夹着赵王。而越国则在湖北西北的武当山一带,滕国在河南西南的新野,越王、滕王之间距离很近,却与赵、陈、代三王相距就远了。
“司马兄是说我父王怀有异心,便于挑唆?父王他确实对皇兄多有不满,对封国之事也颇有微词,不过他……他应该不会谋反吧?”宇文芳不无愤懑也不无忧虑地说。
司马泳歉然地笑了笑,说:“恕我直言,赵王与太上皇叔侄之间本就有不小的嫌隙,如果陈王使出一些奸恶的手段,从中挑拨,难保的叔侄关系不会彻底崩塌啊。”

宇文芳的妙目挂上了一层浓重的忧郁,她咬咬下唇说:“那我必须去赵国对父王说明情况,提醒他千万不要中了离间之计。”
司马泳轻轻叹了口气:“不仅是公主,陛下和我们都应该尽力避免祸起萧墙的惨剧发生,但只怕赵王他不会听我们的啊。陛下自不必说了,连公主在你父王眼里恐怕也是太上皇一党,他在严重自危的情况下,只会把你的劝告当做包藏祸心的迷药。”
宇文芳有点急了:“我是他亲生女儿,他怎么可能认为我对他包藏祸心?”
“这就要看公主与赵王父女关系到底如何了,臣也不好多说什么,公主自己心里判断吧。”
宇文芳低下了头,半晌才抬起头说:“那我们就阻止陈王啊,不能让他的奸计得逞!”
“如何阻止呢?现在一切都还只是推断,没有证据,将一个刚刚挺身救驾的功臣捉拿入狱,朝野会是什么反应?。”
宇文芳无语了,长长的睫毛下已经雨雾蒙蒙。司马泳见状宽慰道:“公主不要过于忧虑,事态的发展还有一个过程,并没有迫在眉睫,事在人为,到时候总有办法可想的。”
我问道:“那我们现在改做些什么?”
“臣以为陛下的策略是八个字:藏锋韬晦,私植羽翼。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在太上皇这里,陛下也认为太上皇不是大周战车的合格驭手,而宗亲中的多数是可资倚仗的藩篱。陛下是应该帮着太上皇毁掉大周的屏障呢?还是应该借用五王的力量逼太上皇交出权柄呢?也就是说,陛下在某种程度上要作壁上观,让鹬蚌相争,而后收渔翁之利,那就需要藏锋韬晦。要最终能够掌控政权、稳定朝局,陛下就需要尽快培植出自己的势力集团,但只能暗中进行,对太上皇执政颇感失望的臣子大有人在,他们这些人对大周有忠心,却对执政者无信心,期盼正统英主之心与臣毫无二致。只须让这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心中认识到陛下的雄心壮志、才识胆略,暗中归附于陛下,来日才可以让陛下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好一个藏锋韬晦、私植羽翼!”我兴奋得拍案赞道,“好策略!”
宇文芳的的情绪略微平复了一些,问道:“那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呀?”
司马洋微笑着说:“这要看各方面态势发展的情况了,急是急不得的,不仅私植羽翼需要时间,太上皇退位也还没到火候啊。急着就去逼宫夺权,肯定只能适得其反。陛下和公主都应该知道郑庄公的故事吧?”
我知道他说的是春秋五霸之首郑庄公“养祸”的故事:郑武公时,姜氏生长子寤生,因分娩时难产,惊吓了姜氏,所以姜氏一直都不喜欢寤生。后来她又生少子叔段,叔段长得俊俏,面如敷粉、唇若涂朱,姜氏就非常宠爱他。武公病重,姜氏多次在武公面前说叔段贤能,想劝说武公立叔段为世子,但武公坚持长幼有序,不可废长立幼,就没有答应。武公病逝后,长子寤生继承君位,是为郑庄公。
庄公刚刚即位,姜氏就威逼他把京邑封给叔段,庄公答应了。叔段到京邑后,号称京城太叔,仗着母亲姜氏的支持,从不把尊君治民放在心上,而是招募勇士,加固城垣,囤积粮草,训练甲兵,加紧扩展自己的势力,与母亲姜氏合谋,准备里应外合,袭郑篡权。
郑庄公深知自己继位使母亲大为不悦,对姜氏与叔段企图夺权的阴谋也清清楚楚,但他却不动声色。朝野上下对叔段在京邑的举动议论纷纷,劝谏庄公应早做处置,而庄公却说:“叔段是我亲弟,我怎能加害于他?”
庄公一次次退让,促使叔段篡国称君的野心日益膨胀。不久叔段竟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同时听命于自己,接着又把京邑附近两座小城也收入他的管辖范围。叔段一再挑战庄公的权威,而郑庄公却退避三舍,他知道如果过早动手,必遭外人议论,说他不仁不义,所以故意引诱叔段阴谋篡位。
终于,在母亲姜氏的怂恿下,叔段亲率甲兵万人袭击郑都,姜氏则暗中开城门接应。庄公却早已布置停当,准备收网。结果郑国人看到的是庄公仁至义尽,叔段以怨报德,京邑百姓因此纷纷叛段。叔段大败溃逃,最后走投无路自刎而死。郑庄公就这样在全民拥戴下名正言顺地清除了对自己权位的威胁,他这一招就是被后来无数政治家学以致用的“养祸”之术,冷酷无情的政治权谋。
司马泳是在让我给宇文赟“养祸”呢,为我名正言顺地夺权亲政铺平道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