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佳人之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
林征到前院时,楚南行这老小子正在前院客厅喝茶,忙上前行了一礼,道:“下官见过楚大人。”
楚南行微微点了下头,看了眼他身边的刘全。
林征会意,让刘全退下,才琢磨着问道:“这个,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还望……”
楚南行摆摆手,道:“你也别跟我这么客气,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小女已经将你那本惊世之作送到我这里,现在在皇上那里。”
林征顿时恍然,还以为是朝中哪位大朝关照自己呢,原来是皇帝老儿,那所谓的惊世之作不过是他闲暇时随便乱的东西,只是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把这时代的各种弊病和缺陷指出来而已,根本算不上什么。
不过,他心里还是有点疑惑,既然是皇帝老儿要关照自己,怎么不直接下道圣旨,还要通过吏部把自己调来京城,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楚南行笑眯眯的问道,“你把那书给小女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小女肯定会把那书转送给我吧?”
林征干笑了几声,什么事都瞒不过这老狐狸,当初他把那书送给楚凌仙时,的确是想借楚凌仙之手转送给楚南行的,现在给这老狐狸一口道破,不免有点难堪。
楚南行却没再提这事,拉开话茬子东南西北的聊了一阵,才道:“朝中现在的情形大概就是这样了,当今皇上乃中兴之主,有意要重用于你,只是你还太年轻了些,若直接下圣旨召你入京,朝中大臣势必会反对,因此才让吏部将你调来京中,这几天你且先熟悉一下京城的环境,等过上几日,皇上可能会召见你。”
林征起身行了一礼,恭恭敬敬地道:“晚生多谢大人提携,不过晚生还有一事相求,请大人准允。”这到不是他做作,而是诚心实意的感谢。
楚南行捋了捋额下几屡长须,道:“说来听听。”
林征看了看他脸色,犹豫了下,才壮着胆子道:“楚小姐才貌双全,晚生仰慕已久,想求为正室,请大人准允。”
楚南行不置可否,道:“婚姻大事,虽然自古以为多由父母做主,但本官却不想过多干涉后辈之事,你若能让小女点头,本官自然不会从中阻拦。”说罢不再给他机会,起身扬长去了。
林征嘿嘿笑了两声,亲自送他出门,回内院时,刘全迎上来道:“主人,刚刚楚小姐让人送来请贴,邀你明日去参加一个江南才子举办的聚会。”
林征接过请贴看了几眼,点点头,去了后院。
回到后院,吕秀儿和大山婆娘忙着布置房间,见他回来,吕秀儿迎了上来,看了看他手中捏着的请贴,好奇地问道:“相公还要出去吗?”
林征晃了晃手中的请贴,笑道:“楚凌仙邀我明日去参加江南才子举办的聚会,今天就不出去了。”心里却在想着,什么时候去买几个长相过得去的丫鬟填充到府中,这里是京城,总是让那些大佬爷们往后院跑,恐怕会招人非议,而且也很不方便。
吕秀儿嫣然一笑,道:“好啊,相公正好可以结交许多江南的才子。”
林征恩了声,心里却很有些不以为然,什么才子,一群吃饱了撑着,没事只知道吟诗作乐的酸儒而已,若非不想错过跟楚凌仙亲近的机会,他才懒得理会那些狗屁才子。
次日一早,林征带着大山出门,刘全已经备好了轿子。考虑到那些所谓的才子都是些没有出仕的白身,而有官职在身的文人大豪根本就不会去参加什么大会,坐轿子去的话很可能会引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林征只好弃轿步行。
请贴上写的明白,这次聚会的发起人是京城四大才子之一的薛宁。薛家是京城属一属二的大户人家,家财万贯,据说银子多的烧手。
此次聚会的地点就在薛家的明月山庄,据说这薛宁是薛家当代宗主薛富春次子,自幼便才华横溢,在京城有着不少的名气,至于这里面有没有水分,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刘全的情报系统虽然还不太完善,但也不至于让林征在临安城里迷路,在小厮的带领下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出了临安东门,又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明月山庄。

感情这明月山庄在临安城外,林征原先还以为就在临安城里呢。
刚开始还觉得明月山庄这名字太俗气,到了明月山庄门外时,才知道这座在临安十分有名的府宅当真是名不虚传,可比皇帝老儿赐给他的那座府邸大上不知多少倍。
林征递上请贴,一个穿着体面的下人将他领了进去,山庄里面有山有水,到处都是亭台楼阁,景色雅致而不落俗套,山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林征总算是开了一次眼界,薛家不愧是临安属一属二的大户人家,只是这一座明月山庄便可见其财大气粗,他这种土财主和人家比起来简直就是千万富豪和盖茨的差别。
转过了不知道多少条幽径,踏过了不知道多少座白玉青石桥,眼睛霍然开朗,一座高有数丈、占地极广的巨大亭台呈现在视线内,四周是绿树花草,景色怡人,清彻见底的河水从小桥浮雕之下潺潺而过,鸟语花香,令人心神皆醉。
亭台拔地而起,高有五丈,巨大的玉白柱撑起一座精致的阁楼,足够容纳百人。东西南北四面边各有一道白玉台阶直通而上,亭山四周竖起了高高的围栏,唯恐有人失足从上面掉下来摔成脑残,十多个年轻人正凭栏而望,大有指点江山的气势。
林征跟着下人从西边登上楼台,放眼望去,宽大的亭山之上设有上百张石桌石凳,每张石桌高二尺,宽三尺,间隔约有一米,上面摆放着热气腾腾的茶水和新鲜的瓜果。
下人熟门熟路的将林征带到了南边靠近台阶的一张石桌前入座,看来这座位也是早就排好了的,对面站在围栏边谈笑风生的几个年轻才子回头望了他一眼,面林征面生,也不上来跟他套近乎,转过身去继续他们的话题。
林征微微扫了下亭台上的布局,顿时心中有数,看来自己这个无名小卒的确不怎么被人重视,连座位也被排在末座。好在他也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胸襟气度非常人可比,要是换了以前,怕不是早就拂袖而去了。
这时东面上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人举止潇洒,气度从容,登上亭台后先是四下扫了一眼,目光落在林征身上时,略微一怔,明显不认识。正巧林征也望了过去,两人四目相对,林征微微一笑,举杯示意。
那年轻人也微笑点头,随即拱了拱手,往西边去了。
林征也不在意,一边欣赏风景、浅酌自饮,一边竖起耳朵听那些才子的谈话内容。自己初来京城,一没名气,二没资历,如果不是因为楚凌仙之故,这些所谓的京城才子根本就不知道临安还有他这一号人物,被冷落也在意料之中。
“朱兄何以来晚?”那年轻人登上亭台后,原本在西面谈笑风生的十多名才子立刻满面笑容的迎了过来,其中一个二十来岁、斯文秀气的才子笑道:“我们正在讨论朱兄月前所作的那首青玉案,不想朱兄这就来了,不知朱兄近期可再有新作,让我等一品佳句。”
其余十多位才子也纷纷附合。
姓朱的年轻人拱手笑道:“吴兄客气,在下拙作实难登大雅之堂,如此秀丽景色,吟诗作对那是最好不过,各位也都是饱学之士,不如自题一首,以助酒兴如何?”
十多位才子轰然应诺,又一位才子道:“朱兄乃是京城第一才子,不知就由朱兄先起头。”
姓朱的才子也不客气,道声好,当即脱口成诗,吟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只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日春,春日无边。”
众才子立刻齐声道好,“好一首春日一边。”
又一名才子道:“吴兄,该你了。”
姓吴的也不客气,当即脱口吟了一首,也是佳作,意境深远。
林征却还在回味那首春日无边,隐隐觉的有些熟悉,想了一阵,才猛然记起,靠,这不是朱熹作品吗,娘的,难道这小子就是朱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