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一道防线(FIRST)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受害者心态是当今社会的流行病。似乎很少有人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等待着其他人解决我们的问题,避免自己寻找解决方案。受害者心态吸干了我们的自信心和采取主动的自发性。另一方面,知道自己的选择,则会逼迫我们沿着自我决定的路走下去。
让我们再看一眼第二组例子,看看它们会有什么后果。
“我又一次决定工作到很晚。”一旦你这么说了,第一个闯入你头脑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为什么你又一次决定工作到很晚?这个问题很自然马上就**了一系列其他问题。“是不是因为有些事是我想做的?”“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比别的事情重要?”“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我选择做这件事?”所有的问题都迫切需要答案,而那些答案能够帮助你找出更加有效的行动步骤。
让我们说出你对“为什么我又一次决定工作到很晚?”这个问题的答案吧,那就是“因为我要是不加班的话,我就会被解雇!”这一答案又创造出了一堆新问题,比如“换个工作真的是件那么坏的事吗?”,还有“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不是真那么重要,以至于我可以牺牲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你已经赋予了自己一种力量,赋予你自己可以做出不同决定的自信心。
“我希望把这件事做完。”又可以引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也许你的答案是你对自己的工作十分骄傲,不愿意让它有个不够理想的结局。你又一次赋予了你自己力量。你不再因为一些消极因素或是无法掌控的影响而采取行动;你现在这么做的原因是,你对于自身高标准的坚定信心。现在,当你回家时,你不会觉得自己像是个孤独无助的受工作毒害的受害者,而是对于自己的工作信条十分骄傲。
“我正在任凭这工作要我的命。”“为什么?”是因为你希望得到升迁吗?还是加薪?如果真的是这样,你也许得检查一下这些目标的可行性有多大。问问你自己升迁加薪对你有多重要,是不是值得付出现在的痛苦。如果你决定:“是的,我现在经受的痛苦换来将来的回报是值得的。”那么你就有点积极的因素可以指望了。衡量一下未来的好处,痛苦就不那么重要了。

“我接受了很大的工作量。”又一次,问问自己“为什么?”答案会指引你前往一个赋予你力量的位置。也许你的答案会是:“因为我觉得我自己干得了。”下一个问题就是:“我真的干得了吗?”如果答案是“不能”,那么你可能就得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够减轻你现在的工作量了。
寻求力量的过程逼迫你问自己,你为什么在做这些事情。这样,你就把你行为的责任完全担负到了自己的肩头,并开始认识到,只要你自己愿意,就能够对事情进行改变。这一过程还帮助你掌握自己的状况,把握自己的命运,使你对自己的选择充满自信。
自然,沉浸于受害者心态的过程也会让你问自己“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远不能给你力量,反而会让你觉得软弱无力。“为什么他们总是这么对我?”“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为什么他们不能把工作交给别人去做?”
你对自己力量的认识越深入,自己就越自在,与周围的人也就相处越融洽。魔鬼上司算不上什么了,因为你知道他们对你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影响。你的命运更加掌握在自己手里,并开始发现你的工作环境更加舒适了。
但是,认识自己的力量需要勇气。你要知道,仅仅觉得自己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是不够的。方程式的第一步就是记住是你在控制事情,事情不是随随便便就发生在你身上的。第二步就是承认你在选择的同时也选择了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论你愿不愿意承认,在你选择加班到很迟的时候,你也选择了忽视自己的家人。
在你选择承担很大工作量的同时,你也选择了承受压力。就像你选择吸烟,就要甘心冒着得癌症的风险,也像选择冰激凌,就必须甘心冒着发胖的危险一样,所以你选择了你正在做的事情,一旦事与愿违,你就必须承受由此引起的责备。
在你真正开始和魔鬼上司周旋时,你必须得接受这一事实,即你对自己做的事要负完全的责任。你必须得认识到你不是迫于形势而去做事,是你自己选择去做事的。如果你认为你不具备改变事情的能力,那你怎么会具有和魔鬼上司打交道的能力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