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安邦定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昨天有事没更新,今天补上
=================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高宗赵构禅位太子赵昚,新皇登基,号孝宗,改元隆兴,告天祭祖,大赦天下。
新皇登基后,这天就变了,可忙坏了朝里朝外的官员。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大臣是一个个上跳下窜,不停的四处托关系,削尖了脑往里钻,以期能得到新皇的赏识和重用。而那些远离京城的地方官则忙的焦头烂额,每日里四处奔走,给老百姓宣布新皇威仪。
京城,楚府。
书房内,楚南行站在一幅军事地图前,一脸的沉思。良久,才叹息一声。
相比现在的位高权重,他更希望能够在襄阳坐镇,自从十年前出任荆襄宣抚使时,他就一直等待着新皇登基的这一天。
这一天终于来了,然而新皇的诏命却不是让他出兵北伐,而是赴京任职,虽然如今可算是位高权重,却也扑了灭他亲自领兵北伐的愿望。
想到这些天来每天都有数不尽的官员携礼拜访,楚南行就不由一阵心烦。自从自己赴京之后,那些消息灵通的朝中大臣就像苍蝇嗅到了狗屎一样,纷纷扑了过来,几乎快把楚府的门槛都给踏破了,目的是什么他当然一清二楚,所以心烦。
“老爷,门外有位赵先生求见,自称是您的故友。”管家在声音在门外响起。
楚南行一愣,故友?赵先生?自己在京城好像没有姓赵的故友吧?心头疑惑,却也没有多想,吩咐道:“请他进来。”
管家应了一声,不多时,领着一个三十来岁、气宇轩昂的年轻人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厮,那年轻人身着便装,一身青衣,腰里挂着一块玉佩,很有威严。
楚南行先是一愣,继而脸色大变,连忙趋前一步拜下道:“微臣叩见皇上。”
这年轻人赫然就是刚刚登基的新皇赵昚,一手托住楚南行下拜之势,笑道:“这里没有外人,楚卿不必多礼。”
楚南行心中疑惑,猜不出皇上深夜造访有什么用意,连忙将皇帝让到正位坐下,亲自给皇帝泡了一杯龙井,才垂手候在一边。
皇帝道:“这里不是宫中,楚卿也坐吧,朕想和你好好聊聊。”
楚南行忙道:“皇上在此,微臣岂敢越礼,臣站着就行。”
皇帝不高兴地道:“朕微服出访,哪有那么多计较,坐下。”
楚南行无奈,只得拉了把椅子,恭恭敬敬的坐在一边。
“楚卿可是不满朕将你召回京中任职?”皇帝喝了口龙井,忽然问道。
楚南行心头一跳,忙道:“微臣不敢。”
皇帝叹道:“朕知道你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够亲自领兵北伐,朕也想替祖宗争口气,收复我大宋半壁江山,但是如今朝中的局势你也看到了,朕也是不得已才召你回京任职啊!”
楚南行沉默不语,朝中的形式他当然清楚,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一首暖风可说是道尽了朝中和黑暗。
皇帝冷笑道:“朕虽然要立志中兴,但是如果不把朝中那些蛀虫清理出去,就连朕的政令都无法通行,更别谈中兴社稷。还让这群尸位素餐的垃圾留在朝中,朕仅有的这半壁江山也迟早会葬送在这群废物手中。”
楚南行不敢插嘴。
皇帝忽又笑道:“当年楚卿以兵部侍郎之职出任出镇荆襄,想来朕和你也有十年没再喝过酒了,陪朕喝几杯吧!”
楚南行听皇帝提起昔年旧事,也不由心中一热,道:“臣遵旨。”
两人喝了几杯,借着酒兴,话也多了起来,说起当年旧事,感慨不已。
皇帝忽然道:“当年楚卿离京之时,凌仙那个小丫头才十岁,算来如今已年满双十,却还未有婆家,楚卿虽然操劳国事,但也不能耽误了侄女终身大事啊!”
楚南行老脸一红,道:“有劳皇上垂询,臣甚感惶恐,只是小女无才无德,年过双十却还无人上门提亲,实令微臣羞于启齿。”
皇帝颇有深意地道:“朕怎么听说令千金才貌双绝,这几日有不少官员携重礼上楚府提亲,就不知谁能有幸成为楚卿的东床快婿。”
楚南行一惊,忙道:“皇上明鉴,小女向来执拗,若她不同意,微臣也不愿相强。”

皇帝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这样最好,虽说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做主,但若楚南行和他不喜欢的大臣结成亲家,可不是他想看到的事情。
随手随看了下案书,忽然发现旁边放着一约有两指厚的书,封页写着:安邦志•定国策六个大字,顿时一愣,拿了起来,翻开一看,只见正文第一页写道:富国之道,首在利民,民为国之本,民富则国强,国强则兵盛。
强兵之道,重在治军,为将者当要体恤士卒,与士卒同甘苦,则将帅与士卒一心,三军无不效死命。
下面分篇分段的详述了如何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贸易等一系列措施来增强国力,以及如何治理军队,并重点提出了军队中现有的弊病,列出数条措施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和提高对皇帝的忠诚度,可谓精辟之极。
楚南行在皇帝命起那本书时,就知道要糟,果不其然,皇帝只看了几眼,就立刻喜上眉梢地问道:“好个民富则国强,国强则兵盛,楚卿,此书乃何人所作?”
楚南行不敢隐瞒,忙道:“回皇上,此乃唐州知事林征所作。”
“林征?”皇帝一怔,眼里闪过一道异色,没有再说什么,低头继续翻看。
第一篇详述富国之道,第二篇详细的诘述了强兵之道,第三篇却是政治和战略篇,指出在战略上实行远交近攻,外接大理、西夏等诸国,定友邦之好,全力发展国力民生,整顿军威兵甲,伺机北伐。
政治上,则重点提出分化政策,离间金国和西夏、西辽等国关系,使金国处于四面受敌的孤立状态。具体的施行方案,下面列出了无数的阴谋诡计,这里不做详述。
面的这些东西虽然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但还不至于上皇帝动容,但最后一篇的内容却让皇帝看的两眼放光,连连叫好。
要知道上面所列出的那些富国强兵之道虽然有许多独到之处,但现在的问题是朝廷内部尚且不稳,主战派和主和派争的你死我活,就算再怎么精辟,也没办法顺利施行。
但是最后一篇却着重指出了攘外必先安内,列出了许多清理内部矛盾的措施,虽然有点见不得阳光,但却非常实用,皇帝看的忍不住连声叫好,他现在一心只想灭掉金国,收复中原大好河山,根本懒得去理会这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根本就是做臣子的应该提出来的。
楚南行候在旁边,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书里的内容他当然早就看过,虽然有些地方确实精辟之极,但也着实犯了皇家禁忌,可是皇上根本不给他藏起来的机会,现在既然已经被看到,再想收回已经晚了,只能在肚中暗想,林征,你自求多福吧,本官也帮不了你了!
皇帝看完后,也不管楚南行的思意,就毫不客气的将书直接揣进了怀里,道:“林征之事本官也听过不少,只是不知他还有如此才学,朕都想迫不及待地想见见他是了。”
楚南行忙道:“皇上,此书大犯禁忌啊!”
皇帝笑道:“此书的确有许多犯忌之处,不过书中也提到,乱世用重典,朕又并非迂腐之人,岂会不知如今朝中多少病弊,那林征即有治世之才,朕明日便下道圣旨,召其进京面圣,若真不似赵括那等纸上谈兵,便委以重任。”
楚南行听皇上似乎并无追求犯忌之意,心下也暗暗松了口气,道:“不瞒皇上,微臣与那林征虽无深交,但也多少有些了解,此人行事虽经常违反朝朝法纪,却并无大错,观其治理新城和唐州,多有成效,的确并非是纸上谈兵。”
皇帝似笑非笑地道:“朕听说令千金好像对那林征有意思啊!”
楚南行吃了一惊,硬着头皮道:“皇上明鉴,微臣并无私心,实是据实而言。”
皇帝点点头,道:“朕也知你没有私心,你是朕最信赖的几位臣子之一,若是连你也有私心,那朕也别谈什么中兴社稷,干脆像太上皇那样做个昏君算了。”
楚南行大惊道:“皇上……”
皇帝摆摆手道:“朕只是随便说说罢了,此言出我口,入你耳,往后不可提及,朕虽然不满太上皇所为,却也不愿背上不孝的骂名,好了,今日之事就到此为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