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节 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县政府一样,县医院也是县城中少有的四层建筑。看到运输连的军车不断开进县医院,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和病人并没有为此太过担心。他们已经得到县政府通知,这是附近的运输连来支援县城抵抗暴风雪了。
“旺桑连长、拉玛县长,你们一起来了!快进去暖和、暖和。”
看到旺桑、拉玛一起下车,已经等在阶梯上的县医院院长方厚德连忙快步迎了下来。方厚德虽然已经有五十多岁,但却正是一个医生最年富力强的时候。
方厚德并不是高原人,也不是长久在高原生活的内地人,事实上他从北京来到县医院工作还不到三年时间。当年他是因为参加一个援边项目才来到县城,看到县城的一切时,心痛中他也被高原人憨实的生活作风所吸引。
县医院的医疗设备足够先进,至少已经不比一些中小医院差,缺少的就是有经验的医生。
怀着一腔余热,也是厌倦了为进行学术研究、为争名夺利而钻营的官僚生活,方厚德毅然带着自己的医疗小组来到了戈壁高原上。
或许在其他地方,医院里的晋升还需要论资排辈,但在高原上,一切都得看本事说话。随着方厚德当上县医院的院长,即便来来去去的人不少,但因为高厚德已经准备扎根高原,县医院的医疗水平也因此上了不止一个台阶,甚至还有省城里的病人专门跑来这里看病的情况。
虽然生活环境恶劣,但戈壁高原上的空气却非常好,高原环境也适合某些病人强身建体,方厚德也正在建议拉玛在县城附近设立一个疗养中心。或许这件事情还只是处于商议阶段,拉玛却有些兴趣十足。
“方院长,还是你说的对,全县城就数你的医院最暖和。”
在发展经济之前,首先要安定民心,而要安定民心就必须保证有完善的医疗环境。虽然县里面的财政收入和政府拨款都不多,但大部分资金还是被投入到了县医院的建设上,县医院大楼也是县城里唯一安装有中央空调的地方。
“那还不是多亏了拉玛县长安排,好了,你们都一起进来再说吧!”
三人并没有进去太远,方厚德也知道两人没有多少时间,直接就在县医院的一楼大厅里热烈交谈起来。对于如何面对眼前的暴风雪,三人并没有太大分歧,毕竟县城就那么点大,需要保护的单位也不多。
“好吧!待会我会把医院一楼改建成临时收容所,不过旺桑你得再给我准备一套备用的发电机组。如果暴风雪时间延长,很难说会不会用上。”
把县医院变成临时收容所,这是计划中变动最大的一环。毕竟医院不但要求安静,也要求干净。可在现在的状况下,县医院也是县里唯一的温暖之家。
对于方厚德的要求,旺桑也认为理所当然,他对此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好的,这个没问题,发电机组我已经带来了。两台发电机组,一台留医院,一台给县政府。不过不到万一时你们不要急着起用,谁也不知到时候又会发生什么状况。”
虽然没人希望发生问题,但谁都知道暴风雪中什么状况都可能发生。经过大厅里的医生、护士还有战士们都已经忙碌了起来,没人会去打扰三人的会谈,或是关心三人的会谈。
所有人现在都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手边要做的事情上,全神贯注、争分多秒就是面对暴风雪的唯一态度。
“方院长,今天深夜能不能请你动一台大手术。”
将大致的事情都已经交代清楚后,旺桑想了想,还是用着为难的语气做出了请求。
“深夜动大手术,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相处的机会不多,但方厚德也知道旺桑不是一个轻易会开口求人的汉子。高原人就是这样,有时候即便是自己的腿断了,他们也不会轻易吭一声。旺桑能在现在向自己提出做深夜手术的要求,可见他是非常看重这事。
“事情是这样,我们部队有一个年轻的雪地向导。”
随着旺桑将事情的经过全盘托出,不但拉玛脸上露出了吃惊的表情,方厚德的脸色也严肃了下来。
高原人的突发视力状况大多与脑部的血管病变有关,那些因为臭氧层变薄、紫外线增加的视力病症也只会出现在一些小孩身上。
这样的脑部手术,在省城里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是在县医院里,的确只有自己一人能站上手术台。
可以手术的难度来说,这样的大手术至少都要有个一、两周的准备时间,最少都要观察一、两天再说。方厚德虽然知道这是旺桑不了解医疗状况的需要所致,但考虑到松巴是从山上赶回来的急症,他也知道自己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好的,我会为他做好手术准备。但是否要立即动手术,我们还要等到检查过病人的状况再说。不过为什么你们会这么大意,这种病况应该没有突然出现的可能,他应该早就有视力狭窄的前兆了。”
“这个,详细状况我们也不大清楚,这也怪我没有管理好底下的战士,还要麻烦院长你多费心了。”
旺桑并不想将责任全部算到松巴自己身上,对于一个高原人,特别是对于一个高原向导来说,眼睛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何况松巴还有一副好嗓子。
看到旺桑开始自责,方厚德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这就是他喜欢待在高原上的原因,不管是高原人还是内地人,只要他们上了高原,从来都不会有人主动推卸责任。
不过在为松巴担心之余,拉玛却对赵忠生起了兴趣。全国场地赛冠军,用上百公里的速度将病人从山上送下来,这样的小伙子可非常难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