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背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云天在心里做着怎样的打算,并没有影响他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把那个美艳风骚的女人和那个石油公司经理作爱的经过和动作全部拍摄了下来。云天想,好厉害的女人,招法满果断独到啊,我该带回去,让亦玫好好看看,让她也把这些招法,或则她还能再创些新鲜的招法在我的身上用一下,看看是个怎样的感受。
云天向下看一眼,依稀的路灯下,还有行人在街道上走动,偶尔还掠过一辆车。那肯定是夜生活较多的人正回家。他们或则正坐在车里思付着怎样回家跟老婆撒个弥天大谎,哄哄女人。女人小心眼,该撒谎必须得撒谎,但谎一定要撒的周全。万一让女人识破了,增加了戒心,事事把你往坏处想,那往后麻烦就大了。
走吧,别看这个透支体力的男人了,我也该回家了。云天先把手上摄像机收好,又小心把身上的那件吸付在墙的橡皮气囊从墙壁上取下来。这时,他已没有心事去窥视别的窗口。于是,他运用自己拿手的攀爬之术,就像一只灵猴抓着一根枝藤,还没等别人看清楚,早已爬到高处的繁茂绿叶间。云天也是几下就到了楼的顶部,他一抬脚就到了楼顶上。
云天收好绳索,又把身上的气囊脱下来折叠好放在行李袋中。该回家了,要么先跟静怡发个短信,云天从行李袋里掏出手机。云天外出很少带手机,即使是带着手机,也是他想给别人联系的时候打开,一般的情况都是关机,因为他夜间秘密行动的次数很多,他讨厌手机那不定时的嘀滴答答声。现在他打开了手机,本想休息几分钟就回家,可当他坐下来之后又犹豫了。回家,回家,到底该回那个家呢?云天得意地笑了下。当然按传统的说法静怡那里就是家。因为静怡是自己名义上的女人,在国人的意思里一般自己女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家。女人,男人的家属吗。自己也的确该回家尽点男人的义务,冷落静怡怎么说都是不和情理。可梦莎、佩婷、安娜、溢菲、亦涟等等这些自己的美眉,这些梦中情人,这些红旗外的鲜艳彩旗有的还独身,有的正把持着本市的商业、金融、政治、资源等等重要部门。她们那里都是家,她们都求之不得地盼自己去她们家小住。她们都几套几套的有房,有时不凑巧正和她们的男人约到了同样的时间,这些美眉也会在另外的住所把自己陪够再回去。云天的心里有时也满足,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点成就感。
不容易啊,从一个普通的家庭出身,没有任何的背景,没有方方面面的关系,零点起步,就是靠自己聪明的头脑,抄捷径脱颖而出。从不趋炎附势,从不违心行事,坦坦正正发展到现在也真是可以得意一下。要是背后有高官撑腰,或则是家私殷厚,继承了父辈们留下的庞大遗产,腰缠万贯。那就恰恰相反,那就是纨绔子弟的不务正业。
云天的父亲是个一般职员,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可总郁郁不得其志。母亲是个中学教师。
云天小的时候,云天的奶奶得了高血压后遗症,爷爷和奶奶都没什么退休金,治病护理都靠父母那点微薄的工资,一家人紧紧巴巴。父亲拼命的加班,母亲有了点时间就到别的复习班给人家补补课,得人家一点补助。爷爷还要照顾奶奶。云天没有人刻意的照看。所以他从小就在街上溜溜达达,有时自己玩,有时就跟个小朋友。

云天从小聪明好动,街上爷爷奶奶都很喜欢这个孩子。那个时候,市场还没有规划,店铺,摊位,小商小贩。杂乱地分布在这条街上。就在老邮政局的门口,空地相对的开阔。门口的右侧是张大伯专业修锁,经常有些自行车锁坏了男女到这里找张大伯修锁配钥匙,有时张大伯也去单位或某个家属楼修锁。张大伯的修锁技术特别的高,只要是锁从难不住他。所以他的生意很好。门口的左侧是陈大伯卖些字画,主要写些四张屏或则画些山水画,那个时候,谁家装修了新房,或则谁家要娶媳妇,屋子里除了张贴几张明星照外,就挂陈大伯的字画。陈大伯的生意年底最忙。云天并不太懂得那些字,他只是在陈大伯写字时帮着陈大伯用手拉拉那些纸。倒是对陈大伯画的花花绿绿的画很感兴趣。常围着陈大伯转。
有时闲下来的张大伯就调侃陈大伯几句。
“小天,(张大伯常这样唤云天)跟你陈大伯好好学吧,你陈大伯的文章,字,画在咱这里都是一流啊。将来是笔杆一动,财源滚滚”。
陈大伯也不示弱,便说,“谁不知道‘秀才的人情半张纸’。那像你锁匠,专跟人家保险柜打交道,来钱贼快”。
张大伯说,“我们修锁匠修锁防贼,从不管箱子里是什么东西,挣钱少啊。不像你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啊”。
陈大伯说,“那话倒是不错,搁到现在可不是简单的写写文章,卖点字画,现在干什么都比写文章强啊。自古‘文人相轻’,那比得了像你们这些有其他技能的人”。
云天只是混混囤囤地听着,似乎明白点什么,似乎什么也不明白。
当然有时云天也帮张大伯扶住自行车,让张大伯很容易的就把自行车上的锁卸下来。那个时候,云天已经有十几岁了,又聪明,还真的没少跟张大伯学习了修锁的技能。这以后,只要云天想进入那个房间,即使门上按着最好的防盗锁,云天也可以轻易的打开房门。可他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很少这样做的。
那年春天,街上来了对外地的五十多岁的夫妻,男的姓俞,街上的人都叫他老俞。夫妻俩就用一个烤箱,做起了烤面包的生意。这对夫妻面包做得很好吃,星期天或则是传统的节日,他们的生意特别的红火,顾客盈门,大家排着队挣着购买。张大伯和陈大伯也很喜欢吃他们的面包,云天就常来这里帮两位大伯买面包。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就在买面包的时候,出了一个意想不到事情。这个事情却影响了云天以后的生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