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四大世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李云飞胡思乱想之际,李均又说道:“飞儿,这几年来,看着你在幽电和冥火的最基层历练,到统领整个暗影,你的成长,爷爷都看在眼里。虽然你现在仍然还有些稚嫩,可是已经具备了一些作为一名合格领袖所应具备的特质,这让我很开心,这一切也证明了我的眼光没有错,你确实是适合做李家的接班人的!本来我该等你再成熟些,再把家主的位置传给你,可是时间却来不及了。‘他们’的出现,我必须抓紧时间闭关修炼,争取将《玄天三皇真经》的《地皇真经》练到大成境界,进而可以修炼《天皇真经》中的杀招。否则恐怕很难抵挡住‘他们’的来袭。在我这段闭关的时间里,族中的事情就落到了你的头上,你要好好努力,不要让爷爷失望知道吗!”李均语重心长的对李云飞说道。
“嗯!我不会令爷爷失望的!”李云飞重重的点了点头道。
“好……好……”李均连说了两个好,脸上满是欣慰之色。“想我们李家自先秦时期便已经是颇具盛名的豪门大家,算算到如今,也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在如今的四大世家中,我们李家可谓是多灾多难,不但有“他们”这些个煞星,还有其它的灾祸。而这么多年来我们李家经历过不少风浪,起起落落,可唯独我们李家自先秦时期却一直传承至今,而其它世家却多有更迭,不能不说是我们李家的一种福气,也是一种负担啊!”
说到四大世家,李云飞自然清楚不过,族里的典藏、秘密档案里都记载的清清楚楚!现在的四大世家分别是他们李家,还有蜀中的刘家,江浙的魏家,西北的欧阳世家。四大世家除了他们李家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家族外,而其他的世家都是后来新兴的世家,代替了先前的世家,逐步发展起来的!
四大世家里刘家是在后汉时期才兴起的贵族世家,和五斗米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据他们李家在藏书阁里的典籍记载,后汉时期于吉等人布道的同时,在东汉顺帝年间巴蜀一带兴起了张道陵开创的五斗米道——又称为“天师道”。张道陵死后,其子张衡及其孙张鲁继续传教。
五斗米道的壮大和发展,是在张鲁时期。《后汉书•刘焉传》说,益州牧刘焉“任鲁以为督义司马”,张鲁因此掌握了兵权,于是他杀了汉中太守,既得汉中,在刘焉死后又袭取了巴郡,遂雄居巴汉之地,一直到建安二十年(215)投降曹操为止,前后28年。这一时期他在统治区内,大行五斗米道,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在他降曹之后,曹操对他“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邑万户,将还中国,待以客礼,封鲁王子皆为列侯。”张鲁的女儿还嫁给了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亦名彭祖)。所以五斗米道并不因张鲁失势而中掇,并且随着张鲁东迁,更广泛流传在江东一带地方。由于那时候达官贵人喜好神仙方术者不在少数,像当时的议郎李覃学辟谷,军谋祭酒弘农董芬之习吐纳,就连王羲之、王献之、杜子恭等也都是江南五斗米道信徒的信徒。这就导致了神仙方术直接为门阀贵族服务,从而使民间道教急速向贵族道教转化。

而他们刘家本是蜀中当地的一个贵族,也因当时家族中的一些人喜好神仙方术,拜了张鲁为师,习了《太平洞极经》、《太微黄书》及章醮等道书,后来其中的一个才智超群的,也机缘巧合下自创了《太微真诀》的功法,渐渐迈入了修道界。曹操平汉中后,拔汉中之民数万户以充实长安及三辅,五斗米道之徒民被迫北迁魏地,因而五斗米道原来的组织体系便被打破,祭酒徒众分散各地,而五斗米道对信徒的统治力也不再强有力了,而他们刘家由于拥有几个修道的高手,也自成一体,在蜀中称雄起来,经过了千余年的发展,也渐渐成了气候!
在暗影的档案里,有记载着他们刘家手上,那个叫“血刃”的杀手组织的情况,不过实力比暗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只是情报方面比较出色些罢了。
而欧阳世家则是重玄派的陈朝道士诸柔的大弟子所开创起来的。重玄派由来已久。在南北朝之时,就曾出现以“重玄”为宗的道士。自后沿续不已,隋唐逐渐成为一大派,之所以名为重玄,是从(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句而来。重玄派以“玄之又玄”之义解老,认为此为老学要义。他们认为老子之道不滞于“有”和“无”,故名为“玄”,以遣有无;但又不可滞于“玄”,故名“又玄”,以遣前“玄”。使“玄”亦不存,归于虚无大道。
由于在唐代,道教盛行,据《旧唐书•司马承祯传》记载,开元九年(721),玄宗曾遣使诏迎司马承祯入京,亲受道教法录,玄宗便成了正式的道士皇帝。在那个年代,由于玄宗的大力推广,大臣、文人亦竞相仿效,道教盛行,而“重玄派”也在那时异军突起。欧阳世家的某个天才人物根据《通玄真经》、《冲虚真经》等经文,自创了符合并能最大限度激发他们自身血脉特征的《坐忘洞玄真经》,从而一跃成为当时的修道大家。
而不能不提的是,因为他们血脉的特殊,天生力大无穷,**强横,从而克服了修道的人能量强大,**脆弱的缺陷。即使以他们李家的战士的强横,也不能小觑他们。而他们在近战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也使他们成为了四大世家中近战最为出色的战士。想当初由于“他们”的出现,他们李家族中的人口战死率太高,而与外面的人通婚,又会导致血脉越来越稀薄,最终消亡。
就在这个危难的关头,很巧合的是那代家主的儿子与欧阳世家家主的女儿相恋,还未成亲,欧阳世家的那个女子便产下了一男丁。这在当时算是个比较严重的事情,内外流言纷纷,在家里的一些保守派的压力下,欧阳家的家主迫于无奈之下,打算将他女儿送进猪笼。
(还有第二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