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电视台的另类“P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兰从省传媒大学毕业到云岭电视台工作,拒绝了很多追求者。对自己的未来的男友她有近乎完美的勾画。这幅憧憬已久的画卷和工作中出现的大鹏的影相根本重叠不到一起。可是,为什么面对这样一个,和以往众多追求者比起来都谈不上优秀的小毛孩子,会心荡涟漪呢?
是自己情感缺失的空白在角落里放置得太久,以至产生了某种饥渴和恐慌?可自己并不缺少身边追求者的嘘寒问暖。每周都会收到不同追求者的鲜花,以至于同事们已经习惯到她的屋子里去拿上一束或一枝鲜花来装饰自己的屋子。
仅仅因为他长得象男模“丁浩”?自己不过是随便买了一张贴到门上,方便挂放些衣物之类而已。完整而系统的学校教育让自己形成了独立的鉴赏能力,难道公认的“冷美人”也会象狂燥的追星族一样盲从于生命力极短的流行品位?
一千万的创业基金——算有钱?偶而在媒体上露脸——算光环?
虚荣的魅力早已左右不了自己理智的视线。可这份心跳,为什么如被尘封后重见光明般雀跃?
她说不清,所以才觉得可怕:爱情就是说不清为什么;说得清楚,不是爱。
妹妹在青涩中长成了怀春的少女,正迈着匆匆的追逐幸福的脚步……
她希望自己的感觉都是晨雾中的幻像,正午的阳光一出,一切都烟消云散……
每次出镜前,她都会在化妆间的大镜子前凝视自己一分钟,深呼吸以缓解情绪压力;暗示自己:工作中不要夹入个人的感**彩。这让对大鹏的专访节目录制得很成功。大鹏在节目中的表现很谦逊,这是他的本色。那种“海归”派身上的盛气凌人和光芒四射,是他无法模拟的。高等学府里日积月累造就的学术气质和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他这个“插班生”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
“许教授生前的手稿所涉及的内容我不会再去触及,第一,它是用来出版的,相信不久就会出现在读者的案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时候,大家会有各自的收益。第二,即使大家需要手稿发挥它的社会价值,这项工作也应该由许家驹先生完成。以许家驹先生的学历,会更好的完成许教授生前的夙愿。”
谈完了关于袋装瓜子创意过程,大鹏结束了发言……
“我不在意书稿的内容由谁去传播,问题是传播者的诚实度,郑先生口口声声说,关于袋装瓜子的创意与我父亲的书稿毫无关系。可是,这个方案被清清楚楚地记载在我父亲的手稿中。如果脸不变色、心不跳地撒谎,是商者必备的素质,那么,我还真要佩服他的造诣。关注经济利益的同时,付出的却是道德沦丧的代价,我想这绝不是今天的社会所倡导的……”
许家驹在电视节目中的话一出口,白兰妹就气得把香蕉皮摔到了自家电视机的屏幕上
“放屁——!”她本能地骂了一句。
“放你妈的‘箩圈’屁!”小丽知道“猫王”没在身边,放心、大胆、痛快地骂了一句。同时挥起小拳头砸在了顺子的肩上。正聚精会神看着电视节目的顺子痛得“哎哟”一声。他没怪罪小丽,揉了揉肩膀说道:
“这还‘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很久没听到小丽骂人的张大娘,听到两人气愤的对白,擦了把手,从厨房来到屋里。明白原委之后,也说了句歇后语;“这是‘茶壶煮饺子——有嘴倒不出’……”
半晌没出声的“参头”焦急地说:“那也不能‘含着冰,吐不出水来呀’!鹏哥在电视里‘嘴太短’。下次上电视,一定好好收拾他。这个许家驹……,什么‘家驹’,竟他妈‘装犊子’不看了,蹬车去!
说完,他气呼呼出了屋……
白兰在节目现场听到许家驹的话,不由心往下一沉:许家驹的话会让大鹏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如果许家驹握着手稿不出版,日后大鹏所有的创意只要一出现,他都说成是源于父亲的手稿,或者把它添加到手稿之中。那么,大鹏可就真的成了“欺世盗名”的骗子了。
和顺子、小丽不同,她其实无法确定大鹏的创意完全出至他自己的智慧。但是,她此时已经有了倾向性……
许家驹接受专访的时候,大鹏和“猫王”在一起观看着电视,两人没有象其他人那样冲动。节目结束后,两人相对无语很久。
白兰的电视节目很成功,美女主持本来就是收视率的保障,再加上观众热衷的话题,让这档节目成了街闻巷议的焦点。人们按着各自的期盼关注着事态的发展结果,无形中形成了两大阵营:企业老板们似乎倾向许家驹这边;而草根百姓们在向往富裕的崎岖路上迫切希望出现大鹏这样的领路人,所以他们更期盼大鹏的胜利,一种草根的胜利……
极高的收视率乐坏了台长,他比主持人白兰和对垒的两位主角更盼望下期节目的到来。星期日,晚八点十分,云岭市超过半数的电视机前,百万观众守侯地方频道,准备收看由美女白兰主持的黄金强档节目。观众期待大鹏和许家驹在电视节目中同时出现,这种欣赏“对抗”的兴奋,不是任何一个体育项目所能带来的。而这场电视秀果然不负众望,给云岭的观众带来了超级视听享受,甚至开创了电视节目的先河……

在现场直播的节目录制厅里,有十几个佳宾和近百名普通观众,白兰身不由己地稍稍变更了一下事先准备好的提问内容,就把两个对手由最初的彬彬有礼推向了刀剑出鞘,硝烟弥漫的战场。
许家驹不相信大鹏真的能看懂厚厚的三本《企业识别系统》,他抓住时机,想让大鹏当众出丑:
“我刚回到家里的时候,见到郑鹏先生在阅读《企业识别系统》这本书,外界盛传您有超人的领悟力,能否让在座的佳宾见识一下,同时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较为生动的理解一下什么是‘企业识别理论’?”
此话一出,佳宾席上也是一片嘘声。这些专业人士了解大鹏的出身,让他回答这个问题等于剑锋直击他的软肋。
没想到,他很镇定的说道:“高度工业化的今天,让众多的同类商品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要想让自己的产品有被购买的机会,首先要让消费者能在众多的商品中把你的产品和其他产品区分开来,识别是购买的前提。这涉及到了三个方面:视觉识别;行为识别;理念识别。
简单的说,如果我们的产品象一个和尚就好了。在满街的人群中,你一眼就能认出这个人是和尚,为什么?因为,在视觉上,他光头且身穿袈裟;在行为上,他传经布道,素食戒杀;在理念上,他信奉善恶有报,我佛慈悲。这鲜明的特点让你一眼就把他从芸芸众生中区分出来。‘企业识别理论’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把普通商品变成‘和尚’的科学方法。比如‘人民解放军’……”
没等他说完,佳宾席上已经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专家们对他生动的比喻给了很高的评价。随后,观众席的掌声也响起来。
“猫王”在电视机前长出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这是个并不公平的较量,因为是许家驹怀疑大鹏的真实能力,所以过招儿的方式多是以他的提问开始。白兰渐渐对大鹏有了信心,并没去主观地左右节目的节奏。
……“这里有一道‘微软’公司招聘员工的考试题,如果你不介意,请回答一下”
没等大鹏表态,他已经把试题说了出来;
“点一次火,把我手中的绳子尽快的烧尽……”说完,他拿出一根细绳递给大鹏。
大鹏接过绳子,在观众的悄声议论中略加思索,拿了打火机在绳子的中间点点燃了火。火从绳子的中间向两端燃去……
这次,掌声从观众席首先响起来。大鹏渐渐被每次提问时,许家驹流露出轻蔑的眼神所激怒。他一改沉默不语状态,在掌声的余音里开始了反击。不过,声音依然平静:
“知识,在人们通往成功的路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不否认。但是,如果你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证明:你吃的盐比我吃的米还多,我告诉你:小时侯,我家住盐场;如果你认为,你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还多,我告诉你:后来,我搬了家,家住‘武汉长江的桥’……。如果你认为自己血统优良,学识渊博,我来提个简单的问题……,你别担心,只是个小学生的加减法,需要心算,不会超过两位数……”
许家驹的犹豫也招至了台下观众的掌声……。大鹏开始出题;
“有辆公共汽车,上面有两个售票员和一个司机。开出后,上来一个乘客;再往前开,上来三个乘客,下去一个乘客;再往前开,上来四个乘客,下去两个乘客;再开,下去一个乘客,上来一个乘客;在开,下去两个乘客,上来三个乘客……”
——问题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许家驹集中精力,随时准备回答问题。
“还剩6个乘客,如果算上司机和售票员共计9人……”他在心里默念着。
大鹏终于开始发问:“请问,这辆车一共停了几站?”
停了几站?——许家驹和台下,还有电视机前默默进行着心算的观众一听,都目瞪口呆……
人们专注于计算车上的乘客数量,被突如其来的逆向提问搞得晕头转向,没人能回答出正确的答案。许家驹的脸色由白转红;由红转紫;由紫转青……。
PS:我重申:我的书是我构思多年的,我也坚信网络文学终归是回归现实题材,要有深刻的人物、复杂的情感,体现现实社会人物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是如何用头脑打造一份天地,而内心依然纯朴。
喜欢看yy的远离此书吧!!
喜欢现实题材的书友请投票、收藏支持!!
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