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冬日暖阳(第20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菁华是个沉不住气的人,听连艺说医生允许她离开,第二天一早就硬要医生开出院证,医生没法,只好让她离开,下午她就回家了。离开时,隔壁床的老太婆告诉她:“有钱什么病都能医治好!”
“她说得不无道理。”菁华走出医院对连艺说。老太太用药每天的费用大概在一千块左右,菁华感觉简直像天文数字,但却是钱买药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经过颠簸,菁华和连艺终于在春节前两天回到了家里。但春节过得不是很愉快,因为一直在为筹钱而想方设法。
开学不久的阳春三月,菁华请假去做手术,她选择了离家较近的一个医院。在系主任办公室请假她感觉很紧张,她最怕的系主任总是面部表情阴沉着。
“真是的,没看出来你身体差。”系主任居然挤出了点笑容。
“对不起,我估计至少要一个月。”菁华递上请假条和病假证明。
“没关系,你自己注意学习就是。另外我有件事情通知你,经过系上推荐,介于你上期学习努力,对学校宣传工作也做得好,我们准备把你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系主任的脸又恢复了一马平川。
“啊?”这个可是菁华没想到的。她已经是第二次被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了。以前在师范读书也被推荐过,可分配后她自己没有去把组织材料转到县上,她认为自己还不够格当一个党员。
怀着愉快的心情菁华踏进了医院的大门。
手术如期进行,让菁华没想到的是,做手术那天,几个好朋友专门赶来陪她。
“做完手术就在我家弄饭过来你吃。”一个叫林勇的同学说,他在医院附近住。
“你一定要有去有回哦,我们在外面等你。”林超笑着说。
“上帝啊,保佑这个可怜的善良人吧。”连艺的好朋友李俊说。
“不行,如果医生把你割痛了,我揍他们。”罗开升一个大哥哥模样。
“哈哈——你们别逗我了,我不是三岁的小孩子。没关系,我不怕。”菁华似乎比大家都轻松。
“罗菁华,准备进手术室。”正当大家都热闹的时候,护士钻进了病房。
“看嘛,时间都到了。”连艺显得有点紧张。
菁华笑笑问护士:“我自己走上去?”她已经侦查过,手术室在住院部的顶楼。
“不,一会手术车来接你。”护士笑笑。
“好可怜哦,什么也不能吃,我这水果白买了。”林影说。
“罗菁华,进手术室了。”门外一个戴着口罩的护士伸进脑袋喊。
手术车被推了进来,大家看着车和护士,谁都没有说话,让菁华突然有了一种紧张感。
“只留内衣。”护士命令道。
菁华按照护士的要求,脱去了外套,然后爬上了手术车,闭上了眼睛,似乎是上刑场。
车子慢慢离开,大家才突然意识到什么,一起喊:“别怕,我们在外面等你。”听着大家的话,菁华悄悄掉泪了。一种被牵挂、被关爱的情绪骤然聚集在她的脑海里,感觉到人间真的很温暖。
菁华被推进手术室,她只记得麻醉师对她说了一句话:“侧卧,别动。”然后就再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种开腔手术是属于大型手术,一台手术要六个小时左右。
手术室外,大家在等待着菁华的出来,连艺开始还不紧张,因为医生告诉他,这个手术没有生命危险。
时间在一点点过去,大家轮换着吃了中午饭,依旧在手术室外等待着。
“哎呀,六个小时过了,医生怎么还没出来?”突然,万三姐叫起来。因为她是医生,大家对她的叫声特别敏感。
“怎么回事?”连艺赶忙跑到手术室门口张望。
大家也在议论着,一时间,几个好友都为菁华捏着汗。
手术室的门终于开了,出来的是一个护士。
“护士小姐,请问里面的手术结束没有?”连艺赶忙拉着护士问。
“还没有。”护士一刻也没有停留就跑开了。
连艺探头进去想看看,可看见的只是一个通道。
一会,护士小姐手里拿着一袋血来了。
“怎么回事?”连艺又拉着问。
“别拉着我,病人需要输血!”护士小姐没功夫和连艺谈话,一闪而进了手术室。
“啊!”连艺抱着头,一**坐在了地上,他的心里,如百虫在侵蚀般难受。
“连艺,别紧张,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大家涌过来安慰连艺。
“在手术过程中失血是很正常的,手术延时也是属于正常现象。”万三姐发言最有权威性。
“真的?”连艺抬起了头,他的脸色非常难看,眼睛里浸满了泪花。
“来,过来坐坐。”林超和林勇把连艺拉到凳子上坐下。
“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连艺喃喃自语。
“当然不会有事的。”大家都安慰道。
寂寞的等待,让大家都坐卧不安。又过了两个多小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医生终于出来了。
“医生,病人怎么样?”连艺又是第一个弹起来。
“手术已经做完,病人还在里面,需要再等等。”医生说完离开了,他们已经累了八个多小时了,他们太需要休息了。
大家在手术室外徘徊着,谁也没有说话。
终于,载着菁华的手术车出来了。
“护士,她怎么样?”大家都围了过去。
“病人还没醒,因为手术时失血太多,她的血型又很特殊,我们这里的储蓄量不够,所以——”护士多嘴地解释。
“那么,她有危险了?”连艺几乎是咆哮。
“没有危险,只是要昏迷久些。”护士感觉自己太诚实了。
大家簇拥着把菁华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大伙儿都焦急地等待着菁华的苏醒,晚饭都没有去吃。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菁华突然听到到大家焦急地喊:“医生,她怎么了?心脏没有跳动了!”菁华听到了一连串的脚步声和大家的焦急呐喊声,然后就又没知觉了。
又不知过了多久,菁华终于醒来。她睁开眼睛的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双双圆鼓鼓盯着自己的眼睛。

“哎哟,你终于醒了!”、“你把大家急死了!”“你还活着啊?”大家都叽叽咕咕叫着。
“没事,我,还死不了。”菁华笑笑,努力地想看看自己的摸样。
这时她才仔细观察着自己,似乎像个蜘蛛,长了不少爪子。全身都挂着管子:背上背着一个‘镇痛帮’,手指上夹着两个监视仪导线,双手双脚都输着液体,最可恶的是,腰杆上挂着一个引流袋和下身有一个引尿袋。
“怎么样?痛不痛?”几个女人围过来问。
“我现在没什么感觉。”菁华老实说。
“看来麻醉剂还在发挥作用。”万三姐说。
“现在都晚上九点过了,你可整整十二小时才醒过来。”林影说。
菁华笑笑,没有多少精神回答问题。
突然医生进来了,他看了看挂在菁华身上的各种武器说:“没事,一切都很好,你安心休息。”
菁华依旧笑笑,连艺在旁边问:“她的手术怎么做了那么久啊?”
“她啊,是先天性肺发育不完全。我们把她的右下两页肺割下来,把腺瘤取掉又接回去,原本想等下面两页肺可以再生,可是,我们失败了。那两页肺因为太久时间没有张合,已经失去功能了。”医生遗憾地说。
这时护士提着一个小口袋过来:“这是你的两页肺,还有这根肋骨。”
“啊?”大家都伸头过去看,只见袋子里装着只有拳头一半大小的黑褐色东西和一根骨头。
“这,大家可以吃排骨肺片汤了。”菁华皱眉道。
“看来你心情很放松嘛。”护士笑笑,留下口袋和医生一起离开了。
“哈,你居然是个残疾人?我的眼睛真是瞎子,居然没看出来。”连艺在一旁看着截下来的肺叫嚷着,大家也哗然。
“哈哈哈,残疾人怎么了?你才发觉,迟了。”林影说,大家又哄笑起来。
“是啊,现在她还少根肋骨了,你更不能欺负她了。”万三姐笑道。
“是啊,快没骨头没肺了,我还敢惹她?”连艺装作苦行僧样。
“哈哈——哎哟!”菁华笑出声,突然又叫唤着喊疼。
“好啦,你们去吃饭,我在这里看着她。她要多休息少说话。”万三姐对大家说。
大家也没多说什么,和连艺一起离开了。
“刚才啊,你把大家吓了一跳。”等大家离开,万三姐就唠叨开来。
菁华用诧异的眼神盯着万三姐。
“刚才你昏迷的时候,氧气瓶没氧气了,你就停止了呼吸,心脏检测仪不断叫唤,惹得大家紧张兮兮的。”万三姐轻描淡写地说。
“怪不得我听到那么多杂音和脚步声。”菁华想。她后怕了,突然感觉自己是从鬼门关回来的。
当麻醉剂在一点点消失,疼痛越来越厉害,在重症病房里,她痛着,但没有呻吟。‘镇痛帮’三天后就失效了,菁华只好忍受疼痛,每天夜晚她最难受,一会想要坐着,一会想要躺着,一会想又要侧着,连艺可被她折磨得够呛,但是,他吐出的却是暖人心的话:“以前你照顾女儿,现在是我照顾你,以后换女儿照顾我!”
“真有你的!”菁华常常被连艺的话弄得心情倍好。
菁华在医院住了两个周,因为经济原因,在医院拆线后就回到了家里疗伤,由万三姐后续治疗。在住院期间,连艺和菁华的同学、同事知道了都来看她,并送上一些钱物,这是她没有想到的。她这时才发觉平时没挂上眼的人,在她最需要关心的时候,居然都站了出来。
善良的人!这时菁华对他们最大的评价。
我不会忘记你们,这是她最想对大家说的。
以后你们需要帮助我一定会站出来,这是她以后一定要付诸实践的。
手术让她体悟了人间真情,让她的灵魂又得到了一次升华。
一个月后,菁华回到了学校,班级里同学们都很照顾她,让她可以安心学习。直到毕业,大家都把她当一个病号看待,最后还是她提出抗议,班主任才准许她参加毕业生服务队的。
那一天她见到了学院的院长,奇怪的是,那个院长居然是菁华读初中时,经常来他们的混合寝室看那些高三学子的那个语文老师!
“您,不就是那个那个我们一中的老师?”菁华看着院长叫道。
“是啊,我辗转几圈来到了这里。”学院院长笑道。
“您,怎么会?真是了不起!”菁华最后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明天你们就走了,让我告诉你们我的奋斗路吧。”院长看着远处,似乎在瞭望自己的过去。
菁华依靠在旁边坐下,和其他同学一起静静地听着。
“我在高三教了四年,然后我研究了一套教授方法,被评为了创新科研优秀项目,我就有了第一次当校长的机会。”院长停了停继续说:“然后我继续深造研究学校管理,继而把学校的升学率提升到了全市第一,连续几年北大清华学子若干。于是,我有了去支援甘孜教育的机会,回来后我就在这里了。”院长说后笑笑。
“真是这么简单?”一个同学问。
“就这么简单,只要你肯努力。”院长点头道。
“那你是什么文凭?”一个同学问。
“这个嘛,当然至少要研究生才能当你们的院长了。”院长淡淡道。
“啊?研究生?真是厉害!”大家都赞叹道。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以后出去依旧要继续深造,做一个会教书的老师,做一个爱学习的老师,做一个肯专研的老师,做一个创新型的老师,做一个懂得研究学生的老师。”院长满怀深情地告诫大家。
大家默默颔首,对未来憧憬着。
菁华带着院长与导师们的嘱托,满怀信心与不舍离开了教育学院。这一次,她依旧没有带走她的入党资料,因为,她准备回学校从新得到组织的认可,不把已经过去的光环戴在自己的头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