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章 打擂台(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时,一号用武器的尖端在空中刺了两朵剑花出来,左侧的第一支机械足在玻璃面上轻轻的敲击了两下,然后龙小云在键盘上输入到”比赛将于十秒钟之后正式开始。“(目前来说,制式机器人的输入语言都是只有英文的,因为暂时来说,英文的输入速度较之中文更快、也更有效。不过,也不是为了华国的面子才这么说:真正的执行任务当中,更多的交流是通过手语来完成的。至于制式机器人的手语和特种兵的专用手语则相差不大,这些在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备注上也有说明。当然,在手语之上的便当贤不让的是“默契”。)
十秒钟时间一眨眼便过去了。一号和二号分别斜向上呈30度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并在空中轻轻的很有节奏感的互碰了四下。随着两把武器有节奏的轻碰,龙小云和李潜异口同声的低声念到”自强不息“。随后,一号和二号又各自退后了几步,摆出了一副造型。一号摆出的是左手机械臂在前,右手机械臂在后,手中的“长剑”斜向下举过前端的摄像头指向地面。光看姿势的上半部分,倒也是挺象武侠片里的剑客们的一种惯用起手式,呃,如果左机械臂的两个钳子变成剑诀的话。二号则是摆出一个比较奇怪的造型。只有后两对机械足着地,第一对机械足离开茶几面约三公分的样子悬在空中。虽然之前的比赛规则里说过,除了武器之外的其他部位不允许参加攻击和防守,否则会扣气球数,但是二号的这个动作给人的感觉却是好象随时准备着用那一对尖足参与进攻和防守,倒也有一股让人不敢小觑的气势。至于比赛指定的武器,二号则把它倒扣在机械左臂的钳子上高举过头,看那架势倒是象把“剑”当作匕首来使用了。
各自摆出架势之后,一号和二号象两个武林高手一般,相互正面着,脚下的机械足则缓慢的沿着茶几边缘做着侧向的移动,手中的武器也时不时变换一下细微的角度,大有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定胜负的气概。可以预测,五个气球当中首先遭殃的应该会是置于头部摄像头之后的那个气球,毕竟在两个机器人的第一次接触和攻击当中,那个气球的位置理论上来说是处于攻击范围的最前沿,应该成为首选。
房间的除了机械尖足在玻璃面上细不可闻的叮叮声和键盘上流水一般的敲击声之外,蔓延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在这近似无声的让人有点窒息的沉默当中,一号和二号开始微不可查的前移,两个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在悄悄的接近当中。很快,在原本就不算大的茶几面上,一号和二号各自进入了武器的攻击半径的边缘。第一次接触眼看一触即发。
一号的右机械臂向右侧稍微拉开了一点距离,这个细微的动作直接成为拉开本次对战序幕的导火索。一号先是向左侧一晃躯体,与此同时,右机械臂上的武器却向右边拉开了一个肉眼可见的小段距离,跟着突然加速向右边突去。而这边,似乎也是一号本次进攻的主攻方向。
一号动了,二号随即做出了迅速的反应。似乎从一号晃动的假动作里捕捉到了战机,二号也向前冲出一步,居高临下的直接将手中的利剑向一号头部摄像头后的气球扎去。在这短暂到肉眼几乎无法看得清楚的时间内,二号很完美的在直刺的动作当中加上了一次细小向自己右下方的格挡动作。因为二号用的正是左机械臂,而一号的进攻方向选择的正是一号自己的右侧,二号的左侧。看来,一号这样的进攻选择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有点那个以己之短,攻他人之长的味道在里面。
随着二号的长剑的轻格,一号的长剑变得呈打横状态向自己的左下方向滑去。形势看来对一号极其不利,惯用左手的人遇到惯用右手的人,似乎永远都会吃上那么一点小亏。毕竟左撇子已经习惯了和使用右手的人交手。
现在的情形变成一号的长剑已经几乎是处于二号的躯体下部,而二号的长剑则占尽优势的从高处刺下。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号似乎已经没有合适的角度对二号头部摄像头后的气球做出有效的刺击了。难道第一次接触就这样以一号的失利结束?

就在李潜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嘴角显出一丝微笑的时候,龙小云脸上同样也露出了一个阴谋得逞的笑容。在这电光火石的瞬间,一号借着二号那一记格挡的力度,闪电般的把右机械臂的长剑交到了左机械臂。而左机械臂前端的钳子夹着长剑的尖端,向着二号右侧身后的那个气球刺去。
啪啪两声气球爆破声音几乎是同时响起。一号和二号都并没有出现任何的犹豫,一击得手之后各自很后默契的迅速后撤。各自离开了对方的攻击范围之后,一号和二号又恢复到了先前两者对侍的状态。同时,龙小云和李潜也利用这个短暂的休整时间对刚才的攻击给自己做出了一个评判。
李潜得手的原因,比较直观的可以看出来,是充分利用了居高临下的高度优势,以及二号是左机械臂持长剑的身体优势。在接触一开始,李潜的选择和表现可以说相当的精彩,特别是在双方各自进入攻击范围后的主动出击的果断以及连消带打的一个格挡的轻巧。主动出击带来的效果是迅速缩短了一号和二号之间的距离,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使得一号对其头部摄想头后的气球的有效攻击范围大大的减少,这个选择在当时的环境、情况下来说并没有犯错。而其后的格挡更始为第一次接触的表演划下了浓厚的一笔。那一记格挡不仅将一号的进攻方向改变,更是借力使得自己的长剑获得了一个再合适不过的侧面记击的角度。以为在移动当中,整个气球都是处于惯性当中而向后,此时选择侧面刺击明显要比正面挺刺要来的有效的多。而且,要知道,试探式进攻,双方都无法准确预测到对方的下一步动作,更加不可能有思考的时间,纯粹就是依靠本能反应。而这些本能的反应又是凭借着平时刻苦的练习才能积累起来。华国的解放军部队有句很经典的话:“平时多留汗,战时少留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而龙小云这个貌似偶然的战果,刚开始时的动作很容易让人有所错觉,以为二号选择的是自己习惯的进攻方式和路线,似乎忽略了对方使用的是左机械臂这一事实。加上本来就是以正常的姿势进行进攻,在进攻高度上完全丧失优势。加上两次长剑主动向右侧拉开距离,和一次被动的格挡,使得接触初期的一号似乎陷入了不利的局面。虽然说两次主动的向右侧调整长剑可以理解为是为了进行侧面的刺击而做准备,可是一旦二号果断的缩短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后,一号的刺击路线更多的是被二号的躯体给遮挡住了。而随后而来的换手,则带来了峰回路转的奇效。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来把龙小云咸鱼翻身的那一刻有慢镜头来重新播放一次。
镜头从一号的长剑被二号巧妙的格挡开后开始播放。二号当时的动作是用长剑尖端沿着一号长剑外侧先是来了一记轻敲,然后沿着长剑的外侧滑过,同时自身的长剑迅速向上提起,然后几乎是垂直的向下刺去。因为二号的主动出击,并且是倒扣着长剑,轻敲的时候着力点又是自己长剑接近根部的位置,所以貌似着力不多,效果却也明显。只是,这效果看起来似乎有点“明显”的过了头。一号因为两次主动向自己右侧拉开长剑,使得长剑方向已经和自己的前进方向成一个几乎是45度的夹角了。加上二号的一着撩拨,一号的长剑几乎当时就变成的打横。但是,通过慢镜头的重放,可以看出来打横后的长剑的尖端位置正好在一号的左侧机械臂的钳子附近。也许有人会问,附近?有多近?那,0.5公分应该算近了吧?
------谢谢观赏------
今天终于盼来了08年的元旦假日。顺便给大家拜个早年。预祝大家08年(鼠年顺利!健康!发中财!.......大财不是我们能发的,我们只是平常老百姓--)
很感谢陪伴《非人》走过07年的各位书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