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缘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清晨,我站在窗台下看着远处的秦岭,雨总算停了,雨后的西安,天空变得特别明晰,远处的秦岭完全暴露着他高大的身姿,我又喝了一口故乡带过来的普洱茶,清香扑满空气中。
雅给我打电话,要我喊上子叶,一起带到西安的市区里,我按照雅的吩咐,在子叶的住宿楼下等她,我住的宿舍楼和子叶住的宿舍楼只有一路相隔,但我很少看到子叶,一位朝思暮想的人就在身边,可因为种种原因,却成了“远方”,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哪怕她就在你的隔壁。
子叶按照约定准时到来,这点我很欣赏她,不因为知道对方喜欢她,就故意刁难,大概女孩的成熟也在于此。
我和子叶一前一后走在大道上,没有说一句话,事实上我想和她说很多话,可是不知道从何处说起,也只有缄默了。我和子叶上了公交车,我坐在子叶的身边,子叶默然的看着窗外,我索性听起了随身听,车过了一站又一站,公交车上的人越来越多,我和子叶都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老人,子叶站在我身边,我能闻到她身上散发着阵阵清香。
因为站得太近,我的视线对面着子叶避无可避,我也不躲避,呆呆看着子叶,子叶看我目不转睛的看着她,突然对我说:“你的眼神很熟悉。”
我突然想起前次那位扶老人上车的女孩,越想感觉那个女孩的身影太像子叶。我说:“似乎我们很早以前见过,也在公交车上,你扶一位老人上车。”
子叶似乎也想到什么,说:“你给那位老人让了坐,并用很不礼貌的眼神看着我。我忘记了你的样子,可是我还能记得你的眼神,以及你的眼睛,很特别。”
“原来我们在龙寒雪没有介绍前就认识了,怪不得初次见到你,感觉特别的亲切。”
子叶没有说话,脸突然红了,估计我的直言让她羞涩或者难堪,子叶问:“你相信缘分这种东西吗?”
其实我不相信缘分,仔细想想吧,在一个学校的两个同学,校园那么狭窄的地方,彼此都可能见过多次,不过记忆不是那么清晰罢了,或许如果你相貌特征明显的话,很容易记住的。可是我知道子叶需要的是一个肯定的答案,因为很多女孩都相信缘分这种东西,所以我回答:“估计我们算有缘分的人吧。”子叶微微一笑。
我们在西安城墙的南门下了车,等待在站牌下的是熟悉的雅,雅看到我和子叶,满面笑容的说:“你俩终于来了,我可等了很久。”
“生日快乐!”子叶边说着,边从提包里拿出为子叶准备好的礼物。
“谢谢,那我们走吧。”雅说着叫停一辆出租车。
“玉儿呢!”
“早到了!”
出租车向市中心驶去,繁华的街道和古典的建筑印入眼帘,在热闹的市区里我已经不能读到强大的秦帝国,也不知道今天西安是否能续写大唐长安的繁华,或许盛唐已经成为一个美丽的符号,它是西安人的辉煌历史,也是整个中华名族的灿烂历史。而今天的西安,它更多是一座能让人浮想联翩,让人回味历史的城市。
我们在一栋豪华的建筑物前停了车,雅说按照她的计划,到音乐包厢里唱歌,我和子叶随着雅上了楼,雅对这个地方轻车熟路,拐了几个房间,从房间里传出杂七杂八的歌声,突然想到一个成语“鬼哭神嚎”。

玉儿在一间音乐包厢里等待着我们,包厢里灯火昏黄,巨大屏幕的电视中闪动着流行歌手的身影,玉儿身边的沙发上坐着玉儿和雅的女性朋友,在沙发的另一头坐着一个衣着朴实的少年。
雅把我和子叶介绍给她的朋友,然后雅给我介绍了几个朋友,当介绍到少年的时候,雅悄悄对我说,这位少年叫林童,是学弟,近来,这位少年正热烈的追求着玉儿,玉儿心动了,我想这样也挺好的,毕竟莱对玉儿来说只是一种记忆。
子叶和雅坐在一起,我在林童的身边坐下,林童很有礼貌的和我打招呼,我拍着肩膀对他说,我很欣赏他,因为他和我一样,喜欢的都是学姐。林童笑着说,学姐比较成熟,和学妹谈恋爱感觉像大哥哥带着一个小妹妹,实在没劲,我对他说我们俩真是志气相投。
几个女孩似乎很兴奋,很卖力的唱着歌,他们唱的歌五花八门,我对雅说,这些女孩任何一个包装一下,绝对可以红遍大江南北,他们唱到兴头上拿着啤酒干杯。让我想到八十后一代到底是怎么样一代,无论才情还是文化、智慧八十后一代将超过前辈们,可七彩缤纷的生活里也透露着太多的浮躁、不安与空虚,或许八十后一代最缺失信仰。
大家唱歌唱累了,停了下来,林童约玉儿到外面散步,玉儿感觉独自和林童出去不合适,她看大家都不肯做“灯泡”,所以怂恿我和子叶一起陪他们散步。在雅了玉儿的怂恿下,子叶只好答应。
到了门外,玉儿说:“我和林童去回民街了,你俩就看着办吧。”
子叶叫道:“喂喂!玉儿,你就这样把我俩甩下啊!”
玉儿和林童可不管子叶,玉儿甩了甩挂包,潇洒的走了。
子叶有些无奈的看着玉儿远去的背影,问我如何打算。
我笑着说:“学姐不会不知道怎么办吧,逛呗!”
“好吧,那去书院门走走。对一个喜欢文化的人来说那是个好去处。”
我和子叶沿着西安钟楼南行,将至南门往东拐,来到书院门古文化街,我站在街口看到有一座突兀而起、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金灿灿的颜体大字,两旁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街道两旁摆满了文房四宝,玉器古玩,弥漫着浓重的文化味,游者众多,他们耐心的观看着,挑选着纪念品。
子叶介绍说,“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号称西北四大书院之冠。院建筑规模宏大,中间讲堂6间叫“允执堂”,左右南屋4间,东西号房各6间,讲堂后边有假山,“三峰耸翠”,“宛若一小华岳”,讲堂前半亩方塘,竖亭于中,砌石为桥。书院有门两重,大门二楹,二门四楹,郡丞刘孟直书“八景诗”以壮其观,学者王大智书隶字为书院题名。
子叶说这些知识像背书一般,我对子叶说很佩服她的广博,子叶说身为西安人,而且大学的专业是旅游管理,如果对这点知识都不了解那枉为西安人了,我又对她说我更佩服她的谦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