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山坟,可以说是儿时的乐园。隔三叉五,总在那里嬉戏,成了童年成长的摇篮。传说东山坟是曹操留下来的七二疑冢之一,我未能明鉴,至今还是将信将疑。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东山坟已经没了坟台的模样,没有碑铭,没有墓志,抑或还有一大片高耸的土丘,但已经被远近的居民刨去了很多土方,以至于成了一个硕大的面包从中切了两断,一断依旧笑东风,一断人去楼已空。这样的坟墓,即便真躺着曹操,只怕也是凶多吉少,盗墓者早已掘取了他的寿材,还谈什么入土为安?
暂居里村的时候,东山坟只隔了条后山漕的内河。坟在岸西,村在岸东。大暑的天最便宜,大家要去河西玩,只需脱个精光,头顶着衣裳游过河去,到了岸那边,也忘了羞涩,半湿不干的穿上衣服,管他汗水还是河水,先偷个香瓜吃要紧。过了秋可就不行了,河水冷,便只能眼巴巴指望搭个便船,这一般是很难等到的,有些船主还使促狭,压根就不睬你这帮小瘪三儿。这样就只能硬绕桥去,要行很长的一段路程。不过为了东山坟,大伙儿都没少练脚力。去绕南面的桥,得去回龙坝,徒步**里路,隔了三五个村子,路是好走,只是费时。个儿小的,一程下来总是落下好远。绕北面的桥,路是近些,只是那桥又算不得桥,拢共丈把宽,一个人过去还嫌挤兑,小孩子们,有贼心没有贼胆,大抵过一个桥也可怜,都是像哈巴儿一样趴着过去的。家里的大人们知道了,便盯前盯后的骂,为的是安全。那不去东山坟又觉着憋慌,只得作罢,唯有捡宽敞的回龙坝绕桥了。
我熟识的东山坟早已是一座苗园了。四周都是由木槿和珊瑚树围断的绿篱,里间满是半大不小的松柏和灌木。马尾松和龙柏居多,东北围有一片尚不起眼的樟树,西北角是红枫,南面几十垄大都是灌木,有迎春、连翘、栀子、剑麻、桂树、榆叶梅、地盘松、花叶黄杨、金边黄杨,还有修剪的很齐整的瓜子黄杨。最南端是护园工人的居处。闲常我们可不敢登门,尽管屋旁有老大一棵大栗树,那满树地栗子不停地招手,门前的溪流中还种着喷香的蒿草,可我们做贼心虚,借个胆也不会去光顾。

我们在东山坟,除了玩捉迷藏的游戏,就是肆无忌惮地“揩油”了。这些举动把护园工人气得牙痒痒。每一次去游园,临临走着,趁着工人们一个不注意,三下五除二,手脚并用,使劲吃奶的力气,总要偷些树木回去,玩一个附庸风雅——咱也养花种草。其实那时懂些什么?只识得栀子和丹桂花香四溢,红枫层林尽染,其余的花花草草在我们眼中一概都是俗物,懒得冒被逮着的风险去“抢劫”!栀子和桂花自是偷了不少,原本蛮齐整的苗园,被我们作践得几乎成了癞头和尚,现在想来甚是可惜。毕竟偷回去的花苗又不知道如何打理,我的若大的一把苗木中,到现在还只剩下一棵连翘每年尚且枝繁叶茂、花枝招展,其余的大都因为不经心而枯死、涝死了。难怪护园的工人们要嗔怒,见一个骂一个,好比仇深似海,呵呵,那都是年轻不晓事犯下的“罪过”啊!
如今年纪一把,已然而立。再难有那样的童真童趣去做“拈花惹草”的傻事了。我也已经十数年没有再到东山坟,不知道她还是以前的模样么?那时的绿,那时的红,那时的河,那时的水还在不在呢?倘是周公与我托梦,真想好梦一场:再回一趟东山坟,怀揣紧张,做一个“梁上君子”,再“讨”些栀子飘香、满园芬芳,圆一个童心未泯的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