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后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后山
经过数天的静养,风情的伤势已痊愈大半,但因为寿元有损,身体还是偏弱。张鸿钧给风情绘了一幅担水路线图,让风情每天担上一担水,依路线图行走,将水担到桐柏宫内。风情看着弯弯曲曲的行走路线,心生纳闷,暗道直接可以走近路,直上桐柏宫,非要左曲右弯的,多绕出个十里八里,再回宫中。真不知道自己这充满神奇的师傅心里的奇怪想法。
接连挑了七天水,风情每天都要走上几十里山路,实在累得够呛。这七天,张鸿钧一直在静室中潜修,只字不提传授风情修行《悟真篇》的事。而风情除了累,唯一的感觉就是自己的身体正在逐渐恢复。现在距论道大赛还有二月时间,每次担水来往宫中总听见众道人在议论《论道》大赛的情况,以及宫中选拨的情况,风情每次经过也总是被道人们勾起了心中的满腔好奇。此时,风情又担起水,穿过大殿,将水倒入了厨房中存水的水缸中。正在倒水间,从厨房外走进一道童,年约十三四岁,看见风情在担水,一脸的调笑,大声喊道:“风师叔,又在担水呀?”
“嗯!明思,不好好打坐修行,来看我担水呀!”风情没好气的说道。明思是风情二师叔鸿闲道长大弟子玄月道人的弟子,来桐柏宫中已经半年多了,明思生性活泼,从未把风情当成师叔看待,而风情也一向没有规矩,一来二去,两人倒是混得很熟。
“才不是呢,风师叔,是掌教让我来叫你的,他在静室等你!”明思满脸笑容的看着风情。
听见师傅传召自己,风情丢下水桶,径直往静室跑去。
“师傅,你找我?”风情推开了静室门,对正盘膝打坐的张鸿钧说道。
“玄风,你是不是在埋怨师傅没有传授你真正的修行之道,只是天天让你担水?”张鸿钧问道。
“没有,没有,玄风怎么敢怪罪师傅呢?”风情在一旁恭敬的回答道。
“你虽然嘴上不说,心中却是如此在想,玄风,你再仔细看一下你担水图的路线,像什么?”鸿钧道长抬起头,深遂的双眼盯着风情,目光似碧海深潭,洞察人心。
风情从自己怀中拿出鸿钧道长给自己的担水图,仔细端详了许久,忽然,恍然大悟,忍不住重重的拍了拍自己的头,大惊道:“这担水图的路线,连起来,连起来..和人体内的大小周天运行图的轨迹极为相似。”
“正是如此,而且我早已在你的扁担两端和水桶底部均刻上了我们南宗独有的“引气符”,当你沿着担水图路线行进的时候,扁担两端和水桶底部的引气符均会作为媒介,引天地之灵气聚齐,你每天担水一次,相当于你静室里打坐修行十二时辰的效果,有如运行大小周天三十六圈。”鸿钧道长笑着说道。
“难怪扁担两头都有奇怪的符文,最开始我以为只是装钸用,原来真正的用途是这样!”风情心中暗暗想道。
“玄风心中有愧,居然还埋怨师傅让我天天担水!”感觉到了鸿钧道长对自己的良苦用心,风情不禁心生惭愧,不由低下了自己的头,脸色通红,满是愧色。
“你埋怨我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从今天开始,我就会正式传你《悟真篇》,不过在传授《悟真篇》的时候,是时侯要先带你去一个地方了。”说完,鸿钧道长长叹一声,起身步出静室。
风情紧随鸿钧道长身后,两人穿过大殿,三清殿,紫阳殿,出桐柏宫沿小道前行,不一会便来到了玉宵峰的后山。玉宵峰后山灵山秀水,草木葱葱,清风徐来,空气清新无比,让风情差点舒服得伸了个懒腰。正在感叹风光秀丽之时,才前行不过数百米之遥,此时道路前方均已被漫天大雾所笼罩,而在浓雾开始笼罩之处的道路旁立了一块巨大的青石碑,石碑显然已经经过了漫长悠久的岁月,坚硬无比的碑石也抵不过岁月的沧桑,也有了缕缕风化的痕迹。石碑上书八个龙飞风舞的大字:“桐柏禁地,禁止进入。”字迹飘逸,但却苍劲有力,让人感觉书写之人潇洒不羁和满腔豪情。在石碑跟前还有二名道童正一左一右静静伫立在那里。
“清风,明月,最近可有人前往禁地?”鸿钧道长走到两名道童面前,神色严肃,很认真的说道。
“禀告掌教真人,昨日鸿云师叔带了他的弟子玄华师兄进过禁地!”清风,明月两位道童行了一礼,十分恭敬的回道。
“哦,原来又是鸿云师弟,他们什么时候出来的?”鸿钧道长继续问道。
“禀告掌教真人,他们是今天凌晨离开禁地的。”清风道童回答道。

“知道了!你们继续值守吧!”说完,张鸿钧便带着风情步入了禁地之中。
站在迷雾中,风情小心翼翼的跟在张鸿钧身后,漫天大雾仿佛吞噬了天地万物一样,才行约不过几步,却已经看不见身后的石碑和道童了。风情举目望去,却只能看见自己前方一米左右的物体。张鸿钧带着风情在迷雾中缓缓前行,一边回头对风情关切地说道:“玄风,要紧跟着我,不要乱走,小心一会迷路!”
“师傅,这里怎么这么大的雾?和前山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二种景象。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才几步之遥,反差却如此巨大。我猜想三国时诸葛孔明草船借箭时的迷雾也不过如此吧!”风情站在大雾中,满是惊叹地说道。
“当年紫阳祖师在天台山静修时便发现后山地势奇特,常有云雾缭绕,后来,紫阳祖师根据后山地势,借天时地利,摆了一个巨大风水大阵,以引天地灵气聚集桐柏山,此阵名为“奇门太极八卦无极阵”,按太极八卦,两仪四像,三才五行之数理摆设,以六十四卦和奇门遁甲为辅,阵中有阵,环环相扣。寻常人进行此阵,在这漫天大雾中肯定会迷失方向,有进无出的。也正因为有了此阵,才有了南宗的百世基业以及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名。”鸿钧道长解释道。
“师傅,那你又是如何在重重迷雾中辩别方向的?”风情有些好奇地问道。
“这奇门太极八卦无极阵,是根据易经中的卦相来安排行进路线的,你先跟着我,左走五步,然后再右走四步,再向前走三步....”风情跟着鸿钧道长左弯后转,前走后退,大约半个时辰后,眼前霍然开阔,映入眼中的是满翠绿之色,晨风刮起身上的衣衫猎猎作响。
鸿钧道长深深地看了一眼,充满感动的说道:“玄风,看,这就是玉宵峰真正的后山,前方便是悬崖了,我们称为一线天,跟我走。”
鸿钧道长带着风情走到了一线天前。一线天之地,正如其名,果为天生险地,生死悬在一线之间。悬崖绝壁,如刀削斧砍一般,明滑如镜。风情站在悬崖边上,崖下云雾滚滚,给人感觉崖下深不可测,崖底山谷中还时时传来风雷之声。崖下回卷的冷风一阵阵袭来,让风情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紧了紧身上的紫色道袍,回过头问问鸿钧道长:“师傅,到底我们在哪里开始《悟真篇》的修行?”
鸿钧道长充满深意的看着风情,似笑非笑的用手指了指悬崖下面,说道:“下面!”
风情被鸿钧道长的话弄得满脑浆糊,心中惊诧,不禁有些结结巴巴地说道:“下..下面..悬崖..下面?不会吧?”
“就是下面!”鸿钧道长说道。
“这...这..这..”风情满脸惊诧之色,用手指着自己的师傅,心中诸多想法飘过,难道自己这奇怪的师傅年岁大了,有些老糊涂了,下面明明是峭壁深谷。难道要走到到下面深谷去?但是这绝壁之间甚是平滑,不要说道路了,连个搭手的地方都没有。
“那我们怎么下去呢?师傅?”风情走到鸿钧道长声边,忍不住问道。
“当然是跳下去了!”鸿钧道长笑呵呵地说道。
“不会吧!这么高,跳下去肯定死定了,会摔得粉身碎骨的!”风情不禁大跳起来,惊声尖叫道。
“玄风,你跳不跳呢?相信师傅,就跳下去,我保证肯定没有事情...”鸿钧道长拍了拍风情的肩,眼神中充满了鼓励,而风情却没有注意到在那鼓励的神色背后滑过了一丝戏谑。
“师傅,我..我..我真的不敢...”风情一小步一小步慢吞吞的移动到悬崖边,看着那翻滚的云雾,以及听着那幽幽深谷传回来的声响。内心不禁有些怯懦和惧怕,走到悬崖边的脚步又收了回来,在悬崖边迟疑不决。
“下去吧!玄风!”风情只觉自己的**被人重重的踹了一脚,身体失去平衡,仿佛像断线的风筝似地向深谷中坠去,恍若流星一般。在坠落的同时,风情很惊惧的大声叫道:“师..傅..!”
站在悬崖边的鸿钧道长见风情被自己踹下深谷,随即,自己也长身一展,从悬崖上斜斜向下飘落,狂风卷起了身上羽衣和手中拂尘,远远望去,羽衣飘飘,宛若画中仙人.....
注:我把鸿钧道长写成这样的性格,我觉得更贴进现实,作为一教掌教,他在其它人面前肯定要威严无比,而在自己最贴近的弟子的身边,他会流露中老顽童的一面,我觉得这才是人之常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