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大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书网 www.xiaoshuodaquan.com 提供文字章节) 驸马至尊第一四六章大祸
“晓遗爱的这两招果然奏效。书.书.网 公主们的妇女运动都是在内院和枕席间进行的,属于悄悄的干活,外人自然无从了解。但从禄东赞出的登门拜访的请求几乎被全部拒绝这一点来看,成效不错。
和妇女运动的默默无声相比,被房遗爱煽动起来的学生运动的声势之大让他这个挑唆者也是始料不及。
自房遗爱的那堂课过后,吐蕃前来请婚之事便传遍了国子监,和亲这个话题也几乎成了学子们谈论的唯一话题。一开始还有些学生觉得和亲不失为一种权益之计,但很快这种声音被反对和亲的声浪给淹没了,到最后,再没有人敢说和亲一个好字,因为他这么说的话,不但家中女性亲人会受到一致的“问候”还有可能会挨上几记老拳。
学生们也不是光说不练,以唐观和长孙淹为的国子学学子还写了一份慷慨激昂,坚决反对和亲的奏折,在国子鉴范围内征集签名,准备上呈朝廷。
如果仅仅是国子监这么闹闹那也算不了什么大事,但学子中除了官宦子弟外还有不少百姓家的孩子,年轻人的嘴又不把门。回到家中难免要和父母、亲戚朋友说说这事。要是其他的军国大事,平头百姓也不一定会感兴趣,但这婚娶之事历来是百姓们茶余饭后最喜欢嚼舌头东东。加上国人中从来不缺喜欢到处传播消息的好事者。这么一来。几乎在一夜之间,这事在长安城中的黎民百姓中也传得沸沸扬扬。
皇家公主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本来就跟仙女差不多。何况这半年里,由于公主慈善会的扶危救困,善举多多,大唐公主们的形象在长安百姓心目中那个崇高劲。书.书.网既是仙女又是菩萨,几近完美。而学子们口中吐蕃人的形象就跟畜生没什么两样。这鲜花插在牛粪上已经够让人抚腕叹息的了,何况这仙女般的菩萨要去配野兽?百姓们不干了,朴素的爱国情怀被激出来了,读过书、识几个字的,开始搞什么万民书;没什么文化的。则纷纷跑去公主慈善会,请值日的内侍转达一下对公主们的祝福,还送上些自己家里的鸡蛋、果蔬什么的,表达一下心意”,长安城内群情激愤,吐蕃人所住的波斯客栈门前每日都会聚拢来许多长安的百姓,不但对出入的吐蕃人怒目而视、叫他们滚回去,过分一点的还拿鸡蛋、蔬菜叶等等往他们身上砸。吓得吐蕃人龟缩在客栈中不敢出门。不仅如此。连长安城中其他的胡人也多多少少的受到了一些冲击,一般百姓又分不清哪个是吐蕃人,哪个是吐谷浑人抑或是突厥人?原本汉胡和睦相处的氛围受到了破坏。
这些情况和变化不时由房遗爱的侍卫们收集过后传到梁国公府中。
府中的房遗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举动引起这么的反响而感到欣喜,反到是像个热锅上的蚂蚁的一样,在书房中坐立不安,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祸闯大了。
京城变成这个样子。李世民不会不知道,他也不会不追查原因,只要这么一查,很容易就能查出他房遗爱就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
从古到今,统治者最忌讳的就是百姓干政,房遗爱眼下就犯了这个大忌。
但他如今已是束手无策了。学生运动一旦被煽动起来那就不是谁想控制就能控制得了的,也不是想要收场就能收场的,想想浩劫的那个年,老人家这么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面对自己起的学生运动到最后不是也无奈的很吗。书.书.网不得不用一个不惜牺牲国家青春和活力的上山下乡的昏招来化解吗?就别说他这么一斤。无权无势的小人物了。
房遗爱微一感到庆幸的是,现在还没有游行一说,否则的话,这长安城还不知要乱成什么样。他的小命能不能保住也就有问题了。
就在房遗爱急的团团转的时候,李世民这里确如他想象的一样,震怒异常。
对于吐蕃的请婚,李世民有些犹豫,但他的犹豫并不在于舍不含得一个女儿。所谓“联为苍生父母,芶苛利之,岂惜一女?”在他这种政治家的眼里,只要江山的稳固,一个女儿算得了什么?就是妻子、母亲该牺牲的时候也可以牺牲,何况他现在根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亲身女儿,有的是宗室之女可以牺牲,只要给她一个封号就行了。
平日里她们靠着投胎得当,享足了皇家的福分,现在用人之际,该是她们报恩的时候了。就像弘化公主那样,这根本不是李世

李世民之所以会感到犹豫,是因为他的第一次拒绝和随后的松州之战。
由于吐蕃和大唐并不接壤。中间还隔了个吐谷浑,所以在贞观八年弃宗弄赞遣使朝贡之前,李世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西边还有这么一个王朝。它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它是否强大,存不存在威胁,值不值得重视,李世民都一无所知。无从判断。直到他所派出回访的使者冯德遐去过吐蕃后,从冯德遐的嘴里他才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无文字,玄木结绳为约。虽有官。不常厥职,临时统,领。征兵用金箭,寇至举烽烦,百里一亭。用刑严峻。小罪剜眼鼻,或皮鞭鞭之,但随喜怒而无常科,贵人处于大毡帐。名为拂庐。寝处污秽,绝不栉沐。接手饮酒,以毡为盘,捻艇为碗。实以羹格,并而食之。多事源瓶之神,人信巫现。不知节候,麦熟为岁 重兵死,恶病终。小。
当时李世民得出的结论是。吐蕃乃蛮荒之地,人和野兽相仿,还没开化,与大唐相隔又太远,不用过多的理会。所以当随冯德遐一起回转来的吐蕃使者向他第一次请婚时,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为这么个荒凉偏僻的鸟国,牺牲一个宗室少女,既不值得更没这个必要。
但接下来的情形令李世民大感意外,这个被他所轻视的鸟国竟然竟然因此兵击败了吐谷耸,攻破党项及白兰诸羌,率其众二十余万,屯兵于松州西境,叫嚣着要来迎娶公主。这哪是娶,分明就是要抢。可时任松州都督韩威还不争气,轻敌冒入,结果兵败,松州被围。西境堪忧。好存随后的援军兵行诡诈,夜袭其营帐,斩杀千余人,逼退了吐蕃军,解了松州之困。
这松州两仗下来,表面上看是大唐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李世民清楚,这胜利多少是因为吐蕃人不识中原兵法的缘故,而且斩获也不多,可见吐蕃人兵力雄强,实力已经不输于突厥。他感觉到这只西方之狼的厉害,不可等闲视之。
所以对于此次吐蕃人的又一次请婚,他从内心深处觉得这不失为一个良方,和亲过后,既可安定了西川之境,又能利用吐蕃之力,威胁西突厥,确保大唐在西域的威德,也算是一举两得。
问题是他第一次拒绝了,在交战过后再答应的话,多少有点欺软怕硬的味道,让他心里感到不舒服,同时这里面也有个如何向臣下交代的问题,何况,从事态展到今天的情形来看,那行。弃宗弄赞显然不是个善茬,当上女婿后听不听话也很难说,不得不防,别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李世民还在犹豫,还想再看一看,再想一想,这也就是他不急于见禄东赞的原因。
没想到的是,他这里还没打定主意的事,存长安城中,在百姓之中已经闹腾了起来。
贞观朝有个规定,普通百姓也可以直接向皇帝上表。而且李世民还规定,若有百姓上表,内侍需优先呈送,因为他认为百姓非有重大之事,绝不会轻易上表。
可原来一年中都接不到几份的百姓表章在这两天里,却接连不断地被送到他的案头,说的都是一个事情,那就是吐蕃请婚之事;表达的也都是一个心声,那就是坚决反对和亲。同时,李世民又现自己无论去哪个嫔妃宫中,她们都会有意无意地把话题往和亲的事上扯,而且观点都和百姓们一样,反对和亲。
这样一来,李世民震惊了。嫔妃们知道一点吐蕃请婚之事还说得过去,百姓们又是怎么会知道的这么详尽的?而且口径还如此的一致。
李世民警觉了。他渐渐感到背后有一个人,有一只手在操纵着这件事,在极力地阻扰着吐蕃的请婚。姑不论,这个人的目的是什么,动机是什么,对还是错,就其这种方式,是他李世民决不能容忍的。他把自己这个皇帝当成什么了?难道自己是可以任人操纵的愧儡吗?是阿斗还是汉献帝?
李世民怒了。他要揪出这幕后之手,揪出这个想当诸葛亮,想当曹操的乱臣贼子,他到要好好看看这个人究竟是谁?究竟想要干什么?目的究竟何在?敢如此挑战他至高无上的权威。他要让这个人为此付出代价。如果这个人真是心存歹念的话,无论是谁,他都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未完待续)书.书.网 www.xiaoshuodaquan.com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