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再得残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已经是冬日的深夜了,即使温暖如春,也是风飕飕的有点儿凉出了车站,李青就要找一家旅社。外面举着“宾馆”“旅社”牌子的人十好几个,竞相地喊着拉着刚出站的人,嘴里形容的宾馆差不多个个都够五星级,单间,彩电,冰箱,淋浴,应有尽有,价格便宜,而且距离很近,简直是你稍微走两步就可以看到。虽然李青极力远望也看不到他们说的“走两步就能看到”的宾馆,因为没地方住,还是随便挑了一个面相有些朴实的男人跟着走了。
那男子招呼着几个一同去宾馆的人挤进了两辆三轮的机动小篷车,一路左转右转,幸好真的不太远,只用了五分钟,就到了“泰来旅社”。不过除了单间、电视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李青真的有些困了,也没多说什么,要了个单间。床铺倒还干净,李青就直接睡了。
刚躺下没几分钟,床头的电话就响了。这个几乎什么都没有的旅馆居然每间房都有电话,也是件稀奇事。李青拿起电话,话筒那边传来一个嗲嗲的女声:“先生,一个人寂寞吗?要不要找人陪你聊天,陪你按摩,陪你做点什么?”李青有些发愣,半晌明白过来,这原来就是传说中的小姐,只要你同意,那边就会有小姐过来。李青虽然是十八岁的热血青年,对这些事一直有些幻想,可并不想把自己的第一次就这么不明不白的交待了,二话没说,挂了电话,拔下电话线,重新躺下。心里却是莫名的怦怦跳了起来,脑子里交替闪过了吴益鑫和程晓菲的脸庞。
这时门边又响起了动静,还是那种诱惑人的语调:“先生,开开门吧,你不想我进来陪你吗?”李青只好充耳不闻,敲门声响了两下,就停止了。然后传来了钥匙开门的声音,却没打开,原来李青进来的时候看门锁不太结实,就顺便帮忙动了一下手脚。李青听到了一声低低的咒骂,脚步声向隔壁走去。接着隔壁房门响了起来,这次比较简单,只敲了一声,门就打开了。然后就是女人吃吃的笑声,低低的讨价还价声,床板的嘎吱声,男人的喘气声,女人的叫声李青第一次痛恨起自己超常的听力,也抱怨旅馆的隔音实在太差。幸好,不到十分钟,随着一阵低吼,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李青想这次终于能睡觉了吧,却发现自己已经睡不着了。胡思乱想了很久,不知不觉李青终于睡着了。
第二天一醒来,李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帐。房钱居然没有贵得离谱,只收了一百元。不过为了自己的睡眠,李青还是找了辆出租车,重新换了一家位于市中心的中档宾馆。
接下来的几天睡眠质量倒是提高了,可是李青来的目的却没有达到,除了逛了逛宁城出名的旅游景点,顺便给吴益鑫和程晓菲买了点宁城特产,另外见识了一下宁城小偷的盗贼水平,算是观摩了同行的工作经验,想要见识一下江湖的想法完全落空。江湖究竟怎么样才能找到呢?
眼看着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李青买了张宁城的详细地图,江湖既然一时找不到,就当是来旅游了,多逛逛吧。宁城是个盆地,周围的山比较多,把前几天去过的山划掉之后,宁城附近只有一座山没去过,李青决定明天就去那里。
那山叫做桃源山,出租车司机一听说要去那儿,首先摇了摇头,说那里路途遥远,并且不通公路,相当难走,热心的建议李青去别的地方玩,表示自己可以做导游。李青却是有了兴趣,加了双倍的钱,终于起程了。
车里,李青好奇地问那里为什么不通公路呢,司机也说不清楚,只听说之前修过几次路,可是每次都会塌方,修不过去,再说里面只有一个村子,人不是太多,最后就不了了知了。提到这个村子,司机到了来了兴致,说这个村子还是挺有名的,原来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忘掉了,现在大家都喊它“长寿村”。“噢?为什么叫做长寿村呢?”李青也有了谈兴。司机说:“这个村子的人都姓康,只有一百多口,却有二十多个九十岁以上的,并且身体健康,耳不聋眼不花的。政府组织人去考察过,也没找到什么结果,传说那里水土好,住在那里百病不生,要不是修不成路,估计很多人都会跑那里定居去呢。你不会也是听说了这事,想去看看的吧。”李青摇了摇头,付之一笑。

因为不通公路,出租车到了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面前就停下了。司机还算好心,告诉他耐心点等,每天还是有两辆马车去镇上买东西的,到时候可以搭车。李青看着远远的山,有点怀疑自己受这趟苦究竟值不值。不过已经到了眼前再放弃不是李青的风格,他叹一口气,耐心地等下去。
他的运气还真是不错,刚过了一个小时,就有一辆马车向着山走来。赶车的老汉听说他要去村里,立刻很热情的邀请他坐马车。尽管对瘦弱的马匹和马车上堆的高高的麻袋有些疑虑,可是看着前方一眼望不到头的路,以及头顶已经开始偏移的太阳,李青还是坐了上去。
路不平,马车一直在晃,再加上车板的吱嘎声,很有催人入睡的功效。就在李青快要睡着的时候,终于,老汉告诉他,马上就要到村子了。
李青从来没亲眼去过什么村子,不过和电视里见过的比起来,似乎这里还是要贫穷一些。这里的砖瓦房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土房,在村子的正中间长着一棵大榕树,下面有一个小房子,倒是纯粹用砖头砌成的,只是比较小,看上去并不能住人。赶车的老汉看着李青疑惑的目光,爽朗的大笑着说:“那里供奉着保佑我们的神灵,自然要给他修一个好房子了。”
小村子的人都非常质朴,听说村里来了客人,都争相着邀请李青去他们家作客。最后村长一锤定音,“我家是砖房,去我家”,其他人也就没再争执。李青看看天色还早,就想四处逛逛,村长再三说了自己家在哪里,嘱咐他一会过去,就让他自己逛了。
李青对保佑他们的神灵还是颇感兴趣,径直走向了大榕树。大榕树看起来很有些年头,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越走近就能感受到一股凉意。小砖瓦房果然很小,只有李青这么高,而且显然不是让人进的,因为在房子前面放了两个破旧的蒲团。房里有一个石台子,上面的神像是个坐像,盘腿坐着,双手放在膝上,却是着,身上画着一条黑线。李青定睛一看,只觉得脑子轰然一响,这人像竟是如此的熟悉,跟义父留下的那幅图极为相似,只是黑线画的地方并无一处相同。
李青的眼睛随着黑线的路径看去,身体里有一股细流也在随之流动,和上次凉凉的不同,这次却是热热的,而且只在身体表面流动,最后流归丹田。随着热流不停地流动,李青感到全身暖洋洋的,非常舒服。他再往人像旁边看去,那里还竖着一块木牌,上面果然写着李青已经很熟悉的那种文字:天地元气,引入身体,和合阴阳,炼化真气。从意思上判断,这应该是义父拿到残页的上篇,而且是起始篇,李青不由一阵激动,这下终于可以练功了。义父只是得到残页就可以扬名江湖,再加上这个上篇,自己将会走到哪一步呢?
心情激动之下,李青精神恍惚地去村长家吃完饭,然后就坐在床上开始练起功来。随着细流周而复始的转动,李青渐渐地感觉到细流慢慢的壮大、壮大,不知不觉运转了七十二圈。他只觉得脑子一阵清明,睁开双眼,一片亮堂,本以为自己天纵奇材,神功一夜之间大成,仔细一看,原来是天亮了。
李青去村里打听了下。据岁数最长的老汉说,当年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反正不知道哪一代祖先,无意之中得到了一张纸,纸上就画了现在供奉的这座神像。祖先天天都要看一会儿那张纸,后来身体康健,一直活到一百多岁才无疾而终,临终之时,他让儿孙照着纸上的人像造了这座神像,并且以后要天天拜祭。从那以后神像就一直流传了下来,这个村子的人也几乎都是百岁而亡。李青仔细思考了一番,看来这个功法虽然可以强身健体,改变人的体质,如果没有下一篇功法,一直照人像的路线运转下去的话,会导致天地元气大量留存体内,最终会郁结其中,无疾而亡的。不过,活到一百岁还是很容易的。打听清楚之后,李青就放心了,决定回去之后就好好修炼。既然要回去,李青连原本要去的桃源山都没去,就坐着送他来的马车回去了。临走之前,他在神像下面留下了一些钱,这里的村民非常纯朴,他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活得更好一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