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 拉面摊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不是什么特别的美食,但凭着那几十年如一日认认真真做面的精神,一碗碗十分不起眼的白面条,却勾住了我们十几年的胃口。直到现在回味起来,还觉得唇齿留香。
就像现在,每当我们或是朋友聚会、或是陪客户喝了酒之后,总会再自然不过的想开车过去吃一碗拉面。男人的胃口有时就是这样容易得到满足,饥饿的时候,一碗可口的热腾腾的拉面,比什么山珍海味都来得实在。
最早认识拉面摊儿是在我高中学校的旁边。几根粗细不一的竹竿混着歪七扭八的木料撑着一块破旧的遮雨布,一个蜂窝煤炉上面架着一口大铁锅,还有一个面案子,这便是面摊儿老板全部的家当。记得在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我被冻得浑身发抖,花了两毛钱在他那里吃了一碗拉面。蓝边大瓷碗里面卧着一团团雪白细滑的面条,清汤喷香扑鼻,上面飘着几片薄薄的牛肉。
我左手紧紧的托着碗底,暖流瞬间传至了全身,右手紧握着筷子,蹲在角落里,呼噜呼噜得吃了起来。最大的感觉就是面条异常的顺滑、绵软,而且本身带着丝丝甜味,吃到嘴里很是舒服,滑到嗓子眼儿,不用特意的吞咽,便到了胃里。一大碗正好是我一顿饭的分量,吃完了面,汤可一点都不会糟蹋,据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老汤,能有这么多的回头客,可就全指着这汤了。看上去明明是一碗清汤,可喝到嘴里却有着浓汤的厚重的味道,再加上点缀的葱花、香菜这么一提味儿,绝了!
当时的学校周围可没有现在这么好的路,一条条又窄又坑坑洼洼的老破路,一到雨天就满是泥泞,可我这个胃偏偏难伺候,越是阴雨天气,越是格外的想念那一大碗的热汤拉面。
后来,哥儿几个都知道我学校旁边的拉面摊儿了,经常会过来找我一起吃拉面。那时老板已经添置了两张方桌子和几个长条凳,经常吃的人又多了一些。
我有时经常奇怪他们为什么这么不远万里的来吃拉面,真的全都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么?
晓晖说了句实话,也是对这个拉面摊儿全面而准确的评价,“经济实惠、好吃管饱”。
老板的儿子来帮他的忙了,他的脸上也已经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疲倦感,原来他也是会笑的。他还有个绝活,炸辣椒油的水平绝对的一流,就算不吃辣的人到他那里都会不自觉地吃上一勺,因为,那样的香味实在是无法抗拒,可在吃的时候,也只会感觉到香味,辣味却只是一点点。
老板经常开玩笑说,他最怕张强和大力去了,一小盆子辣椒又要报废了。
总会有一个人,认识了之后便是难忘的;总会有一段感情,经历了之后会成为一辈子的记忆;总会有一个地方,是你去过了之后还想再去的;总会有一种味道,是吃了以后终身回味的……

往事往往如烟,剩下的只不过是记忆里的点点滴滴,一颗颗再也穿不起的珠子。那想念的、留恋的、难舍的、回味的过去,将成为彼此心灵呼唤的力量。
就像人饿了就要吃一样自然,吃拉面就要哥几个一起吃,同样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至少会每周一次,他们几个从各自的学校赶过来,带着彼此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儿、乐事儿,一边吃一边说,“呼噜呼噜”吃拉面的声音混着大嗓门小嗓门的说笑声、打骂声,那真是一种切实的幸福着的感觉。
很多人都在迷惘——幸福到底是什么?
是有钱么?可最能让我感受到幸福的食物,却是那一碗价值两毛钱的拉面。
是地位么?可即便是做到了现在副总经理的职位,心里却总还是会想念他们几个称呼我为傻大煦。
是房子?车子……
好像都不是,人们在拼命的追逐的过程中,有些最为宝贵的幸福却被轻视了、丢失了,甚至再也找不回来了。
是这样的,没错。我发现随着我们年龄的不断增加,聚会时大家脸上的笑容却在一直的减少,难道我们一直在抱怨自己不幸福,错了?是我们自己的没有节制的**,让幸福远离了我们!
那年的那天,我清楚地记得天气非常的冷,还刮着风,我们几个又到拉面摊儿去吃面,晓晖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给我们讲了他们宿舍里发生的悬案,他很有讲故事的天赋,绘声绘色的描述,我们几个都听得入了迷,好像身临其境一般。
他们用郭三捐献出来的望远镜,每天晚上偷看对面的女生宿舍,正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哪怕是在女生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看到她们梳头的样子,内心都会得到满足,大脑里便开始放映一个个幻想的画面。
有一天,住在对面女生宿舍308房间的一个女孩子,换衣服的时候竟然忘记了拉窗帘,这下可把他们几个都看傻了。晓晖说那天他竟然不自觉的脸红了,身体也有了异样难耐的反应,难道这就是青春发育完全的征兆?他偷偷的观察了一下,其他几个坏小子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那天之后,晓晖落下了一个毛病——只要是在校园里面看到那个女生,脸就会不争气的红起来。
“你们可真行,哪天我也得去看看,”张强听得直流口水。
“带上我,带上我,”大力嚷嚷得更厉害。
“没戏了,”晓晖稍一抬脸,嘴唇离开了刚喝了一口面汤的蓝边碗,“被人发现了,望远镜都没收了”。
“不会吧,那东西多贵啊!”我心里直觉得可惜。
“为这事儿郭三都给老师打扫了俩礼拜办公室了,心疼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