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出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陈青水好说好歹之下,陈思儿最终作出了让步,同意陈青水将乾坤一气符分别让王嫣和张晓东佩带三个月,让陈青水进一步观察两人的修炼状况。当然,这只是陈青水的偷偷试验,绝不能让两人知道这乾坤一气符的存在,不然以后绝对只能应付两人无穷无尽的纠缠了。而在这六个月内,陈思儿说什么也不愿进乾坤一气符,就呆在那聚魂珠之中。
在乾坤一气符的帮助下,王嫣修行进度明显加快,体内灵气的积累开始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体内丹田位置有发光的莲子形物体发育。让陈青水意外的事,王嫣体内的灵气并没有如他那般占据三个丹田。接着换成张晓成做试验,同样的三个月过去,张晓东也是同样情况。
在陈青水的帮助下,王嫣与张晓东看到了一个以往不敢想像的新世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跳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他们内心不仅对陈青水有着感激,还有着尊敬。
但让陈青水郁闷的是,两个徒弟体内都发生了质的突破,达到修真者的结丹阶段。而他这个作师父体内的气团在旋啊旋的,而且是上中下三个。按这样修炼下去,难不成要结出三个莲子?然后化成三个元神?然后……一个陈青水分裂出三个?那不成了精神分裂?那算什么?加上本体可以凑成一桌麻将了!!!
既然不是乾坤一气符的原因,陈青水实在想不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了,反正木已成舟,也就不去管它了,照常修炼。除了一心一意地吸取天地灵气淬练自身之外,他更是对那《天书》卯上了劲。
如果说自己的与众不同有一点让陈青水比较欣慰的话,那就是当那些原本玄奥异常的字符显过脑海之时,泥丸内一阵跳动,那处的灵气必定会起反应,自己的领悟能力似乎强上几分。随着泥丸内灵气的增多与压缩,他对《天书》的理解能力越来越强。通俗一点说,下丹田主力,赐与他强大的降妖伏魔之能力。上丹田主智,每每会令他有如醍醐灌顶般的大智慧。而中丹田则是构通两者的桥梁,令三者间并不是毫无联系。虽不知自己到底会不会分裂,但至少陈青水现在感觉还算良好。
大道为一,却可衍化五十六亿个小法门,陈青水虽尚达不到万事通达的大智慧,却也从《天书》之中领悟出几个小法门。而当他将《天书》那些玄之又玄的句子说道给王嫣两人听之时,他们却是一头雾水,这一点足以换回师傅的自尊心。
当陈青水把领悟得的驭剑术教给王嫣两人时,更是找回了领路人的感觉。
驭剑术的原理就是用灵力附在剑身之上,利用神念操控,达到凌空取敌的目的。陈青水虽然发现自己灵力不如两个徒弟,但神念却远远比两人强大,驭使的剑无论是在其灵活性和速度上以及操控范围都比两人要强,只是攻击力稍差一点。但这一点,可以用质量稍好的飞剑来弥补。
三人基本上抛弃了以往需用丹砂画符的境地,完全可以用灵力凌空画符,符录之术更是出神入化。同时,陈清水发觉原来自己所记的咒语根本不是借用什么神明之力,而是利用咒语中蕴含的特定的精神频率来引动天地灵气,进而达到符录通灵的目的。除了一些威力奇大的法术,他们已经可以摒弃掉那些让人脑袋迷迷糊糊的咒语。
转眼时间过了三年,王嫣与张晓东的变化最大,举手抬脚之间如行云流水般不带一丝烟火气息,皮肤细腻而有光泽,目光顾盼有神精光闪闪,衣袂飘飘宛若神仙中人。

经过三年的修炼,两人体内莲子开始生长发育并开花,一朵莲花清晰的生长在丹田,进境如此之快,这与陈青水时不时用乾坤一气符帮他们一把也不无关系。
陈青水很是吃味,话说这三年来这乾坤一气符是他用得最久。但他的修道境界上却还只停留在最初的量的积累的阶段。难道是资质问题?当某一日张晓东屁颠屁颠地将自身的变化向陈青水炫耀时,陈青水只有郁闷地摸摸鼻子。
思儿在两年前便宣布闭关,据说她可以借乾坤一气符的神奇淬炼灵体凝成法身,陈青水虽有些担心,但看思儿语气坚决,却也只得任她而去。因此,这两年来,他可说找不到一个可以讨论的对像。
两人终于发现陈青水的异常,追问陈青水的修道情况,陈青水却只又吱唔以对,这种没脸的事他当然不会坦白交待。但这并不能逃过两人法眼,面对两张合不拢的嘴巴和瞪大的眼睛,这做师父的可说羞愧得无地自容。
极度惊愕之后,同情之色跃然于两人脸上,用王嫣的话说这可能与人品有关,修道不分先后,可说全凭资质和人品。
“老大,你放心,以后我们罩着你。”张晓东语气诚挚,颇有义气地道,“一日为老大,终生为老大,我是不会小看你的。”
陈青水斜着眼望着他道:“罩着我?行,先去和黑无常干一架。”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张晓东倒吸一口凉气。
——————————————————————————
陈青水并不是说笑,他已决定下山,目标丰都城。
修道结出金丹,便已俱备一些神通了,虽达不到御剑飞行的阶段,但足以惊世骇俗。张晓东已不需羡慕昔日陈青水的草上飞,短途的御气飞行不成问题,只不过所耗灵气颇大,不能持久。因此,陈青水三人悄然离开那陆家村,仍自坐船朝丰都进发。
——————————————————————————
在那大海沃礁石外,正西黄泉黑路之尽头,有一处名为鬼判殿之所,正是冥府第一殿阎王秦广王之宫殿,专司人间寿夭生死册籍,统管幽冥吉凶,说是十殿之首也毫不为过。
大殿之右有高台,台高一丈,镜大十围,名为孽镜台,可照出前世之功过,自见在世之善恶。高台之侧又有一偏殿,名为天子殿,乃是判官之办案场所。
话说阴司原有文武四大判官之职位,分属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以及查察司,而地府至宝生死薄由阴律司掌管,凡催命勾魂之令皆由阴律司掌管。
原来第一殿是阎罗王所掌,但因他屡放阴魂还阳伸雪,被降调司掌大海之底东北沃石下的第五殿。而原本属阎罗王阴律司判官崔钰也被一同降调。由此,第一殿由秦广王接任,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判官之职集于秦广王之心腹手下杜无良之手。
杜无良集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以及查察司之职能于一身,且秦广王又对他言听计从,自是意气奋发之及。这一日,杜判官一手拿着判官笔,一手拿着生死薄,正在勾去那阳寿将尽之名讳。思及芸芸众生之寿夭生死全由他一手掌握,不禁有些飘飘然,一时浮想连翩,朦胧中自己竟坐上了那秦广王之位。
忽听紧闭的大殿门口传来敲门之声,正在作着忤逆梦的杜判官浑身一震,判官笔竟顺手勾到一个阳寿未尽之名:乔小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