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上司的伎俩 及其应对措施 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鬼把戏大师型魔鬼上司
鬼把戏大师型魔鬼上司是似乎靠跟自己的员工玩鬼把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操纵员工,**员工,就好像他们是某个奇怪诡谲的象棋游戏里的小兵。他给出暗示,捏造虚幻的升迁机会,编造其他“机会”,来看看能把自己的手下驱使得多快。他把关键人物排斥在重要的会议之外,只不过想看看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的小把戏常常被用来促成各种各样的阴谋,但是还有很多时候,鬼把戏大师涮人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只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有把别人**于鼓掌之中的能力。
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为某个当地报纸推销广告版面。在我上班的第一天,发行人就把我打发到了一个当地的汽车销售代理处那里去。“这笔买卖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了,”他说,“你要做的是就是把订单拿回来。”
我忠于职守地赶快跑到了那个汽车销售代理处那里去,对于自己将做生平第一次买卖感到万分激动。当我找到那里时,我先和经理握了手,然后说:“我知道您对于在我们的报纸刊登广告很感兴趣。”
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浅笑,接着,他说:“我现在还感兴趣吗?”
我知道自己遇见麻烦了。
结果我发现,那个汽车销售代理处从来都没有在我们的报纸上登过广告,现在那个经理也没有这样的意向。但是我的发行人简直把这当成了惯例,每次一有新雇员,
他就把新人打发到那个销售经理那里去,使每个新人都像我一样,觉得自己奇傻无比。就我所知,他对我们的行径也不是出于什么特别的理由。但是,他对我以后新加入的雇员又干了同样的事,在观察了几次之后,我发现他在那些新手匆匆忙忙地冲出办公室,去做他们的“第一笔生意”之后,总是会捧腹大笑一场。
我还认识一个上司,在每次年终考核评定之前的一个月左右,都会给自己的雇员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他们在这上面大栽跟头。当考核评定的时间到了的时候,他就可以利用这次失败当作杠杆,否决自己下属的提薪可能。我认识的一个销售经理常常藏起新客户的信用证明,这样,那些销售人员就无法完成他们每月的销售任务了。
鬼把戏大师型上司是你永远都无法信任的人—因为你已经见证过他向太多人施展过他的无数伎俩了。使得鬼把戏大师型魔鬼上司给人那么大压力的原因是,很难把他抓个正着,也很难证明,他故意做了一些不对的事情。
就我所知,对付鬼把戏大师型魔鬼上司的最好办法是让他知道,你可盯着他呢—当然,你不要和他起正面冲突,也不要指责控告他。如果你感觉到他正在和你玩什么鬼把戏,尽你所能,阻止他的行为。在常常藏起新客户的信用证明,免得自己付奖金红利的那个销售经理的例子中,你可以说:“唉呀,约翰,我本还以为你会有什么新的办法,可以让我们得不着奖金呢。”尽管你的上司会激烈否认这一点,他已经接收到了你发给他的信息,也不太可能继续这么干了。

5隐身人型魔鬼上司
你的上司喜欢用所有时下流行的时髦用语。他“授权给自己的员工”,让自己的员工“自主创业”。他让雇员自己做出决定,让雇员从事一些重要机密的项目。唯一的问题是,一旦事情出现了一点点出问题的迹象,他把自己从它们旁边撇清的速度,比一个所谓的**主义者从一群蚊子那里落荒而逃的速度还要快。
我曾经见过一个购物中心发展项目的高级市场指导对手里的一个重要项目倾尽了她所有。一开始,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挤破了头想参与这个项目。但当上级的意思是想要停下这个项目时,所有她的上司都作鸟兽散,纷纷离开了这个项目,让她一个人背黑锅。还有一个例子是,每一次魔鬼顾客光顾商店时,我认识的一个零售经理都能神奇地消失,让他手下的员工自己对付去。
隐身人型魔鬼上司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是随时搭载战车,又择时跳下战车的老手。他决不会迟疑,而是躲在最有利的地形后面,经常拿下属当挡箭牌,免得自己遭遇任何形式的失败。不管他口头宣扬的有多好听,他的行为证明,他只对自己忠诚。
他会矢口否认,自己曾为你作出过指示,告诉过你信息。当你面临危机时,他绝对不会在你视线中出现。
这种类型的魔鬼上司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制造很大的压力,因为他使我们变得很容易就受到攻击。当你知道,自己背后是没有人守护的,这样的感觉会令人感到十分惶恐不安。更倒霉的是,身边有一个隐身人型的魔鬼上司,你很容易就落入一个俗套。由于在你冒很大的风险时,他从来不会出来掩护你,很有可能从此你干脆就再也不想冒风险。你尽可能减少自己做的事情,工作表现也不过庸庸碌碌,但求无过罢了。
隐身人型的魔鬼上司很喜欢躲避冲突。因此,对付他的最好办法就是使他觉得躲避冲突比直面冲突更加痛苦。这种办法就意味着拖着他加入行动—有的时候可以又刺激又叫嚷,逼他就范。比如说,当有一个魔鬼顾客又前来拜访,而你的上司居然神奇般的人间蒸发了,这时候,把你上司的名字告诉给顾客,并且告诉他上司想亲自解决这个问题。让顾客再等十分钟,等到你的上司再一次浮出水面为止。这一招的效果是,不仅你的上司得自己和愤怒的魔鬼顾客打交道,在久等之后,你的顾客也会更加愤怒。你的上司也许不太乐意,但是情势所迫,他必须得应对局势了。
如果你的上司矢口否认对某个项目有所耳闻,或者闭口不谈以前曾给过你什么指示,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你的立场。你很快就会发现,一旦你开始公开抗议—“您不记得我们以前曾谈过这件事吗?您那时候说…”—他常常就会转表示让步,很快就会试图改变话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