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初步信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鹏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三天了,卡尔少校如今成为了希姆莱在王鹏这儿的联络官,他不但特意请了一个厨师为王鹏做西餐,还隔三差五的到外面的中餐馆订餐。而当时整个柏林就只有两家中餐馆。
王鹏在最开始时就曾怀疑德国人是否会在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为此他还特意在他的卧室一张带有抽屉的桌子上作了点手脚。
那是一张宽大的橡木桌子,它就放在窗户边上,下面有三个抽屉,王鹏在大白天一个人待在卧室里的时候故意装作神秘的样子往抽屉里放了一些东西,其中就有他的一根头发。如果他的卧室正在被人**,他就要保证他在关上抽屉时所放上的头发不被人发现。因此根据这一层楼的整个布局,他选择背对着最有可能被**方向做这一切,防止他手上的小动作被人发现。
最后的结果让王鹏略感心安,经过两次测试,抽屉都没有他不在时被动过。或许他们从来就没有**过自己,或者是**后不敢轻举妄动,无论是那种情况,王鹏都没有放松警惕。
其实,包括希姆莱本人,所有见到过王鹏的人都对他神秘的来历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希姆莱之所以年纪轻轻就能成为纳粹党卫队的头子,自然有他杰出的“优点”。
自从希姆莱成为党卫队头子,他就要求党卫队除了对希特勒个人的绝对忠诚外,就是严于律己。这个严于律己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保密”。党卫队体系内要保密,党卫队体系外更要保密。即使大家都是党卫队的成员,他们也不会过多,甚至从不彼此询问对方的工作内容。在执行任务时,他们只需要知道和他们有关的信息就够了。
难道他们没有好奇心么?人人都有好奇心,但是如果好奇的代价是进集中营,那么多数人会选择放弃好奇心。党卫队内部成员如此,对于外界的保密就更严格了。这种严格甚至还包括了家人连坐的惩罚制度。因此,在当时就连希特勒的重要亲信们都不了解党卫队的真实情况,更别说是国防军军人和普通老百姓了。
严于律己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求党卫队所有成员执行任务时要“大公无私”。不得徇私舞弊,贪污受贿。希姆莱自诩德国人是优等民族,优等民族自然不会有那些犹太人的“劣性”――对财富的疯狂追求,贪婪自私等。在这点上,希姆莱真的起到了表率作用,据说他从来没有利用职务之便牟取过任何私利,即使党卫队掠夺了犹太人无数的财富。
可是党卫队一些中队长、大队长们没希姆莱那么“清高”,忍不住私藏了一些值钱的东西。但是当他们被希姆莱发现后,立刻全部被清除出了党卫队。
自从希姆莱听王鹏说他有预知能力后,在是否暗中监视王鹏这个问题上他便产生了犹豫。谁知道这个中国人说的是真是假,万一他“预知”到我们暗中监视他,对我们产生抵触和反感怎么办?
想来想去,希姆莱最后认为在没确认他的真实身份前,就把他当成一个外国使者来对待。甚至希姆莱有时候觉得王鹏其实很可能就是上帝派来的亚特兰蒂斯使者,只是不知道上帝是否打了瞌睡,竟然派来一个中国人来当使者。。。。
因此在希姆莱的命令下,王鹏周围的人都对他敬若上宾,没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王鹏在自己独处的时间里,再次研究了那台掌上电脑,看看里面到底都有些什么,干巴老头处心积虑的想要回到这个时代的目的,看来就是想用掌上电脑中的先进科技帮助纳粹德国赢得战争。
摆弄了一两个小时后,王鹏大概的了解了掌上电脑里所包涵的各种信息。总的来说,它就是一部无比详细的现代战争百科全书,它包含了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一切跟战争能靠上边的知识信息。
比如军事类的就有海陆空三军武器的详细制造说明,还有从古到今(这个“今”指的是王鹏自己的那个时代)优秀的军事理论著作(其中一部著作就是中德双语版的――《孙子兵法》)。

王鹏不禁在想,如果真要让纳粹德国拥有了这个东西,统治世界似乎真的可能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另外,在掌上电脑中有一个让王鹏震而不惊的科技――核技术!准确点来说应该是核武器技术。至此,王鹏脑中只有一个念头:这台掌上电脑一定不能落到德国人的手里!
这天下午,在跟着布隆博格教授学完德语后,王鹏再次见到了希姆莱和他的副官。希姆莱对王鹏寒暄了几句后,就直接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王先生,这次我过来找您主要还是因为您所说的那个。。。预言。您能否再详细的告诉我一些您所。。。预知的东西。”
王鹏看着希姆莱的表情虽然一脸的平静沉着,但他眼睛里有光,一种渴望的光芒一闪而过。难道说他已经知道了那个进攻计划?不太可能吧,历史上写的明明是在2月份时曼斯坦因才见到希特勒,提出了他的计划。
王鹏犹豫了一下,再次看了看希姆莱,发现他眼中的光芒更亮了。看来他是真的得到了什么新的作战计划,这次过来是想印证一下么?
“。。。我看到了贵国部队穿越了山地和森林向西面进攻,打得法国人措手不及。。。您怎么突然会问我这个问题呢?难道贵国已经有什么新的计划么?”王鹏忍不住好奇问道。
“不瞒您说,我们在前两天一直在研究一个新的作战计划,如果成功的话。。。那么离占领巴黎的日子就不远了。”希姆莱笑着说道。
“那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计划,我能有幸知道是谁提出来的么?”王鹏试探着问道。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将军。”
王鹏心中一震,怎么回事?历史发生改变了么?是因为我说的话么?那么进攻法国的时间是否也会发生变化呢?看来以后可不能随便用什么未卜先知的能力了。
“哦,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真想见见这位优秀的将军。”虽然王鹏说这句话是为了掩饰心中的不安,但这句话本身倒是完全是他发自内心的。
“在战胜法国后的庆功宴上,我相信您会如愿的。”希姆莱意味深长地说道。
接着,希姆莱和王鹏两人谈了一些其他的话题,兴趣爱好啊,个人经历啊等等。王鹏在这几天已经没少跟卡尔少校等人聊过天,他知道他们是在“套话”。但王鹏也不是等闲之辈,在他话说出口前至少在脑子里转了那么几圈。来自现代的王鹏自然会向他们描述一些现代的甚至是未来的“高科技”,让他们更加相信追自己是来自于科技高度发达的亚特兰蒂斯。
“汽车?不,不,不,我们平常乘坐交通工具是一种‘飞车’,这种车能浮在空中。”
“武器?这个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们,简单来说我们的武器是一种热能武器,怎么比喻这种热能武器呢?啊,你们所使用的放大镜,把它放在太阳下,适当的调整放大镜和地面的距离,太阳光就会聚焦到一点,在这点上的热能非常的高,我们的热能武器就类似于这样的原理,不过威力大多了,它可以瞬间把钢铁融化。”
王鹏就这样忽悠了所有和他聊天套他话的人,反正这个时代没有测谎仪。信息高度发达、影视娱乐下的二十一世纪给予王鹏无限的素材编织着一个虚构的亚特兰蒂斯。
希姆莱等人不是没有怀疑过这小子是否是科幻小说家出身,但是王鹏所说的事情都是信手拈来,毫不迟疑。而且一个中国科幻小说家竟然穿着刀枪不入的衣服来到德国难道就是为了给他们讲故事?
希姆莱在听取了卡尔少校的汇报,再加上自己亲自和王鹏聊过后,即使他仍觉得不可思议,但心里已经开始相信王鹏了。而这正是王鹏所要达到的目的。
希姆莱和王鹏“愉快”的谈了两个小时多,两人经常会非常“深情”的看着对方,心中想的却是同一件事情:
“我该怎么利用你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