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斧短文 第十二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面这两则小故事都发生在沾化的白家村
<<家书>>
老白家有两儿一女,大儿务农,小儿当兵,女儿今年也嫁了人,家中再没什么可操心的了.前一段时间,已在外当兵两年多的二儿子来信问家中近况.老两口目不识丁,有文化的小女儿又不在身边,只好让大儿子代为回信;告知家中很好,安心当兵等等.那时电话并不普及,只能靠信件互通消息.大儿子也没多少文化,斗大的字也识不了几筐,不过简单写上几句是没问题的.
信写好便寄了出去.谁知没过几天,就见千里外当兵的二儿子风尘仆仆,火烧火燎似闯进门来.全家人都为之一愣,七嘴八舌问原因.二儿子见一切正常便喘口气质问道:"大家不是很好嘛,干嘛在信里胡说八道?!吓得我请个假就跑了回来!"
"我在信里说家里很好啊!没说别的!"大儿子非常诧异.
"那你是怎么写得?"二儿子反问.
这时几个要好的邻居听说二儿子回来都赶来凑热闹.大儿子就当众把那封信上曾写过得内容背诵了一遍.内容极简单,就两三句话,当然好背;
"二弟,你好!两年不见,很想念.今年粮食够吃了,爹和娘睡在火炕里,小妹也出嫁了.还有,咱们的马死了,我和你嫂子非常心疼.其他都好,勿念."

"你看你是这么写得吗?!"二儿子听到这掏出那封信摔到桌上.没等大儿子伸手,一位邻居老哥一把抓起展开朗读起来;
"二弟,你好!两年不见,很想念.今年粮食狗吃了,爹和娘睡在火坑里,小妹也出家了.还有,咱们的妈死了,我和你嫂子肺肠心疼.其他都好,勿念."
这位邻居老哥读信的声调本来就怪,再加上错别字引起得误会,使在场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
丙戌年
<<村支部书记>>
**时代有不少基层的农村干部是大老粗没文化,其中白家这位支书就比较典型.按上级指示,支部书记经常要被组织出去开会学习接受最新的思想教育,然后回来再把受教育内容传达给村民.
这次也不例外,他开会时学了一篇关于抗战时期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进行医疗救助的事迹,回来之后依旧要把这段内容讲述给大家以便讨论学习.可是他原文记得不大清楚,又不会作笔记,只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段通俗讲解;
"``````有位姓白的,自家爷们,还夹拿着一个大人,走了一万多里路来到中国.啊---!你们说!这容易吗!?``````"``````
丙戌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