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有了小惠的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十
送别安监局刘副局长一行之后,史可平又忙碌了几日,这才算平稳下来,便立即打电话把这一切告诉了康明禹。康明禹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他可以外出寻找离家出走的小惠了。简单收拾一下,康明禹告别了长吁短叹的师娘,迅速赶到了史可平的家中。
为了配合最终的事故调查,辞职后康明禹依然被限制外出,只好呆在师娘家中,整天陪伴着愁眉苦脸的师娘。小惠出走已经快一个月了,至尽毫无音信。听着师娘关切思念女儿的声声哀叹,让康明禹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
一场28人的特大矿难事故之后,牵扯出了两年前的事故瞒报。因为县委刘书记和省安见局刘副局长的个人龃龉,引发C县政府和省安监局之间的尖锐对立。一方气势汹汹咄咄逼人,一方枕戈待旦严阵以待。在纷纷扬扬的表面冲突下,各自内心却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最后,在各自都没有绝对取胜的把握下,只好以双方各退一步草草收场
这期间,刘副局长大张旗鼓攻势凌厉,刘书记严密部署迎头而上;在夹杂了个人恩怨的纷乱复杂中,吴征惶惶不安的紧跟刘书记却落得丢官罢职,史可平两头讨好如履薄冰得以安然无恙。
由于李万长的急功近利,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折腾的康明禹心惊胆战而又萎靡不振。加上后来的李万长生命垂危,以及小惠的离家出走,师娘的悲伤哭泣,史可平的满腹忧虑,这一切,让康明禹二十七岁的脆弱神经,经历了一番焚烧灵魂般的煎熬。
史可平似乎知道康明禹会连夜赶来,正在书房里静静地抽烟等待。康明禹被一连串的变故拖累的身心疲惫,此刻见到史可平,知道已经脱离危机,内心不禁有些感慨万端,却竭力克制着不表现出来。史可平倒是神情旷达,脸上一扫多日的阴霾,变得神采奕奕。开口就问:“有小惠的消息吗?”
“有一点了,据她们同学说,小惠有可能在省城。”康明禹回答道:“我打算明天出发,去省城把找她回来。”
“有可能在省城?有没有更详细的消息?”史可平一脸疑惑,觉得这个消息不太完整可靠,又追问了一句。见康明禹摇头,史可平便说道:“这样不行。不要说有可能在省城,就是在省城,偌大的省城你去那里找,哪不和大海捞针一样了?这样找下去,什么时候能找得到?有没有准确可靠的消息?”
康明禹一段时间被接连发生的事情搞的晕头转向,小惠的出走虽然让他焦急万分,却没有想到这些细节,只好再次摇头。
“那小惠的同学又是怎么知道——小惠有可能在省城?”见康明禹一直摇头,史可平只好继续问下去:“你又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我是听我师娘说的。”康明禹这才明白过来,眨巴一下眼睛回答道:“我师娘跟小惠的同学打听到后,告诉我的。小惠的同学说是她猜想的,再就问不出什么了。”
“小惠的同学肯定知道小惠在那里。这样,你先不要急着去省城,明天再去问问小惠的同学,一定要弄清楚小惠在省城的确切地址,或者联系方式,然后再动身去找。”史可平见康明禹点头,立时起身就要走的样子,摆摆手说:“你不要急,明天和夏茗一起去,现在都已经夜里十一点了。另外,小惠这次高考成绩不理想,你把她找回来,是继续让她复读呢,还是要她留在家里照顾你师娘?”
康明禹只是急切想着把小惠找见,也好不让师娘伤心,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史可平这一问,他更是回答不上来。只好说:“我只想着把人找见,至于其他,找见人再说吧。”
“孩子嘛,还是叫继续上学吧。我有个想法,你找到小惠后,如果她愿意,就想办法安排她到省城哪个大学上学吧。本科不行,专科也可以嘛。”史可平缓缓地郑重说道:“这个社会毕竟充满了竞争。没有文化,将来恐怕是要吃亏的。既然没有考上,那就花些钱,总得叫孩子上大学嘛。你不要担心,这个钱我出。”
康明禹刚说了句“那能让你出这个钱呢”,史可平语气里多了一份沉重,继续说道:“你师傅的去世,与我有很大关系,我对不起你的师傅。现在既然他人不在了,他女儿的事,我应该尽一份力,也算是忏悔和赎罪吧。你回去和你师娘商量商量,如果她也同意,你准备准备,后天和夏茗一起去省城。那边办事的人我帮你联系,应该问题不大。还有,你这次到了省城,要和香港的费总接触一下,顺便把北子口的事谈谈,要尽量谈的透彻。在引进外资这方面,人家可以说是专家。北子口的事,是你的心愿,现在既然风平浪静了,我可以帮你完成这个心愿了.”

这一席推心置腹的话,把康明禹感动的热泪盈眶。感动之余,慢慢思量起来,史可平一段时间以来,也是处在风雨飘摇的风口浪尖上。在面临各方面压力和步步荆棘的情形下,不光要化解自己面临的危险处境,千丝万缕之间,竟然还把小惠的事情考虑的这么周到仔细,并且对康明禹北子口的事依然牢记于心。这一份睿智精细,不能不让康明禹感动并且佩服了。
但康明禹此番被卷进一场惊涛骇浪中,如今虽然安全着陆,心头依旧后怕不已。见史可平如此关切,只好说:“去北子口的事,我想再考虑考虑。小惠的事情等我和师娘商量后,我立即着手去办。夏茗,就不用和我一起去省城了。公司又要推选干部,让她留下自己盯着吧。”说罢,猛然想起这一切的结果,还不是因为前次的干部推选,遂叹息道:“人人热中上进,夏茗也不能免俗,其他人可想而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呐.”
“夏茗还是陪你去,她在省城上的大学,人熟。至于推选干部的事,我想往后拖一拖。”史可平何尝不知道,正是前次的干部推选,让李万长为了摆脱康明禹不惜铤而走险,引发特大事故,以至于让自己焦头烂额,几乎折戟沉沙?如今,吴征已经辞职下台,没有了外界的干扰,推选干部还不是自己一力独断。想起特大事故刚刚结束,推选干部还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就又有人蠢蠢欲动,史可平不觉就气不打一处来:“人为名利,前赴后继。我们在前面赴汤蹈火,有些人在后面煽风点火。说什么三号矿曾经有大师算过,两年肯定就有一次特大事故。还说三号矿属水,水来土壅,只有土命人才能镇得住。因此,这次三号矿的矿长必须是一个土命的人当矿长才能平安无事。什么意思?无非是司马昭之心,我能让他如意?看来,真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啊!”
三号矿必须要土命人出任矿长的话,康明禹曾经听夏茗提说过。康明禹听后,感觉有些不对头,但没有想明白不对头的地方在那里,也就一笑置之,没有往心里去。后来还是听夏茗说,全公司中层干部中,除了康明禹,只有人事部王经理命理属土。康明禹这才感觉又有人在玩阴谋。本来想提醒史可平,没想到,史可平不光已经知道,并且有了基本的分析判断。王经理在上次的干部推选中,和吴征私下勾结,企图用一纸干部推荐名单绑架史可平,被刘大炮一帮人在会议上批驳的狗血淋头狼狈不堪。史可平原本打算徐徐修理王经理,只不过仓促之间三号矿发生了特大事故,只好暂时隐忍不发。等事故的真相浮出水面,史可平内心已经把这次事故的过错归结于吴征的干部推选,心中早对王经理是‘是可忍,熟不可忍’了。没有想到,吴征倒下去了,王经理竟然自行跳了出来,满肚皮火气的史可平岂能轻易放过他。
从史可平杀气腾腾的话中,康明禹知道,人事部王经理这次是在劫难逃了。但这些,已经与他这个已经辞职的矿长没有关系了.顺着史可平的意思,康明禹把话题引向自身。说:“这是典型的掩耳盗铃呀。不过,我这次算把吴征得罪到家了。将来吴征反过手来,我恐怕不会有好下场了。”
“你不要怕?我的原则是‘没事我不找事,有事我也不怕事。”史可平口气斩钉截铁,从沙发上藤地站了起来,说:“吴征自作聪明,结果怎样?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还不是自作自受。你是不是担心,吴征将来在北子口给你做文章,所以要再考虑考虑?”
康明禹确实担心这一点,尤其吴征和县委刘书记的私人关系,所以打算再看看。见史可平直接把话挑明,也就点点头,说:“吴征虽然辞去了矿管委主任一职,可人家是国家干部,还继续留在矿管委工作。说不定哪天随时复起。等我把摊子铺开了,他如果又复起了,还不把我弄个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史可平满脸的不屑一顾,咬了牙说:“有我在,北子口你放心去。我还有个做人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