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卫王之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元572年,在阴影之下韬光养晦隐忍了整整十二年的宇文邕终于成功铲除权臣宇文护,大赦天下,改元建德。建德元年,武帝先剪除了宇文护的党羽,平反重用了一批被宇文护残害或打压的能臣,整肃了朝廷,巩固了皇权。建德二年,武帝便开始整顿和聚集国家资源,毅然启动了备受争议的“灭佛运动”。通过大辩论的形式将三教重新排定了座次,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最末。事实证明,他将大量脱离了**控制的人力、物力从沙门中争夺出来,不仅为整军经武、消灭齐国提供了保障,也为持续两百多年的大分裂局面的结束奠定了基础。
建德三年,这正是武帝宇文邕意气风发、大展宏图的一年,雄心勃勃的武帝已开始准备一统天下的伟业了。当时,太祖宇文泰的十三个儿子中,除了老大、老三被宇文护扶立为帝又杀害之外,老二、老十二早夭,还剩下九个。身为四哥的宇文邕是九兄弟中权力的老大也是年龄的老大,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宇文邕就将当时还都是公爵的诸位皇弟全部晋封为了王爵。他们是五弟齐王宇文宪、六弟卫王宇文直、七弟赵王宇文招、八弟谯王宇文俭、九弟陈王宇文纯、十弟越王宇文盛、十一弟代王宇文达和十三弟滕王宇文?。
在这八个兄弟之中,武帝最为倚重的是文武双全的五弟宇文宪,任命其为天官府大冢宰。而在这八个兄弟之中,跟武帝关系最为微妙的是六弟宇文直,他与武帝为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宇文直虽与武帝是母胞兄弟,却与武帝大相径庭,他生性浮躁、贪狠诡诈。在他们的叔父宇文护把持朝政时,他完全倒向宇文护,基本无视自己亲哥哥皇弟的存在。
在公元567年,南陈当时还身为辅政大臣的陈顼清除异己,逼反了湘州刺史华皎。华皎一方面向残余在江陵的南梁**纳降,一方面又遣使向北周求救。晋公宇文护贪图小利,不顾联陈抗齐的大局,也不顾刚刚大败于北齐的新伤未愈,指派宇文直率领军南下接应华皎。自视甚高却本事稀松的宇文直哪里是南陈名将吴明彻和淳于量的对手,虽然一开始会同华皎的叛军和南梁援军顺江而下气势汹汹,但在长江沌口水战中一败涂地,几近全军覆没。逃回长安的宇文直将战败的责任全部推卸给了南梁主将殷亮,南梁做为北周的附属国,也不敢争辩,只得将殷亮斩首谢罪。虽然如此,颜面扫地的宇文护还是不愿承担战略失误的责任,便将宇文直当做了替罪羊,将其一撸到底罢黜了全部官职,赶回家里闭门思过。
一直以来对宇文护俯首帖耳的宇文直倍受打击,感觉自己的热脸蛋贴在了叔父冰冷的屁股上,报复的怒火被点燃了。于是,他借着进宫请安的机会,偷偷劝谏皇帝哥哥宇文邕不要再受窝囊气了,必须下决心除掉一手遮天的宇文护,并说:“臣弟我做大冢宰都比叔父这个草包强百倍!”他还不知道,看似胸无大志唯唯诺诺的四哥武帝早有铲除权臣之志,只是时机不到隐忍不发而已。武帝见投效宇文护麾下的六弟弃暗投明,大喜过望,便开始与他秘密商议诛杀宇文护的计划。
公元572年,武帝宇文邕终于抓住了机会,成功将权臣宇文护攥进内宫诛杀,夺权亲政。自认为居功至伟的宇文直立时趾高气扬起来,原以为接替宇文护大冢宰一职的非他莫属,谁知武帝却将此缺授予了五弟宇文宪。宇文直对此大为不满,就向武帝要求当大司马,以求执掌天下兵马。武帝依旧不允,将其任命为大司徒,主管地官府。还劝慰他说:“兄弟之间,长幼有序。你看五弟宪做了天官府大冢宰,你就理应做地官府长官大司徒啊。怎能让你排到夏官府大司马那么靠后的位置上去?”可宇文直毫不领情,地官府大司徒相当于户部尚书,管户籍、田亩、农耕、赋役、仓廪等事务,这在他看来不仅琐碎、无趣,而且还大大埋没了他的才华。
在其后的三年间,宇文直与武帝的矛盾愈演愈烈。武帝赐封宇文?为太子时,诸位皇弟也都晋封了王爵,因此征用了宇文直的宫院为太子东宫,请宇文直在皇宫之外随便选择宅地作为卫王府,只要他看中的,无有不允。宇文直却遍寻京城内外,偏偏选了个已废弃的陟屺寺要做为王府。
齐王宇文宪得知了此事,劝宇文直道:“六弟的子女也都要长大了,王府虽无须奢华,却也要宽敞。此间寺庙如此狭小,不宜六弟一家居住啊。”
谁知卫王宇文直却话里有话地说:“我一个人都快没容身之地了,还谈什么儿女啊?”

武帝闻知此事后只一笑了之,并未计较。
还有一次宇文直随同武帝行猎,他不守规矩走乱了行列,又纵奴争抢其他大臣猎获的猎物,还当众辱骂与其论理的大臣。武帝终于对这个乖张无礼的六弟忍无可忍,挥起马鞭将其痛打了一顿,宇文直就此怀恨在心。
后来,宇文直又曾进言建议武帝延续皇位兄终弟及的方式,并直斥太子宇文?不肖。武帝未予采纳,宇文直便认定自己永无出头之日了,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当是就生出了造反谋逆之心。
时间来到了建德三年的夏天,武帝带着大批朝臣离开长安到云阳行宫避暑,留下太子宇文?监国,尉迟运(尉迟迥的侄儿,尉迟勤的大哥)、长孙览(长孙晟的叔父)辅佐。卫王宇文直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便在京起兵造反,率叛军猛攻皇宫,**图捉太子为人质,逼武帝退位。
当时禁军部队多数已随武帝去了云阳行宫,留守长安的禁军数量较少,宫中的防卫力量更是薄弱。一时间皇城肃章门眼看就要失守了,留守大臣长孙览也以求救为由率先逃往了云阳行宫,只剩下尉迟运率众死守。为了防止肃章门被敌军烧毁后冲入,他干脆来了个火上浇油,命人搜集宫中一切可燃之物尽数堆在了肃章门内,令火势大了十倍不止。城门到是烧毁了,可继续燃烧熊熊大火让叛军无法前进一步。
在宫中惊恐不安的太子宇文?身边没有一个大臣,吓得他六神无主只想逃命,他在几个内侍的护卫下奔向皇宫北门玄武门,企图从那里逃出去。当他们来到玄武门城楼上向外张望时,门外并无叛军,更无前来救援的大臣或禁军。空空荡荡的玄武大街上只有一个人朝这边奔来,却是一个身着朝服的大臣,此人便是皇甫绩。
宇文?见到皇甫绩如同看到了救星,急忙命人开门,冲下城楼握住了皇甫绩的双手,哭道:“皇甫大人救我!”
皇甫绩虽跑得气喘吁吁却十分冷静,对宇文?道:“太子这是要逃走吗?万万不可啊,你现在是监国太子,怎可因惧怕而置国家公器于不顾?你一走,没了主心骨,皇宫必陷、京城必失啊。何况贼兵数量有限,又是倒行逆施,只要抵御住了他们前几轮攻击,其势必衰,援军必至,太子可放宽心。”
宇文?这才惊魂稍定,随同皇甫绩回到了宫中。果不出皇甫绩所料,宇文直及其叛军久等肃章门的大火不灭,心浮气躁,便想转移战场去攻打其他宫门。尉迟运不愧名门之后,当机立断,命人撤去引火之物,率众冲出肃章门追击。宇文直的叛军以为勤王大军忽至,惊恐之余毫无斗志,很快便溃败逃散了。宇文直没想到自己的队伍如此不堪一击,长叹一声率领仅剩的百余骑仓皇南遁,企图投靠南陈。最终在荆州被抓获,后被处死狱中,他的儿子们无论长幼也均被斩首。卫王之乱就如同星空中一闪即逝的流星,倏忽而生,倏忽而灭了。
听到这里,宇文衍示意苏威停一下,但他却默然良久,没有言语。卫王政变之事他早已听说过了,但今日再听,却别有一番感慨:陈王不就是在重走他六哥的老路吗?唯一不同的是陈王逃脱了,但若他没能逃脱,自己能忍见他被车裂吗?还有他全家几十颗人头的落地。帝王之家的争斗何其残酷!
过了一会,宇文衍才示意继续讲下去。
苏威又道:“尉迟运、皇甫绩皆因救护太子平叛有功受到了武帝的赏识和重用,尉迟运升任大将军,皇甫绩升任小宫尹,直接辅佐太子。自此,皇甫绩便成为太上皇最为信赖的人之一。太上皇虽不喜皇甫绩的方正、耿介,但遇难决之事,也知道郑译、刘?、王端这些幸臣提供不了真知灼见,便常常密召皇甫绩问计,至今依然。皇甫绩其实就是太上皇隐形的智囊。”
宇文衍点头道:“难怪不得,今春行猎遇刺之后,时任六率右武伯大夫的皇甫绩虽被革职,却又很快被任命为御正下大夫。”
苏威悠然道:“只可惜啊,凭皇甫绩一人之力如何能匡正得了太上皇的所有错失,何况太上皇并未事事求教于他……”
宇文衍看着苏威,心想这老头倒是笃定得很哪,在儿子面前说老子的坏话,居然一点也不害怕,确有过人之处。随即问道:“苏大人,你一直隐逸山林,如何对朝中这些事了如指掌啊?朕对此十分好奇。”
苏威笑了,笑容中自然带着一点得色,答道:“五柳先生曰:‘心远地自偏。’而臣心不远,地再偏也都不偏了,呵呵呵呵!”。
更多到,地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