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鲁贝上空的鹰(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曼弗雷德,我需要我们现在的详细坐标,这鬼天气什么也看不见”驾驶舱内的飞行员扭头向背后的无线电员大声的吼叫,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异常的沉重,掩盖了飞行员的声音。
“你说什么?我听不见!哦,坐标,好的,艾克塞尔,就好”艾克塞尔军士拿起地图标尺,借着舱内微弱的灯光比划了起来,“曼费雷德,我们快到了,大约还有30公里的空程,希望他们还能坚持住”
“这鬼天气,什么也看不见,我们根本没办法确定炸弹是投在谁的头上,我可不想再挨训了,上次那帮陆军老鼠的投述就已经让我够呛了”曼费雷德中尉抬头看了看高空的云层,一丝月光都没有,如果说这个时候敌人从云中穿出来那可够呛,不过那是不可能的,这种天气英国佬的飞机根本连起飞都不可能。
“艾克塞尔,通知兄弟们,准备给他们送上德国空军的问候”
“好的,中尉”“等等!那是什么!飞机!英国人的飓风,见鬼!他们怎么会在这儿”
此时厚厚的云层中突然冲出了英国人的机群,黑色的夜战涂装令整个德国飞机编队都没有来得及发现他们,那就是杨林中尉率领的英国王牌飞行员小分队!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需要去遵循什么空战条例中的V形阵形,那只会给机动性更强的德国人机会,十四架飓风以各种漂亮实用的姿态钻出了云层,飓风的发动机发出的那种独特声音与德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沉闷轰鸣组成了死神的乐章,护航的梅赛施密特Bf109慌忙的纷纷扔掉副油箱,拉高,希望在飓风进入攻击范围前拉回到飓风侧后,而斯图卡则继续包持编队,仅仅将编队的间隙拉大到300米左右,以避免被击落的飞机相撞,显然,德国人显然惊奇于这支英国飞行编队的出现,却也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四倍于敌的数量显然胜算十足,然而他们并没有仔细的想想,再想想,英国人如何准确的在云层中把握到出击的时间,如果是在白天,这种突然袭击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然后在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中,英国飞机的准确出击却是很值得他们注意的,可惜,唯一扳回一局的机会被德国人轻轻的放走了。
杨林开始很佩服,也很疑惑中国团的地勤人员,在库鲁克油库南7点钟方向时,他们便命令英军编队进入云层,并不断的发来指令叫他们皗整航向,在这种云层里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中国团的地勤又是如何发现他们,并发出正确的指令的呢?如果说在云层中杨林还是非常疑惑和不信任的话,在飞出云层的那一刻,杨林简直想抱着中国团的地勤亲上两口,位置太合适了,正处于德军飞行编队上方300多米的3点钟方向的观察死角,从这个位置直心直肠的俯冲就能达到冲散德军编队的目的,杨林开始有点椇信中国团的傅参谋长的承诺了,也许,他们都可以活着回去也说不定,十四架飓风怒吼着冲进了德军机群,开火了,正在拉起的德军护航战斗机正处于非常难受的状态,继续拉高?那无异于把自己往子弹上送,停止拉高平飞?时间已经不允许,放弃动力,转为滑翔状态?80%的机会会让他们失速坠落,那一刹那间,让德军的战斗机飞行员们产生无路可走的可怕心理,本来此刻他们仍旧是有机会和英军机群纠缠在一起,掩护轰炸机完成任务,但英国人的突然出现与他们出现的角度,出击的时机,甚至气候的影响都成了德国战斗机飞行员的心理障碍,此时他们如果能够机警的放弃动力转侧飞再进入滑翔状态,待机身平稳后再开机的话,是很有机会逃脱杨林他们的第一波攻击,并能够抓住机会再次拉高占据有利阵位的,因为此刻英国机群正在俯冲,谁先完成俯冲动作首先拉高控制制高点,谁就占有了先机,加上德国机群的数量本身就是英国机群不可比的,就算损失几架轰炸机,他们还是有很大胜算的,第二次机会已经摆在了德国飞行员的面前,但可悲的是,德国人的个性,还有他们的严厉的军纪,不允许他们放弃正在进入攻击阵位的俯冲轰炸机,只有少数飞行员开始侧滑,时间却已经把机会带走了。
“突突突突”清锐的机枪开火声音划破了发动机的沉闷轰鸣,先行拉高的十三架德国梅赛施密特Bf109被击中起火并立刻爆炸,飞行员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德军机群一瞬间就损失了四分之一的战力,其中还有四分之二是根本无法跟飓风进行空中格斗的斯图卡。
突出其来的损失震惊了斯图卡的飞行员,眼看着战友的座机一个个在空中凌空爆炸,那种心情是无人可解的,就算天下无敌的德人也不免心中发毛,而此刻的英国王牌飞行员们心中的震惊也并亚于德国飞行员,在他们看来,空中格斗就是真刀实枪的面对面对,骑士与骑士之间的荣誉之战,这也难怪,对于首次接受地勤战术指挥并首尝战果的他们来说,这种战斗方式是近乎于无赖的,在他们看来,就算是偷袭也应该是堂堂正正的,像这样把敌人的每一步都得清清楚楚,让敌人死都死得难受的战斗让他们即感到兴奋、新鲜,又感到无趣、不屑,两个不同发展文化之间的首次战术性碰撞就以西方的失败告终。当然,做为这场空战的实际指挥-中国团的战术参谋们来说,这种战法是理所当然的,尽量的以高速,出奇不意的战术来避免损失总比一味避战或是猛冲猛打的好。

正担心的监听飞行员之间对话的米谢尔上尉此刻简直是打翻了五味瓶,什么味都有,虽然他做为一名陆军参谋,并不懂空军战术的使用与发挥,但第一波攻击的战绩的摆在了眼前,就算这十四名英军飞行员都是王牌,他们战果最多的也不过击落了二十七架德军飞机飞已,而现,仅第一波攻击,十四架飓风就敲掉了德国人十三架战斗机,几乎人人有份。他此刻心中最大的想法就是:还好他们是我们的友军,如果此刻他们指挥的是德国空军,那么这十四个英国空军王牌恐怕没有一个能逃出生天。
看着米谢尔上尉那奇怪的表情,坐在雷达屏幕前的红箭参谋李博与吴晓宁相视一笑,这两个毕业于中国空军雷达学院指挥系的高材生来指挥这场古董空战还是很有点小怯的,必竟他们毕业后就没有接触过这种近乎于盲视的雷达指挥,在没有卫星的帮助下,仅靠雷达指示屏以及精密计算还是不能让他们完全放心,而且在红箭时他们一直都只是负责武直中队的指挥,并没有接触过种战机空中格斗。
第一波攻击结束,杨林根据地勤指挥带着两僚机迅速的开机拉高侧飞,开始从正处于慌乱状态中的德国俯冲轰炸机群的8点钟方向入场,另外9架飓风则拉高后改为平飞,追击在第一波攻击时漏网的7架梅赛施密特Bf109,此时战斗机的比例已经成为15:10。
10分钟后,杨林小分队已经缠上了20架斯图卡的尾巴,地勤传来信息,他们已经进入到了库鲁克上空,要尽量把斯图卡缠住,不能让他们有机会攻击此时正处于进攻阵位的红箭三营,而另9架飓风也和7架梅赛施密特Bf109缠上了,此时地面指挥已经没有意义,一切全靠他们的空中格斗技术了。
“轰!”
舷窗外一阵刺目的闪光,令杨林一阵眩晕。
油库!他们成功了,我的上帝!
时间仿佛停止了,德国飞行员和英国飞行员都同时停止了射击,目瞪口呆的望着那片腾起的火球。爆炸产生的强光一下子将整个库鲁克上空照耀得如白昼一般,杨林甚至可以很清楚的看见被爆炸产生的气流推上1000多米的中国团动力伞,而德国飞机也似乎发现了更好的目标,斯图卡笨拙的开始了俯冲,当然,炸弹是不可能扔的,那只会炸到自己人,但斯图卡上的机枪却是对付动力伞的好东西,当然,不管是德国人还是英国人,都把动力伞当成了降落伞,他们都没有时间去惊异这支空降兵部队是哪里来的,这种腹地的深入空降不可能不被德国的巡航飞机发现。
发现了斯图卡的动机,杨林果断的推动操纵杆,衎着斯图卡的尾巴又追了上去,他必须在斯图卡进入射程之前把他击落。否则地面上的中国团将士将受到巨大的损失,他为一名资深空军飞行员,杨林很明白斯图卡的破坏力,可以说德国的闪电战有一半功劳都是属于斯图卡,英国远征军的大部份阵亡坦克都是被斯图卡击毁,从而使远征军的士兵不得不用血肉之躯去阻挡德军的钢铁洪流。
“翁~~~~“”气流高速的穿过进气孔发出了悲壮的嘶鸣,那是斯图卡独有的声音,在西线战场上,斯图卡被称为空中的远程火炮,其俯冲角可达到80度,机载的计算装置可自动计算拉起的最好时机,其坚固的机身也可以抵御因急速俯冲而产生的作用力。而杨林的飓风却没有那样坚固的机身。此时杨林甚至听到了机身蒙皮被高速气流撕开的恐怖声音。
快,快,再快一点,看到了,看到了,上帝,再给我一点时间,一点点!
杨林死死的盯住前方的疯狂俯冲的斯图卡,很显然,斯图卡上的德军飞机员也发现了尾随的飓风,他们正拼利用斯图卡的俯冲优势拖垮飓风。
一秒,两秒,三秒,近了,再近一点,再近一点!此时的杨林似乎也随着爱机在颤抖,高速的俯冲已经几乎要将飓风撕裂了,就算是在这种高速俯冲下还能保持机身不被解体,也难坠地的命运。
那是一瞬间
轰!
绝望中的斯图卡飞行员狠狠将飞机拉起,巨大的应力将机身拉得粉碎,与尾随而来的飓风撞在了一起,凌空爆炸,目睹这悲壮一刻的德国人、英国人、包括此时正在空中的范大同及红箭的士兵,全都惊呆了,很久都没有反映过来。
两架低速尾随的僚机呜咽着缓慢的从爆炸点上空飞过,德军高射炮也出奇的停止了射击,任凭他们来来回回的搜索着,寻找着。而此刻的鲁贝指挥所,同样是一片寂静,悲痛的寂静,傅成有些发呆,多象克宁啊,太象,他至今都无法忘记,炮团的唐胖子是怎样第一次颤抖的校准密位,用自己人的炮弹送了克宁一程,唯一不同的是,那是在越南,这是在法国,都是为了战友的生命,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存。
不!傅!你说过他们都会回来的!你保证过的!为什么!米谢尔痛苦的掩头蹲在墙角鸣咽,不觉着,大家的脸上都挂上一条亮晶的泪痕,男人的泪痕。
克宁!你看到了吗?又有一个同胞随你去了,虽然他是一个英国人,但他同样流着中华民族的血,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血性,你这个头带着不好啊,如果你是丛林里的一只豹,那杨林应该就是这长空中的一只鹰了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