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天意难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薛亭一去世,马刺史速派快马驿卒上报京城长安,找上等百年红松打造灵柩,安置薛大人的遗体。
时值五月,辽南之地气温回升极快,马刺史怕薛大人遗体有变,命手下到冰峪深处的峪潭背阳之地,搬来四季不逝的寒冰,放置灵柩周围。
太宗皇帝听到薛亭病逝的噩耗,泪如雨下,大为悲恸,金銮殿上,哀乐不止,他下诏书命薛虎薛豹即刻护卫遗体回京。
薛虎薛豹二人不敢耽搁,一路飙驰,赶回京城长安。
金銮殿外,太宗皇帝抚柩长悲,其情之切,令人垂泪。
第二天,太宗皇帝下旨厚葬薛亭,并令朝廷命官市井百姓缟服一天,追封薛亭为大义忠国公,后世子孙皆承恩泽,以表他的忠诚之心。
薛亭去世,太宗皇帝更加忧愁,茶饭不思,坐立不安,他找来魏征,重新商议。
魏征道:“圣上,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宗皇帝道:“老爱卿当讲无妨!”
魏征道:“圣上,此乃天意,非常人左右!”
太宗皇帝一听,出了一身冷汗,一时间没了主意,就长嘘道:“民生凄惨,国土失安,真乃天意?”
魏征道:“圣上,真乃天意!不过,天怜苍生民心,若号令天下追寻圣剑,或许还有一丝转机!”
太宗皇帝眼睛微微一亮,连连敦促道:“那就下旨诏令天下,重赏寻剑之人!”
于是,太宗皇帝向天下人下诏,诏曰:诚招天下有志之勇士,尽显身手,若寻着圣灵剑者,剑归己有,世代封荫,尽享荣华富贵!
太宗皇帝的诏令一出,上至官宦人家,下到平头百姓,无不跃动!一时间,乡间野岭,市井豪居,纷纷攘攘,不知有多少须眉男儿,热血沸腾,抛家舍子,奔赴冰峪,开始希望之旅,经历着妄想改变一生命运的艰苦历程。
然而,又是数年过去,圣灵剑始终未果。

太宗皇帝见寻剑无望,也就作罢,驾崩前,他含泪告诫子孙,一定要收回圣灵剑,挽救国家,挽救黎民百姓,一代明君,忧国忧民,不眠而终。
终于,二龙的话在太宗皇帝后的百年间灵验了。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地方军阀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少数民族,号称二十万军队,在范阳起兵,占领长安、洛阳,迫使唐玄宗李隆基携爱妃杨玉环仓皇出逃。
虽然此次兵戈之灾被李隆基的儿子唐肃宗平定,但唐王朝已大伤元气,从此萎靡。
据说安禄山就是那条被圣灵剑钉住的黑龙元灵,其肉身被锁,元灵出窍,作害人间,只因其道行不深,让李氏天下有惊无险,空使百姓遭殃。
第二大灾难是黄桥兵变。边关守将赵匡胤胸怀大志,经历五代十国的磨难后,被手下士兵黄袍加身,灭周而成为宋朝开国皇帝,从此,唐朝真正寿终正寝了。
据说赵匡胤就是那条黄龙道元灵,他的道行远远高于弟弟黑龙,因而夺得天下,不过,这次灾难虽然让千转百折到了周氏的天下灭了国,但百姓受兵戈之苦甚少。
九泉之下的太宗皇帝若知此事,不知做何感想?是悔恨自己当初的鲁莽呢?还是承接天命?其实,世间的事往往皆有定数的,容不得他人摆布!
然而,相隔数千年后的清朝中期,太宗皇帝的这一柄遗失冰峪沟之圣灵剑,竟惹江湖喧然大波,正义与邪恶纷争角逐,被誉为天降之胜景的冰峪霎那间乌烟瘴气,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经历,也为其留下千古佳话。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