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初议北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姓张的小子指着薛宁的鼻子破口大骂了一阵,才阴笑道:“薛氏家大业大,弄脏了本公子的衣服,怎么也得赔个十万不是,想必薛公子也不将这点小钱放在眼里
“你……”薛宁差点没气炸了肺,薛家虽然家财万贯,但十万银子也不是个小数,朝廷每年给金国的岁贡也才不过二十万,这小畜生真是好大的胃口,更重要的是,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人敲诈,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恶气。
只是势比人强,薛家虽然在朝中也有些关系,却又如何能及得上张家,再看看周围那些看好戏的禁卫军,薛宁觉得自己快要爆炸了,正准备咬牙反击,忽然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人影,顿时计上心头,哎呀一声,向正看的津津有味的林征一指,大声道:“这不是林兄吗,数日不见,林兄风采依旧,快过来帮兄弟评评理。”
姓张的小子也立刻向林征望了过来,面色不善,冷笑了数声。
林征顿时一惊,暗骂王八蛋,你自己倒霉就算了,还托小爷下水,你即不仁,就别怪老子不义,当即高声回道:“哎呀,我还当是谁呢,谁来是薛才子,听说薛公子出手大方,既然弄脏了人家的衣服,就算赔个二十万也不在话下。”
薛宁一听,立刻脸都绿了,望向他的目光中已经多了一丝怨毒,那个姓张的小子则脸色转好,望向林征的目光也友善了许多,微微点头,这小子还算识相。
林征冷冷的盯着薛宁,眼看这小子最终咬牙服软,丢下十万两银票悻悻离开,若有所思地望了眼姓薛的背影,他并不是个喜欢惹麻烦的人,但既然麻烦自己找上门来,他也从来不会退缩,姓薛的临走时那怨毒的眼神让他不得不提前早做些准备。
回到府中,林征直接到了书房,叫来刘全,问道:“薛家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刘全恭敬地道:“回主人,薛家世代经商,生意遍布全国各地,在泉州、广州、琼州等地都设有大型船行,在南洋许多国家都有商队,势力极其旁大朝中许多官员和薛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兵部尚书汤硕已经和薛富春结成姻亲,令其子娶薛富春幼女。不过据可靠消息,薛家已经将根基秘密转移到了琼州,只要局势有变,随时都可撤走。”
林征一脸沉思,他忽然想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建炎南渡之后,江南成为了全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随着远洋贸易的飞速发展,南宋时期的商业出现了空前繁荣,开始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仅是南宋的经济总量就占全世界百分之五十。
商人在得到极大的解放之后,随着远洋贸易的飞速发展,商人得到不仅是数不尽的珍珠和玛瑙等巨额财富,同时还用这些财富买到了极大的权力。
林征暗想,换了自己,在获得巨额财富和极大的权力之后,下一步会干什么?
林征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不过随即,他就哑然失笑,薛家再怎么势大,也终究只是个商人世家,难道还能斗得过皇帝不成?自己真是想的太多了。
次日一早,五更天,林征满嘴巴怨气的起床赶去皇宫早朝,以他爱睡懒觉的秉性,起这么早对他来说无异是一种酷刑,若是长此以往,这把骨头非给轻的散架不可。
本来林征是没有资格参议朝政的,根本不需要去文德殿参加朝议,不过今天皇帝要用金口给他御封,不得已,只能早起一次了。
摸黑到了皇宫,按照律法,他现在的官衔还是个五品知州,根本没资格进入文德殿参加朝议,只能在殿外候着,目送那些面生的朝中大臣陆续走进文德殿,也只能羡慕一下。
正有些昏昏欲睡时,老熟人王腾走了过来,见他站在殿外,顿时有些惊讶,眼看身后还有几名官员走了过来,只得干咳一声,道:“林大人何以站在这里?”
林征振了振精神,回道:“此乃皇上的意思,下官也是不知。”
王腾有些惊疑不定,客气了几句,匆匆走进大殿去了。
德殿。
朝议结束之后,百官正准备散去,左相陈康伯出列道:“皇上,臣还有本奏。”
赵昚欣然道:“爱卿还有何事启奏,速速奏来。”

陈康伯道:“回陛下,唐州知事林征已赴京数日,臣素闻此人为官清正,治地有方,昔任新城县、知唐州时治下百姓多有称道,故奏请皇上予以任用。”
赵昚爽快地道:“即是爱卿所奏,朕自当准允,不过林征资历尚浅,不足以担得任,可随朕伴驾,若真有才学,朕自会量才重用,来人,传林征上殿。”
========================
林征等了个把时辰,天都亮了,林征站的腿酸脚软,肚中直骂娘,正准备找个侍卫打听一下朝议什么时候结束时,却听里面响起一个尖锐的嗓音,“宣林征觐见。”
林征立刻精神一振,忙整了下衣冠,快步走进大殿,略微扫了一眼过百文武大臣,然后趋前几步,拜在殿中大声道:“臣,林征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赵昚威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林征顺势站了起来,目不斜视,昂然肃立,眼尾的余光却在打量着满朝文武,左边以左相陈康伯为首,楚南行就站在陈康伯下首。右边以右相史浩为首,下首是虞允文,不过林征此刻并不认识这位千古名相。
满朝文武除了左相陈康伯、虞允文、楚南行三人眼观鼻、鼻观心,丝毫不为所动,其余所有大臣都向他望来,显然并不知道他这位新贵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赵昚清了清喉咙,道:“朕知你颇有才学,又有陈爱卿为你举荐,本当予以重任,不过你资历浅薄,恐难当重任,朕赐封你保议郎,领中书舍人,禄百石,居三品,随朕伴驾。”
“臣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林征再次下拜谢恩,然后退出大殿,眼角的余光却留意到朝中许多大臣的脸色有些阴晴不定,有几道目光望向自己时更是不怀好意。
朝议结束后,林征身为伴驾的保议郎,职责所在,只能跟着赵昚去了御书房,随行的还有陈康伯、虞允文、楚南行等十数位朝中重臣,看来是有大事商量。
到了御书房,赵昚坐龙案,给十数位大臣赐坐,林征位低职卑,只能站在赵昚身后,肚中不免有些气闷,他都站了快两个时辰了,也不给个座位,这皇帝真是偏心。
赵昚面色从容,道:“朕把你们召来御书房,所为何事,诸位爱卿想必都知道吧!”
诸臣沉默。
赵昚又道:“各位都是朕的肱股之臣,废话朕就不多说了,如今金兵新败,海陵王被部将所杀,完颜雍在辽阳登基,国内政局不稳,正是我朝出兵北伐的最佳时机,陈爱卿,你来说说,朕派多少兵马北伐为上,又以何人为帅?”
诸臣各自交换了下眼神,陈康伯起身道:“回皇上,行军之道并非微臣所长,虞大人和楚大人精通军略,可为皇上分忧,不过若出兵北伐,臣举荐张老将军为帅,总督三军。”
此言即出,诸臣大都纷纷赞成,只有虞允文和楚南行眉头微皱,没有表态,林征把诸臣的表情变化都看在眼里,心中了然。
对于张浚,他还是多少有些了解的,为了排挤赵鼎引秦桧入朝,为了在陕西建功贸然改守为攻使南宋丢了陕西,而且为了推卸责任致曲端于死,而淮西军变也是他的功劳,此人最大的特点是有权无能害人,之所以力主抗战,也只是为了掌权而已。
不过如今整个朝廷除了张浚,恐怕再无人有足够的威望镇摄三军,想必陈康伯举荐他也是这般想法,至于虞允文和楚南行会皱眉,显然是在担心此次北伐。
赵昚欣然道:“此次北伐事关重大,以何人督帅三军至关重要,除了张老将军恐怕再无人可镇服三军,朕也正是此意,陈爱卿,你火速拟旨召张老将军入京。”
陈康伯道:“臣,遵旨。”
林征心下念头暗转,历史上孝宗北伐的经过他再清楚不过,张浚志大才疏不说,手下也只有李显忠和邹宏渊,且这二人面和心不和,并非进取之将,若让这些人统兵北伐,失利基本已成定局,不过现在是皇帝和大臣在商议军国大事,自己根本说不上话,只能静观其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