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子一天天的滑过,我是越来越熟悉雨辰国的内务,处理政务的速度也是快了许多。
底下的官员呈上来的奏折还欠精练,理清这些奏折花去了我不少时间。尽管这样,我还是没有教育这些官员,甚至听之任之。自古言,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我没有准备好可以取代他们之前,那就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暗暗的我却在琢磨通过一个途径来建立一班新的朝臣。能者居之、衷心无二是我衡量人才的标准,且不论贵贱。
如今四国中选拔官员一直是采用区域推荐制,区域推荐制是从当地名士中选取,由小而大的推荐评选,最后由皇帝从众多的名士中选择需要的官员。刚开始这种区域推荐制显现的是一种公平的选举制度,但由于缺乏监督的机构,推荐的过程受到了很多利益的影响,这个推荐制很快就被蒙上沙尘。
现在名士已经被曲解了,不再是真正的名士,而是单指官宦的子弟,及其亲朋好友。这种官员的选择制度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贵族的权利,由于除了名士,就没有什么衡量的标准,官员之间暗箱操作频频发生,利益也有不均衡的时刻,这样各个贵族集团之间也是有很多的矛盾的,很多贵族的利益尚且不能公平分配,那就更别说老百姓的权利了。当然也有一些优秀的贵族子弟,经过圣人的教育,也能够体恤百姓,不过蚂蚁哪能撼动大树,最后也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明哲保身而已。
宝元女帝曾经试着想要变通,奈何长期以来都是用的这种选举制度,定格之后,官员之间渗透太深,盘根错节。女帝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官员任免制度就此搁置。看来,历来只要是跟政治挂钩,事情就不会平静。
任何考核的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像科举,高考等都是有利有弊的,都不能全方位的去选拔人才,造成很多高分低能的情况,这也是后来没有高学历的人是老板,拥有高学历的往往成了打工仔。但是无论那一种,都比目前这种推荐制要来的公平些,至少除了名士之外,还有另一套参考标准,即使错,也不会太多、太远。接下来我就要引进先进的考试制度。只要百官无任何异议,就可以全面的贯彻下去。
在朝堂之上,我让侍官宣读了旨意。准备开科取士,分文官和武官两个部分,文官考试分科目有分论题文章的笔试和殿试两个部分,武官考试科目也分军事理论的笔试和武试两个部分,时间定在下月中旬,人员面向整个雨辰国,不论是贵族还是百姓,都可以参加。
我确定这条消息不会让百官有些异议,果然百官听罢我的旨意,齐呼万岁,全都遵旨。原来雨辰国只有贵族和有钱人家多读书,贫穷人家根本不会顾及读书这回事儿。同样,武官也一样,百官没有异议那是因为他们的自信他们的水平,铁板钉钉上的事情,只是改变了一些选取的形态,何须和我这个新帝争执,干脆的顺从了我,于是有了这俯首赞同的一幕。

他们看不到我以后的策略,如果看透了,应该不会这么安稳了吧,可惜的是,无一人识别。给予他们对自己的自信,最目前雨辰国的教育制度的把持,我只能用四个字——盲目自信。
其实,我不是想全部铲除贵族——那是永远没有办法的完成的。高官的子女,永远比老百姓的子女拥有更多的机会和“钱”途,他们有良好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他们接受好的教育,努力为家族的兴起儿服务,老百姓却是生活在每日的生计之中,忙碌奔波,这怎么能比?即使我全部取代了现在的贵族,也改变不了两级分化的现状。何况,偌大的雨辰国,我总的要有人辅佐管理国家、管理朝政,不论是不是我信任的人,一端他们掌握了权势,他们就会又成为新型的贵族。所以,我只能采取部分区隔的方式,局部调整,不显山,不露水的解决的问题。还是那句话,我选择人才的标准,能者居之、衷心无二是我衡量人才的标准,且不论贵贱,违背这两点,哪怕你贵为丞相,你也得给我下马。
全国的科考如火如荼的准备着,这边又开始了对皇宫的整顿。
近些天对于皇宫里老的宫人,我做了一些调整,考虑到男子的生育时间,本来规定年满二十五才能出宫,我改成了二十岁,十二岁进宫,二十岁出宫。今年新帝第一年一刀切,满了二十岁的男儿除了自动申请留下来的除外,一律出宫。
几多欢喜几多愁,二十岁以上的除了一些老宫人外,全部选择出宫。好在从民间选来些男子选了些入宫,迅速补充了位置,况且我后宫除了云儿并无其他的妃嫔,尽管这次的宫人是去年的一半,人员的配备倒是还有些剩余。
我将十二岁和十五岁的孩子组成了一个队,请了一些师傅每天来教他们识字二个时辰,并且下旨,到时候考试,第一名的将成为我的贴身侍童。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学习的劲头十足,一副你争我夺,不甘于后的架势,我已经十分的欣慰,我选两个侍童容易,可是让这么多民间男儿全心的学习,就不是易事了,听到师傅们的汇报,我的唇线才柔和了些,期待有个好的氛围。
皇宫里的侍童是平常人家的男儿,如今在宫中学习,这个效应才是我所想看见的。贵族家的男子大多不上学堂,何况百姓家的?但愿贵族和百姓能够从我的行动之中窥到我的心思,也好让我省力不是?的
我反复给大家灌输一个概念就是能者居之,朝里的气氛好了许多,这也是迎上来了新帝第一次选侍。
这日,早朝,丞相就当堂呈上了三品以上官员家十五岁到十八岁男儿的名册。我微微笑了笑,侍官接过名册转呈与我。打开名册,大略的浏览了一下,合上,留中不发。
下朝后,我仔细研究册子里面的信息,冷笑的哼了一声,难怪胜立斐如此的积极,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