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早市上的妈妈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这一年,妈妈们几乎都已经退休了,她们的小会场由学校里搬到了工厂里,又搬到了现在的早市上、小区花园里。缘份真的是很奇怪的东西,他们这帮中学同学,一起上学、一起参加招工来到工厂工作、又一起恋爱、结婚、生子、过日子,到现在又一起退休,将来还要一起过晚年的生活,可以说大家都是一辈子分不开的老朋友了。
她们每个人对对方家里的事情都如数家珍,对对方的性格、底细同样知根知底,任何一个人家里发生的细微小事都可能马上成为大家公开讨论的话题,然而现在对于这帮退休妈妈们来说,生活中绝对的重心与讨论的中心话题只有一个——孩子。
每天早上8点左右,妈妈都已经完成了收拾家务、为我和爸爸做早饭、给咪咪清理沙盆,之后她便会雷打不动的奔向早市。
我曾经陪妈妈去过两次早市,用我的思想来解释那真是一个乱七八糟、人仰马翻,让人看了就心烦的地方。到处都是操着各地口音的热情小贩们,有固定摊位的、有蹬三轮的、还有随便摆地摊儿的,卖的东西那可就多了,基本上是围绕着吃,蔬菜、水果、粮食是重头戏,还有跟吃有关衍生出来的数都数不过来的无数种调料啦、半成品菜啦、无数种生的熟的蛋类、腌渍的各种食品啦、品种丰富各种各样的猫粮、狗粮……
总而言之,我就是觉得那是个令人头疼的地方,真是无法理解她们在那里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真切的喜悦感。
我的妈妈始终秉承勤俭持家的艰苦作风,是那种家里家外一身衣服打天下的女人,经常背着满身的油点子就出门了。何霖和张强的妈妈大概属于同一类型——家庭女强人型,他们的爸爸在家里基本上不当家,全靠母亲里里外外的张罗,其中何霖的妈妈是工厂里面唯一一个曾经做到副厂长官职的女人,因此,身上总有一股无形的官架子气派。张强的妈妈爱说爱笑,是大小活动的积极分子。刘力的妈妈年纪稍微大一些,性格十分的内向,因此,总是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要说最受瞩目的当属赵晓晖的妈妈了,年轻的时候人长得漂亮,常常被大家捧为“厂花”,又是非常重视穿衣打扮的人,偏偏又生了一张巧嘴,很自然的,成为女人中的焦点,就算现在退休了又如何,每天照样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才会出门。
“哐”的一声很重的关门的声音,妈妈那种大大咧咧的性格总是手很重,背着菜筐,走路生风的来到楼下。她们约好了似的在楼下会了面,“昨天,我们家李煦又喝多了,晓晖也喝多了吧?”
晓晖妈妈摸了一下自己新做的发型,嘴角上扬,带着浅浅的笑意,“可不是吗?都喝糊涂了,浑身都是烟味儿。我问他喝了多少?舌头都大了,说不出话来了,”说话间也不忘摆弄着自己的披肩。
“这帮孩子,真让人操心,老大不小的了,还只知道傻玩儿,我们家何霖,还老往游戏厅跑呢!拿他怎么办呢?”何霖的妈妈费力地扭着她那肥胖的身躯,走得最慢。

“有了工作就好了,像我们家张强,第一个有工作的吧!每天按时上班,就不会生别的事儿了。挣得又多,见的世面也广,听说天天跟外国人打交道,还经常给我带好吃的回来呢!呵呵……”
晓晖妈妈不屑一顾的撇了撇嘴,“每月能挣两、三千块是不少了,不过就是个伺候人的活儿,咳,现在好像也不分什么高低贵贱了,能挣钱就行了,反正孩子岁数还小”。
张强妈妈的脸上立刻变了颜色,这几句话说得字字带刺儿,作为妈妈听到别人这样贬低自己的儿子,心里怎么会好过。
我妈妈马上站出来打圆场,“孩子已经开始挣钱了,多好啊!我们家李煦到现在了还每天跟我要零花钱呢,有什么办法,自己儿子也得养啊!”
“他爸爸能挣,不跟你们要跟谁要啊!”何霖妈妈总是忘不了旧恨。
“不过,还是我们家晓晖命好,刚一毕业就找了这么好的工作,那奥迪车也不怎么那么好卖,经常有10辆、20辆一起提的,一点儿都不用担心销售任务,上个月加提成挣了4000呢!给我拿回来我都不敢相信,我说,儿子真有本事,这是你妈当年在工厂一年的工资呢!”说完,那肆意的大笑声惊动了街上的每位路人,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晓晖妈妈的脸上却变得更自信了,好像又找到了当年“厂花”的感觉。
“你儿子真好,工资还都给你啊?他女朋友不要啊?”张强妈妈终于找到了责问的机会。
晓晖妈妈站住了脚,凤眼圆瞪,“我是她妈,到什么时候我儿子也得听我的,别说他们还没结婚呢,就算结婚了,我也得拿出婆婆的厉害来,怎么能让儿媳妇儿骑在我头上呢?”说完,又白了张强妈妈一眼,“咱们几个谁都是,可不能像田莉那样,做个受气的婆婆”。
刘力妈妈默默地听着她们几个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跟在后面只是笑。
已是深秋的天气,何霖妈妈还在不停的擦着汗,说话间能够很清楚地听到她喘气的声音,“谢艳红老跟晓晖一块儿住呢吧?现在这年轻人怎么会这么开放呢?这能不让别人说闲话么?”
果然是当过领导的人,说话一语中的,专拣别人最不爱听的说。晓晖妈妈听了不安的来回的扯着她那宽大带流苏的披肩,紧张的脸上现出一红一白的颜色,半天不开口,好像是在紧张的组织语言,“谁知道呢?我们家晓晖可是好孩子,你们儿子交朋友的时候就知道了,别着急看别人的笑话”。
讨论再一次不欢而散,严格的说她们经常会谈到彼此不悦而散场,但第二天还会照样怀着笑容重新开场,生活也许便是如此吧!每个人都不可能只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来交往,更不可能只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有太多太多的被迫和无可奈何,人只有选择继续生活,却不能够完全控制生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