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渊大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有大陆,名曰天渊,
为神眷顾,恩宠无边。
可叹风云,聚合离散,
王侯将相,枯骨如常。
神魔乱舞,绿原靖难,
世人刍狗,无辜遭殃。
不忿命运,天降魔女,
性情奇特,剑拔弩张。
红粉将军,慷慨难忘,
挥戈千里,如虎嚣张。
壮哉天渊,伟哉龙江,
匹夫合力,天地无光。
可惜人心,终究难测,
狮狼联手,竟灭朝阳。
回眸轻笑,沓然归去,
铁剑铿锵,悲秋伤感。
————天渊大陆上久唱不衰的词《短歌行》
如果从高空俯瞰,整个天渊大陆从外形上看就像一个不规则的椭圆,从北向南逐渐收缩,颇像一个鸡蛋,而龙江则咆哮着从西往东将大陆分割成两半。不过这南北两边并不对称,龙江以北的地域占去了大陆近三分之二的面积。大陆四周全是湛蓝的海洋,仅在东南沿海一带,散布着一些小岛,其中不乏一些面积较大的岛屿,上面居住着一些奇特的民族,如以抢掠为生的维京族,他们常常驾驶着桨帆并用的狭长型船只劫掠周围的海域,甚至不时地发动对陆地的突袭,这让大陆上公认水战第一的武月帝国深为恼火,于是双方不时地发生些或大或小的冲突,乒乒乓乓地打得煞是热闹;又如善于捕鲸的萨伦族,这个民族常常追踪巨鲸到达极远极冷的北方,掌握着一些极为奇特的航海技术。除了上面两个大族外,海岛上还有一些奇异民族存在,他们与维京族、萨伦族一起成为了人类对海洋探险的先行者。
天渊大陆在非常遥远的远古时期曾是一个统一的大陆国家,但那不过是神族尚未分裂时候的事情。随着神与神之间争权夺利的日趋激烈,一部分失败的神族怒而出走,并形成了新的种族魔族。神魔之间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发生了无数激烈的战争,统一的天渊大陆在各方别有用心的争夺之下终于分崩离析,从此纷争不断。
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混战多年的天渊大陆在一千年以前终于又一次统一起来。不过既然神族早已不顾脸面地争权夺利了,那么这人间的统一也注定不会长久。随着统一的天渊帝国崩溃,又经历了一次短暂统一的天渊大陆再次陷入了内乱之中,在各方军阀争相上演了一出“城头变换大王旗”的好戏之后,各种势力终于达到了一个微妙而又危险的平衡,暂时地稳定下来。虽然这样的一种和平岌岌可危,虽然有人打着和平的幌子来掩饰各种卑鄙的勾当,虽然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但除了少数野心家之外却并没有人真正希望这脆弱不堪而又已被玷污了的和平结束。毕竟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啊!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战争有什么好处呢?打赢了,胜利果实是统治者的;打输了,最先倒霉的还不是那些愚昧而又善良朴实的人民!
话说现在的天渊大陆主要由七个强大的国家主宰。大陆最北边的是青帝国;在青帝国以南,龙江以北,从西往东,依次排列着金沙帝国、绿原帝国、彩虹王国三个国家。在龙江以南,从西往东依次是高山王国、紫晶帝国、武月帝国三个国家。高山王国被一个弧形的山脉拉雅山脉包围着,而紫晶帝国与武月帝国之间则被罗霄山、雪峰山等数座山脉隔断。
青帝国是整个大陆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也是七雄中立国时间最久的大国,国祚已延续二百年之久,占据了北边大陆的近二分之一的领土,拥有整个大陆最强大的铁骑,早就有席卷天下、混一大陆之心。青帝国既素有大志,则按八方之风的传说分设八行省,取八方归来之意,这八行省分别为:东方明庶省,东南清明省,南方南景省,西南西凉省,西方阊阖省,西北不周省,北方广莫省,东北北融省。其中以作为对外出兵通道的南景省面积最为广大。
青帝国如果想席卷整个大陆,共有三条路线可供其选择,即分别从金沙帝国、绿原帝国、彩虹王国借道南下。但金沙帝国境内除了西边与大海接邻处有大陆上最长的盘古山脉外,境内的其他地区都基本以沙漠以主,环境恶劣,不适合青帝国大规模骑兵部队机动,所以这条道路实际上并不可行,而这也是政怠人怨的金沙帝国能在青帝国重压下坚持百余年不倒的重要原因。东边的彩虹王国历任国主均为女性,而且据说该国王族是被神所眷顾的种族,加上彩虹王国历来奉行睦邻友好的中立政策,所以青帝国也不敢征伐彩虹王国以免陷入道义上的危机从而失去天下人心。
既然东西两线不可能南下,那么位置靠中的绿原帝国被青帝国视作了统一天下的障碍,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绿原帝国地处天渊大陆中央,交通南北,势扼东西,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加上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青帝国对此早已是垂涎三尺,但几次南下却均以失败而告终,这就很令人费解了,要知道青帝国是自立国以来就以好战而闻名于世的。青帝国本来不过是北方一撮尔小国,但二百年来灭国无数,如今已是到天渊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反观绿原帝国却是懦弱无能,双方强弱悬殊,青帝国本应以摧枯拉朽之势吞并绿原帝国才对,又怎么会在那么长时间里毫无作为呢?
原来绿原帝国境内有着天渊大陆上最大的一块绿色平原,这既是绿原帝国国名的由来,也是绿原帝国烦恼之所在。
绿原帝国共设五行省,除了在北方与青帝国接壤的北部省外,还有西部省与金沙帝国接壤,东部省与彩虹王国接境,南部省隔龙江与紫晶帝国遥遥相望,而帝都绿原城则位于中央省中部。绿原平原大部份位于绿原帝国境内,包括了北部省与中央省二个行省,另有一小部份分布在青帝国的南景省境内。虽然中央省与北部省的接壤处有着大陆上长度仅次于盘古山脉和拉雅山脉的大绝岭山脉,但二省其余地方的地形地貌却都以平原为主。而一马平川的平原是无险可守的,绿原帝国随时面对着青帝国的铁骑冲击,原本在诸国中是最易被青帝国击灭的国家。但大陆其他国家均不是傻子,都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每次绿原帝国遭受青帝国攻击时,都会予以支援。例如金沙帝国每次都会在青帝国入侵绿原帝国时在其边境调兵遣将摆出一幅进攻的姿态,虽然青帝国深恨之,但因为沙漠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其后勤补给困难,因而无法派大军深入痛击金沙帝国,所以也不得不有所收敛。而南方的紫晶帝国虽然与武月帝国及高原王国都有着陆地上的争端,但这种时候三国却均会暂时抛弃恩怨携手共援绿原帝国。而众所周知,武月帝国有着大陆诸国中最强大的水师,这样每当绿原帝国在抗击青帝国力有不逮时,南方诸国的兵员、器械就会从水路源源不断地进入绿原帝国。即使是号称中立的彩虹王国,这时也会不动声色地派遣大量僧侣以“救死扶伤”的名义进入绿原帝国,而大陆人都知道这些僧侣能快速恢复伤员的战斗力,这样彩虹王国所谓的“中立”政策的内涵就不言而喻了。

不论青帝国多么强大,但在其他六国联合抗击的情况下,每次入侵也不得不损兵折将地离去。这样数次争锋之后,天渊大陆上就形成了一种极为微妙的和平局势,青帝国虽然国力出众且志向不凡,但偏偏限于北方一隅无法动弹;其他诸国虽无图大之心且相互攻伐不已,但偏偏能在绿原帝国局势危急的时候携手抗敌;而夹于其中的绿原帝国,虽然地势重要且历代也不乏贤君,但偏偏又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缘故成为了诸方势力的平衡点,外部势力渗透极深,使得该国无法按自己的愿意自由发展,始终在一流强国的边缘徘徊。
除了这七个主要国家外,大陆上还有一些小的公国或王国,但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作为大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存在的,其政治地位可以说是可有可无。其中面积稍大一些地位也稍重要一些的国家是大陆最南端的黑暗王国,大陆上最大的黑暗森林就位于此,而这也是黑暗王国得名的由来。此外,还有一个地位超常的国家,即教皇国的存在。由于天渊大陆上普遍信奉圣灵教,所以教皇国虽然国小力弱,却也没有哪个国家敢对它图谋不轨。教皇国位于彩虹王国与龙江之间,西面与绿原帝国东南边境接壤,而龙江南面就是大陆上水上力量最为强大的武月帝国。虽然教皇国声称超脱于世俗政治之外,但考虑到其南面的龙江和东面的大海之上常有武月帝国的舰队游弋,这个声明就颇有值得玩味之处了。
天渊大陆上的这些国家都是由人族创立的,虽然天渊大陆上有着多个种族,但显然人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无论是强横的兽人族、能制作精良兵器的矮人族、还是聪慧善良的精灵族都被人类挤到了大陆上一些人迹罕至的荒野之地,即使是号称是神的后代的巨人族也不例外。而他们中还有一些人出于种种原因被迫流落在人间,受尽了人类的欺凌。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信仰和文化,甚至放弃了自己的记忆和自尊。但可悲的是,贪婪的人类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折磨他们。他们中许多人至死也不明白为什么人类会这样地狠心地对待自己。其实这是个没有问题的答案,因为即使是神也不一定明白,人性是多么地变化莫测。
时光逐渐流失,人物来来往往,这世上又有什么东西比时间更为深刻呢?在漫长的岁月里,天渊大陆上演了无数悲欢离合的闹剧。王朝湮灭,红颜皓首,江山依然如故,人类渐渐忘记了历史……
注1:喜欢弗诺·文奇的科幻巨作《天渊》(2000年获“雨果奖”),所以把这个神奇的大陆称之为天渊大陆。其实当初本想以大师的另一部巨作《深渊上的火》(1993年获“雨果奖”)来命名大陆为“深渊大陆”的,但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天渊”这个名字更恰当一些,也更符合本书的主题。
注2:维京(Viking)这个神秘的词语就是海盗的意思,因此维京人这个词从中世纪起就有强烈的贬义,但到了今天又带有勇气的含义了。
注3:富兰克林:“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
注4:本文青帝国八省之名取自八方之风的说法,其余情况,如地理风光、历史及其他诸国情况等将在后文随情节逐次概述,此处不赘述了。至于奇幻小说里能否加入中国元素,请参见作品相关《思考:西方奇幻小说是否能加入中国元素》。
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风翏)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
《淮南子·墬形训》则认为是:炎风、条风、景风、巨风、凉风、(风翏)风、丽风、寒风。
《说文解字》则作:“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本文采取《说文解字》的说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