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社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冲榜中,求点击、推荐、收藏、评论!请多多支持,辛辰拜谢大家了!!!)
永华大学体育学院室内篮球场,这是永华校队的训练场。中间两个标准的篮球场一字排开,前后各有阶梯式坐椅三排,左右各有四间屋子,分别是男女队的会议室、休息室、更衣室和浴室。左边的会议室和休息室已经改作篮球社的办公室了。篮球社实际上就是校队的基础和后备军,每年都给校队补充新血。篮球社的主要负责人都是校队的成员。
大清早,木风就陪着王云彪一道,赶往篮球社参加新人考核,去给他加加油。顺便看看学校里的社团如何招收新人,再去看看武术协会的情况,因为武术协会就在篮球社旁边不远的一栋楼里。
莫道天行早,还有早行人!
来到篮球社,那里早早的就聚集起了二三十人,而后面还陆陆续续有人赶来。
社团负责人看了看到场的四十多人,而后面已经不再有人赶来,开始宣读新人考核的要求:“各位同学早上好,欢迎大家报名参加篮球社,说明大家都篮球运动的支持者和爱好者!我们球社没有入社考核这一说法,只要你报名登记了,就是我们球社的一员了。说是考核,其实是让大家相互之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是让球社对大家的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篮球社的背后就是永华大学篮球校队,你们都是精英,但是校队只能接收精英中精英!说是考核,那是因为校队将从中挑选几个成员。这一点,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本次考核分两步进行,首先按报名顺序组合,5:5半篮对抗,时间10分钟,分两个场地同时进行初选。然后就是初选出的人员组合,与我们原有成员全场对抗,时间也是10分钟。一会儿大家尽量展示自己的实力,让我们看到你有过硬的技术,或者你有很好的发展潜质。顺便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学校校队主教练韩龙波老师一会儿就会赶来,亲自为校队挑选成员三人,希望大家好好表现!考核10分钟后开始,大家先准备准备,按报名顺序领取临时号码,然后把号码贴在自己的球衣上。”
木风对于考核分半篮和全场对抗不很理解,王云彪解释说:“篮球运动是一个既重视个人技术,也重视团队协作能力,体现集体智慧的一种运动。半篮对抗相对全场对抗来说,更能突出个人技术,而全场就能看出一个球员的综合素质,所以球社用半篮对抗来选人,而校队主教练却用全场对抗来选人参加校队。”
木风又问:“那为什么不直接搞全场对抗挑选,而要先搞半篮对抗呢?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王云彪说:“不能说是浪费时间,因为来参加球社的基本上都是新生,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相互之间并没有在一起打个球,技术基础有高有低,这就谈不上相互配合,谈不上团体协作。通过半篮对抗,挑选出一些技术基础好的人,再组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多少实现一些团体配合和协作。”
木风思维很活跃,他只是对篮球运动不了解,所以王云彪简单地点拨几句,也就明白过来了:“我懂了,这就好比把实现团体协作看作攀登山巅,起点高的人总比起点低的人更容易到达山巅。”
很快,考核开始了,上场的人前胸和后背都贴上了号码,一至五号是红底白字,六至十号是黄底黑字,都很醒目。短短的10分钟时间,大家都打得很卖力,对抗也很激烈。
王云彪排在第三组,在10分钟对抗中,王云彪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精准的投篮、强健的体魄、以及积极的拼抢意识赢得大家的热烈掌声,从而顺利经过了初选。
一个小时过去,初选结束了,十个人中,除了王云彪是医学院,另外还有一个是商学院的,其余八个都是体育学院的人。由于校队主教练韩龙波老师还没到,所以让初选出来的几个选手在一起练练,熟悉一下彼此的球路。而球社的老一批成员,也选了十个人出来,在一边做起了准备活动,只等韩主教练一到就分成两组开始对抗,以搏韩主教练的青睐,顺利进入校队。因为选拔校队并不是一定在新人中选,而是在新老对抗的二十个人中间选拔。
就在木风感到不耐烦的时候,韩主教练终于在“千年等一回”的感慨中到来。看着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而且相当有诚意的道歉,加上“塞车”这么充足的理由,取得大家谅解的同时,也搏得大家的尊重。
韩主教练在听取了球社会长对初选的情况介绍之后,又一一询问了一下选出来的十位选手,平时打球各有什么特点,擅长或者说喜欢打什么位置等等,然后很快结合各自特点把十位选手组合成了两组开始了对抗选拔。
在对抗的过程中,韩主教练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认真地观察着场上球员的表现。对抗结束后,韩主教练对各组作了一个简单的讲评,然后宣布了他新选出参加校队的四个人。原本只需要选三个的,不过因为原校队中有一个擅长打小前锋的主力队员因病不能继续打球,而王云彪恰好擅长打小前锋,并且综合素质也相当不错,就让韩主教练给“特招”了,说起来也算是险之又险。王云彪高兴得直跳,在离开球社之后,直嚷着要请木风的喝酒,说什么绝处逢生,如愿以偿,以示庆祝。
二人说说笑笑,来到球社旁边的综合大楼,这里是各个社团的聚集地。这是永华大学与其他大学不同之处,学生们自发组织的团体越来越多,只要达到规定的人数,提出明确的社团成立宗旨和一定的章程,只有具有积极向上的性质,校方都会批准该社团的成立,还会在综合大楼指定一个地方给社团办公和开展活动。社团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社团里的学生都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爱好和兴趣,加上社团的章程对学生的约束性,校方加强对社团行政上的领导和管理,自然也就为永华大学管理学生带来了众多的好处和方便。在校方大力支持下,形形色色的众多社团,逐渐形成了永华大学的一大特色。

在综合大楼前的小操场上,各社团都设立了招收新人的办公所在。每一个社团的办公点前都聚集了不少的人,有人在宣传社团特色,有人在询问社团招收新人的条件,有人在登记新人的各种资料……还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呀。
木风打量了一下,不由微微一笑,他看到了猴子和败类二人在拼命地往社那堆人里面挤,因为社负责招收新人的那几个同学全是女的,不说全是美女,起码也有一两个,而剩下的也绝不是那种“恐龙”,还算比较养眼。
总的说来,凡是有美女在的社团,聚集的人群都比较多,看来像猴子和败类这样的人还真不少。是呀,除了有着非常明确的爱好和兴趣的人立场坚定外,美女还是极具诱惑力的。
中华武术协会、跆拳道馆、空手道场、泰拳……这些个明显具有“武”性的社团凑在一堆,搞起了竞争。开始还只是宣讲自己的社团如何如何的好,慢慢的演变成了相互攻击,你说我是花拳绣腿,我说你是数典忘祖……一发不可收拾。
也不管他们如何争论,木风与王云彪径直来到武术协会,领取了登记表。武术协会的负责同学告诉二人,加入武术协会每学期需要缴纳二百元,第一学期用着订制练功服,以后就作为场地器材的维护费用以及协会的活动经费。因为学校只是提供场地,协会所有的器材都是协会自己添置和维护。
这时,旁边马上就有两个同学拉住木风二人,劝说起来:“同学,加入我们跆拳道吧,你看他们武术协会每学期要交二百元,我们只收一百,练功服免费赠送一套。”
“还是加入我们空手道好呀,我们也是免费赠送练功服,而且不收任何费用。”
“加入我们跆拳道吧,我们跆拳道才是武术正统!”
“胡说,我们空手道才是正统!”
……
木风没理他们,把填写好的登记表和二百元会员费交给武术协会的负责同学,收好收据。
看着仍在喋喋不休的两人,木风说道:“打住!二位,能问一下吗?你是韩国人?你是东瀛人?你们对跆拳道和空手道了解多少?”
当得知二人都是中国人后,木风鄙夷地看着二人:“如果你们是韩国人或者东瀛人,对你们妄自尊大的说法,我不便说什么。可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具有悠悠数千年文化传承的炎黄子孙,那我只有四个字送给你们。”故意顿了顿,“无知!丢人!!!”
看着二人发青的脸,木风接着说:“既然你们无知,那我就教教你们。”
“空手道是一种发祥自琉球的武术,可追源自大约五百年前的琉球开始。琉球是位于琉球群岛南面的一个小国,当地人民常往中国,当时中国正处于盛唐时期,与琉球往来交流频繁。某些琉球人在中国拜师于武馆后返回琉球,中国拳法传入琉球。后来,东瀛占领琉球,改名为冲绳,同时亦执行禁武、禁兵器令。那时,在硫球上层阶级间,暗中参考中国的拳法武术,揉合琉球当地的古老格斗术,创出了独特的‘唐手’,用之引领当地民众反抗,即最初的‘空手道’。由于长期受到禁武令的影响,‘唐手’一直只能秘密地进行传授,直止到公元一九零五年才公开成为普及的武道。一九二二年五月冲绳尚武会会长船越义珍赴东京,在文部省主办的体育展览会上表演唐手以后,唐手就在东瀛迅速普及。因为‘唐手’名称含有中国的意思,加上‘唐手’与‘空手’的东瀛语发音相同,才被东瀛改为‘空手’,成为东瀛的武道。一九三五年船越义珍大师出版了《空手道教学方式》一书,唐手正式改名为‘空手道’。若要说东瀛正宗,只有嘉纳治五郎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创立的柔道勉强算得上是!”
周围响起一阵稀落的掌声。一个皮肤略显黝黑的精壮男生走了过来,与木风握了握手。“我叫金德懋,韩籍留学生,永华跆拳道馆馆长。不知这位同学对我国的跆拳道了解多少?”
“至于跆拳道,确实是韩国的本土击技,可以追溯到韩国的古代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人类的生存需要,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社会条件下,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同自然界的野兽搏斗,这就产生了搏斗的各种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种族之间的斗争,要求人们要有强健的体魄和掌握一定的搏斗技能,这样才能保障生活的安定,这就促使了跆拳道雏形的形成。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本能的强健体魄和自卫而产生的搏击逐渐演化为有意识的技击活动,从而产生了韩民族特有的运动形式——跆拳道。大约公元前一世纪,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先后兴起,新罗国、高丽国和百济国。三国互相连年征战不断。三国都把跆拳道作为一项强身健体、保卫国家的搏击武艺来进行严格的训练。后来新罗国在唐朝统治者的协助下统一了半岛,在公元918年建立了高丽国。跆拳道这一武艺被很好的保留与发展下来。
1909年东瀛出兵侵占朝鲜半岛,朝鲜王朝灭亡。东瀛人建立了殖民政府,为防止韩国人民反抗,消磨人民意志,殖民政府禁止所有韩国文化活动,其中包括跆拳道。当时许多韩国人被迫背井离乡,远涉中国或其他国家谋生,由此跆拳道这一武技传至亚洲一些国家。在此间,跆拳道也吸收了许多国家的武艺精华,如中国的武术、东瀛空手道等,这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跆拳道。”
另:喜欢本书,愿意支持辛辰,和辛辰一起探讨本书的朋友,请加书友群:5469093)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