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从英国回来的牛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漫天开价”后面还有一句“落地还钱”。
说的意思,我的同桌男子自然明白。
对我不无感慨的说了一句:“小朋友不简单哪。”说着,从自己的随身带的一个皮包中,拿出一个大砖头来,那叫大哥大,身份的象征呀。
要说这年头,弄个大哥大还真的是派呀,1987年,广东率先让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投入商用。大哥大开始走入大众生活,但是到现在五年了,其居高不下的价格却是让大众百姓望而却步,就连赵婉兮于程程她们都没有考虑过用上一台,并不是买不起,而是其实用价值和它的售价完全不符比例,说白了,除了一个显摆的工具外,暂时用不用还无所谓。
同桌男子拨通了一个电话。
听不到对方说什么,倒是从同桌男子的话语中大概清楚他们的通话的内容,无非是告诉对方在这边有一个“小朋友”有一千五百张的认购证要出手,就是价格高一点,让对方考虑一下。
对方也是个猛人,当下回复了价格可以再议,但是现在实在是因为有事情抛不开,找同桌男子要我们的电话号码,我让赵婉兮把她的联系电话留下了,之后,才挂了电话。
虽然并不觉得这笔生意就能谈成,但这总是一个机会,而且,要真能一口把我的这一千五百张认购证吃下,我倒是宁愿便宜一点。
才准备到这里来看看形势的,就能找上这么一条路子,也算是运气了,正事谈完,对面男子才想起来,到现在还不知道对方怎么称呼呢,那男子哂笑一下说到:“真不好意思,鄙人杜光斋,不知道两位怎么称呼?”
“陈建国。”
“赵婉兮。”
坐着没有动,倒是赵婉兮礼貌的和杜光斋隔着桌子握了一下手——倒不是因为我没有礼貌,而是又不是什么正式场合,握手过于隆重了。不过,明显,杜光斋对我的兴趣超过大美女赵婉兮,对着我杜光斋颇有些感慨的说:“建国今年也就十七八吧?”
的面相在这呢,对方是已过不惑之年的人物了,所以,我倒是淡然的反问了一句:“我要是说不是,杜先生也不会相信吧?”
杜光斋当时就乐了。
趁着杜光斋乐呵的机会,向着杜光斋说到:“杜先生也买股票。”
杜光斋点点头,却是说道:“买一点,不过买的是伦敦的股票,我是英籍华人。”
“那是海外同胞呀。”听说同桌是个海外侨胞,赵婉兮显得有些好奇,我却是泰然处之,自78年后,中国外出了美洲欧洲日本的留学生超过一百万,尤其是允许自费出国后,出国潮流更是如潮水般汹涌,这百万人中,回国的在现在最多就是一半,剩下的一半,却是大多入了外国国籍。
对于这些不回来“建设祖国”的人,我其实并不歧视,现在中国不管是科研环境也好,还是社会坏境也好,都不是回来的最佳时期,毕竟现在搞导弹的还不如卖茶叶蛋的呢,多点人在外面学点东西,以后回来也不错,就算不回来,那也没有关系,人各有志,不是说在国外就不爱国不是,对于杜光斋,我唯一感到意外的,却是杜光斋接下来说那句话:
“虽然我是搞金融的,不过主业却是外汇投资。”说着,杜光斋给我递过来了一张纯英文的名片,好在我的英语还过得去,要不然就丢人了。

接过来一看,牛人呀。
伦敦投资银行的投资经理。
不过,从伦敦,外汇投资,伦敦投资银行几个单词的提示下,倒让我串着想起了一个巨大的事件。
人生读档回来的,还真算是时候,不但要亲身经历一场中国股市的疯狂权证交易——暂且就把认购证当成权证的一种,还要见证一场对冲基金对一个老牌帝国主权国家货币的战争,这或许也是个机会吧。
如是想,但是,却是把这话藏在心里,只是对杜光斋说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好像是上个月的17号,欧共体十二国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吧?”
很难想象,我的口中竟然能说出这话,杜光斋心中暗叹:看不出来,眼前的少年,却是个有心人呀。不过,和我一样,杜光斋也是似是而非的说了一句:“是呀。”
“那杜先生对此有什么看法?”我貌似有些不经意的问。
杜光斋愣了一下,明显是不知道该不该不回答。不回答,好像不太礼貌,回答吧,和这么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说自己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看法,光听上去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吧。不过,一会之后,杜光斋还是勉强说了一句:“我能有什么看法,报纸不都说了,这个条约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将成为能够与美元相提并论的超级货币,欧盟十二国的资本市场将实现无缝接轨,资本流通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大大有利于欧洲金融业的发展。”
“好像很官方哦。”
杜光斋却是好奇的反问我一句:“那你有什么看法?”
有什么看法?我有些鄙视杜光斋,哄小孩子呢?你都这么官方,我这个小孩,还能说什么,就算有想法,也不能跟你说呀,我还不想惊世骇俗呢,再说,你杜光斋也不是美女不是,要是美女吗,我还可以孔雀开屏一下,于是,我这个“小孩子”很是无赖的说到:“我才这么点大,能有什么看法呀。也就是好奇罢了。”
这话,不说是赵婉兮了,就是杜光斋都是不信。
赵婉兮知道我是天才少年,杜光斋虽然不知道,但是,从刚才的谈吐和表现出来的种种,都让杜光斋对我很是好奇。
一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少年,不但手上有着1500张认购证,而且还知道什么是权证,什么是债券,什么事汇率,要是没有什么人在后面支配的话,就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少年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悟性,十七八岁有着才华,果然是人杰地灵大中华呀,更难得是,少年的眼光并不局限,一个伦敦投资银行以及自己说了主业外汇投资,就能想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人,还能不说明问题吗,说明这个少年也不是易于之辈。
不过毕竟是第一次接触,交往不深,杜光斋也不好多说什么,正好赵婉兮叫的简餐到了,我是已经很饿了,男孩子嘛,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当即就是开始猛吃起来,还是赵婉兮礼貌,对杜光斋微笑了一下,才开始动筷子。
吃完了,赵婉兮又带着我在整个茶楼转了一圈,听了听周边的人高谈阔论了几句,然后又对着公告牌仔细的看了一下,这才离开茶楼。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