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单章,聊聊知识结构和常识分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了新书,来了一堆老书友,认识了一些新朋友,感觉挺不错。
随着情节推动,出现了很多点评,我抽空花了一天时间全部将本章说看完,发现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确切地说,是关于知识结构和常识分歧……
第一个争议的地方:出身于1979年10月常天浩到1998年6、7月算几岁?
有人说19周岁,有人说19岁,有人说20岁……
说19周岁大家没啥分歧;分歧在于,不加这个周字时,应该讲19还是20?
我私下问了几个人,结论如下:
19岁的大体是北方人,理由:19个整年都没过完,当然是19岁;
20岁的大体是南方人,理由:生下来就是1岁,过19个农历年后,肯定20岁啊……
=++
第二个争议:唐爱国究竟什么级别?职位设定其为省会下属县级市组织部排第一的常务副部长;
说副科:这大体是内陆地区县城出身同学的结论;
正科:这大体是知d县级市这个特殊性的同学;
副处:这基本上是沿海发达地区同学的观点;
正处:好像没人敢说……

实际上,我给老唐安排的是正处。
理由:副省级城市下属县级市的组织部一把手,不用特意交代,肯定正处,但为了凸显工作重要,偶尔会给常务高配正处,尤其老唐这种马上要去计划单列市组织部当副部长的人;
因此,说老唐是副处,符合一般规律,说正处,有现实例子……
+++
第三个争议:省会倒数第二副市长沈鸿瑞去普通地级市当常务副市长行不行?
当然是可以的
实际上,绝大多数都会心驰神往,因为这个任命隐含的意思是你入常后在这位置上干一年半载,有机会任代市长;
这也是为什么会经常出现副市长(正厅)这样的备注,通常说来,这种备注都是隐含二次提拔,如果不是代市长,很可能就是副书记……
中国官场是很微妙的地方,用不用你,怎么用你,级别有时候不是关键,位置才要紧,如果沈鸿儒不去当个正厅副市长,那么他顶多在位置上再干一届就要转人大或政协了,入常之后,通道就打开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