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美国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肖雨斌来到美国,这里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新奇的,然而有很多东西都需要他去克服。
肖雨斌是住在叔叔家里,就读叔叔家附近的一所高中,这令他节省了很多开支,不必像不少留学生那样,必需半工半读,赚取一部分生活开支。
肖雨斌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去找到了杰克先生介绍的那为布莱恩先生,在他的指导下,肖雨斌开始慢慢的适应、学习美国的篮球。
中国的篮球还是处在半体制的状态中,在统一的制度下训练出来的运动员,在技术特点上难免有点相似,比如王治郅、巴特尔、早期的姚明,单从技术上来说,他们三人就相当的类似,比方说都有着很好的投篮手感、罚球很准什么的。
明明是三个性格、身高、体重都完全不一样的球员,技术类型居然一模一样,这就不得不说完全是失败的培养了。
肖雨斌比较幸运的是在他高中的时候,便得到了来自美国的杰克先生指导,而且他本身也不是出自中国的体校,所以没有被盖上“中国体制制造”的钢印。
不得不说,美国人的身体素质实在太好了,肖雨斌在高中篮球队里,一开始很不适应,身体碰撞很多,很多时候,对方甚至不用什么技术,就是用他的身体来欺负你,偏偏你还不得不去防守他。
不管技术如何,皮球进了篮筐便是成功的进攻,想起前段时间江苏的易立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和他一起训练的美国球员技术很粗糙,肖雨斌还真不知道如何评价这句话。
或者这么说,美国大部分的篮球运动员,在纯技术上,无法和从小就受到专业训练的中国篮球运动员相比,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在NBA,你很难找到两个技术风格几乎一样的球员,然而在中国,这样的事情,却是很容易办到,随便到一所体校转转便能抓出一大把。
肖雨斌发现很多美国球员,他们的基础技术动作都是错误的,但是你却是很难从他手上掏到球、他上篮你也很难将他守下来。
以前看评论员文章,很多时候都会说什么某某某队员身体就像扭成麻花一样的上篮,现在,肖雨斌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在半空中上半身扭转90度上篮什么的,对于美国篮球运动员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什么失去平衡出手之类的,更是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会做。
美国篮球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令肖雨斌着迷,美国宽松的学习环境,也令他有着充足的时间去不断提高他的篮球技术。
肖雨斌所读的高中在篮球上的实力并不是很强,他们强大的是美式足球。
肖雨斌接受了布莱恩先生的建议,在比赛时拼命的刷数据。
在美国,有很多人都很迷信数据这玩意,而且无论是什么体育比赛,他们都有着详尽的数据库,像NBA,基本上每一名队员在场上甚至连每一分钟的数据,都有人负责记录。

由于有些人过于迷信数据,于是NBA每年都会诞生一大堆所谓的“垃圾合同”,造就一批“高薪低能”、“提前养老”的家伙们。
真正精明的人,是不会被数据所迷惑的,但是肖雨斌所在的队伍实力实在太差了,他无法用成绩来证明自己,只能用数据来使自己比较引人注目一点。
高三毕业后,肖雨斌得到了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招手,实在相当幸运,LA为NBA输送过不少超级天皇巨星,之前有指环王贾巴尔,防守大师比尔-沃顿,还有令人难忘的步行者杀手雷吉-米勒,现役球员中有勇士队的拜伦-戴维斯(现快船)、全明星赛三分王热队的卡波诺(现猛龙)、魔术的阿里扎(现湖人)和不久前加入湖人的法玛尔等球员。
LA在美国大学篮球中的地位相当于NBA中的凯尔特人,11次称雄于AA,1967~1973连夺七座总冠军奖杯,同时还有不可思议的跨赛季88连胜,这些记录在AA中几乎是不可逾越的神话。但到了新世纪,LA却出现了衰落的趋势,03和04两年都没能进入锦标赛,05年重新杀回,但是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到了2006年LA终于重新焕发生命,在法玛尔的带领下杀进了全国决赛,但最终败给了佛罗里达。2007年,球队在阿夫拉罗和科林森的率领下,再度杀入四强,可惜半决赛再度碰上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卫冕冠军佛罗里达大学,不幸遭到淘汰。
能被这样AA中的豪门看中,肖雨斌只觉得自己傻了,被馅饼砸傻了。
因为主力控球后卫科里森的意外受伤,肖雨斌在同学们怀疑的目光下,坐上了主力控卫的位置,肖雨斌很快就用自己的实力令同学们信服,他以菜鸟的身份带领LA在AA中大发神威,肖雨斌和凯文-勒夫(KevLov的组合,在AA横扫群雄,在科里森伤愈归队后,教练可舍不得再将肖雨斌放在板凳上,而是任命他为得分后卫。
中锋勒夫(KevLov,前锋穆铁(LRhardMbahat和虚普(JoshShipp),得分后卫肖雨斌(YuBa和控球后卫科林森(Darrllis组成的主力阵容,以31胜3负的战绩杀入了AA的全国锦标赛,接着又在锦标赛上势如破竹杀,再度杀入了全国四强赛。
四强战LA面对堪萨斯大Kansas),LA遗憾落败,但是队中新人,来自中国的肖雨斌却是令人眼前一亮,他个人拿下25分,其中第四节更是个人独得12分,几乎凭借一己之力令LA反败为胜。
比赛过后,肖雨斌宣布参加2008年NBA选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