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 节 第一次练丹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节第一次练丹药
乾坤戒作为一个运输工具,让孟云运用的活灵活现。随后的几天里,孟云天天向那仙府的空地处,用乾坤戒运输着干柴,准备着练丹药用。毕竟自己还没有达到心练的地步,再加上自己第一次的练药,不知道一炉丹药用多少的时间,能够用多少的个干柴。所以多运一些,用以防止到时候,别再因为木柴的关系而耽误练药。
筹备的工做是缓慢的,练丹的过程是让人期待的。正月的初九,孟云做了充足的准备,开始了他的开炉练丹……
根据手记中所写,练丹炉和普通制药用的炉有所不同。练丹用的丹炉,都是有讲究的。尤其是无量真僧的丹炉,看上去根本就不向一个炉,更象一个壶。壶嘴有着可收.可放的功能。收:就是在丹炉练制的过程中,当温度升高的时候,并不是释放里面的热气,而是在吸收着外面的灵气,来进行加强药力的作用。放:现在孟云只是单纯的理解为,制出练液体的丹药时,可以以此处倒出液体。其实,它还有着一个排放毒气的用处。(丹药有几种状态,并不是只有固体的圆丹,有的是液体,也有面粉状态,还有不规则的圆丹等等,许许多多的状态,只要是从这丹炉里出来,都叫做丹药。就象孟云准备练制的接骨丹,他就是一种浓浓的膏状物,所以有叫接骨膏。)
据手记中另载:底部的干柴所烧之火,只是起到了一个催化的作用。外部之火不论你用多高的火焰,到了他的内部也不起一点变化。它的变化全在内部的五行,合理的运用火势,进而练药。外火由底部吸收,从而带动内部的五行旋转运行,火大五行运行加快,火小则减慢运行的速度。当火完全的消失的时候,只有两种可能,1:是丹药成形,2:是丹毁,再也不会有第3种的情况的发生。所以在练丹的时候,要时刻的注意火势,在规定的时间内千万别让炉底的火熄灭。
孟云又根据别的古书上的所见,自己理解为:炉内的五行之阵在遇到外力的推动,(外力也就是火的力量。在现在的科技中也叫火势能吧)进行的旋转气割着药材,从而导致药材的粉碎,当切割到分子壮态的时候,又用火势的大小,重新调整阵势,再进行丹药的组合。切割的药材,根据分子的属性而形成,有的成面,有的成膏,有的成丹……

接骨丹及培骨活血丹,是两种针对普通人所用的药,所以也是两种最普通的丹药。虽然培骨活血丹动用了两种稀世之药,但它毕竟是普通的药,它的练制时间,也只是需要十二个时辰就可以练好的药。也就是现实中的一天一夜。
正月初十的午时,孟云按照练丹书中所描述的方法,拿住炉盖向下轻轻的一按,又顺时针转动了一圈,只听咔.咔.咔…….五声响声传来:再轻轻提起,又逆时针转了起来,又是五声传来,炉盖随之提了起来。接着把八角枫,娃儿藤,大血藤等六种用藤或根茎的药草先投入了进去,再合上盖,点起了火烧了起来,开始了练起了接骨丹。
孟云还没有练到结丹的地部,所以也感应不到丹炉内的旋转,以及丹药的分解状况。他只能专注的按照书中所写,在这两个时辰内加大着火力,用武火练制着丹炉中的药。两个时辰一到,再放进剩下的木姜子,七叶莲,九里香……等二十余种或用全草,或用鲜叶的药。去掉了几根木柴,开始改用了中火来进行烧练。
剩下的时间,相对的来说是轻松的,只要保持着中火的火势,烧上两个时辰,再改文火慢慢的少上8个时辰就行了。乘着中火的火势,暂时的没有什么变化,孟云来到了了隔壁的屋内,从书架上找了几本拳脚的书籍看了起来。军体拳的学习和救龙三所体现出来的速度,让他对拳脚也有了一定的兴趣。
近半年的研究古文,让他再也不是一个什么也看不懂的吴下阿蒙了。迅速的找到了关于拳脚的一排,顺手翻看了几本。在这所翻的一本名叫《燕式拳谱》的书,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放下了别的书,拿起了这本书回到了丹炉房,一页一页的看了起来,边看边添着火。开头的部分只是介绍这本书的序章,越对后看,孟云心里就越心惊。真正的招式就那么的八页,然而就是这八叶,让人充满着心惊,充满着咤议……边看孟云还叫道:真天才啊,能编出这么阴损的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