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食堂传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中午饭的地方说是食堂,其实却是一家叫做【食为大】的饭馆儿,据说当初给饭馆儿起名字的时候,本意是取“民以食为天”之【食为天】三个字,只是当时一马虎给抄错了,写成了【食为大】。好在字儿虽错了,意思却差不来离。总而言之就是说,吃饭是件大事儿!
这个“食为大”饭馆名字起得虽大,但如综合考量其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的话,也还是得归在“狗食馆”一类。(注:狗食馆指上不得台面的小饭馆儿。)狗食馆归狗食馆,可人家的菜也号称是八大菜系之一,据说主厨的大师傅来自山东一个挺大的城市“文登”,烧得一手特色鲁菜。【食为大】对外宣称烧的是鲁菜,可吃过的人却都感觉吃的是泰国菜。泰国菜以酸辣为主,还透着点儿的酵臭味儿。而【食为大】的菜也有种酸味儿,这酸还不是正经的酸,而是一种食物变质馊了的酸,估计大师傅为了遮这酸味,又往菜里下猛料,酱油、辣子地一顿狂加,最后,酸味儿没去掉多少,反而调出一股子馊臭味儿。
【食为大】的菜做得虽然走几,却占了“地利”的先机,整个科技园区的中心是园区管委会的楼,而【食为大】就开在了这座楼的一层。据说【食为大】之所以能开在这个地方,主要是因为它的老板是管委会主任的小舅子。科技园区里除了这家狗食馆儿,就再没有别的饭馆了。不过走出几百米,或者坐车一站地,出了园区,到了电子市场那条街,倒是肯德基、麦当劳都能找见。
于是有那肚子刚强的,腿脚又懒的主儿,也天天在【食为大】买盒饭吃,至于那些肚子实在不争气的,也只好多走几步,到园区外面找食去。
当然,关于【食为大】的种种传闻,都是据说,也就是据沈安安说。我问沈安安她是从哪里听来的,她说是夏梦告诉她的。小时候老师说过: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三百四十米每秒,在水里则提高到一点五公里每秒,我觉得声音在女人们的嘴巴和耳朵之间的传播速度可能更快些。我是怎么也想像不出来,夏梦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告诉了沈安安这些消息的?
我听完沈安安的描述,反而更有种去【食为大】尝一尝的冲动,泰国菜,俺还真的没有尝试过。沈安安看我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又开始吓唬我。说夏梦听隔壁公司的前台小姐说的,有次那女孩儿偷偷从家里把她奶奶传给她妈的一个银簪子带到了单位,特地从【食为大】买了一份儿盒饭,然后把银簪子插到菜里头,一会功夫,拿出来一看,簪子竟然变了颜色,虽然没有变黑,却发黄了!
沈安安一边说,一边肯定地冲我点头,好像她亲眼看到了一样:“想想吧,变黄了,多可怕!”

我听了却对这种乡野传说不以为然,再说就是变了黄色,也没啥可怕的,从小大人们就说黄色录像、黄色书籍多么可怕,看过才知道,感情他们都是骗人的。
我心里头虽然特想去【食为大】,尝尝这传说中的神秘料理到底是怎么个生猛法,不过偷偷打量沈安安,估计此女是铁定不会去的。美食与美女,我在心中权衡一下,还是决定选择后者,毕竟美食没长腿儿跑不了,美女可是那种一不留神就能走散了的珍惜动物啊!
“要不咱去电子街转转,你想吃点啥?”我拿眼瞄了瞄沈安安的小高跟儿。
“都行,听你的吧!”沈安安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话锋接着一转:“不过,刚夏梦让我帮她带个麦香鱼。”
“那就去麦当劳呗。”说实话,打地起我对这些个洋快餐,就没有太多的好感。就拿汉堡包来说吧,挺好的面包夹肉饼,虽然在味道上不及白吉馍加肉那么地道,但好歹也能下咽。不知道谁出的主意,却偏偏又要在里头加上酸溜溜的黄瓜,和腻乎乎的一种不知道什么酱,想想就觉得倒胃口。要我说,两片面包一个肉饼,非要加酱的话,弄点蒜蓉辣酱,或者老干妈也行,蛮好。不过没办法,小姑娘们却偏偏好这口儿。
沈安安见我同意,嫣然一笑拔腿就要走,却被我拦下了:“等下,我去取车,骑车带你过去省劲儿。”
也不等她答话,我已经转身一路小跑地从楼边上的自行车场把车推出来了,这种事儿,不用等对方回答,人家一女孩儿,又不太熟,没准儿就会假客气说不用。
我片腿上车,骑到沈安安身边停下,冲她使个眼色,示意让她上车,看她还有些犹豫,我催促道:“姐姐,爱惜点儿公物吧,这大太阳的,马路都给晒软了,回头再让你给踩一溜小眼儿。”
沈安安被我说的又笑,略一扶我的腰,已经轻盈地坐上了后座儿。
“坐稳了啊!”我嘱咐一声,双腿使劲一蹬,车子画了一个大大的龙形,沈安安一声轻呼,赶忙从后头搂住了我的腰。我得意地一笑,腰杆儿一挺,向着电子街的方向蹬去。
最近朋友们都说我说话越来越贫了,我估摸着和写这篇小说有些关系,所以为了矫正过来,写作之余还是写点古诗词,中和一下,呵呵。
『卜算子流水
月影暗花楼
香动袭人醉
俯仰才拾并蒂枝
就把心思累
只叹惹人愁
谁解愁滋味
檐下谁说海誓盟
唯有东流水』
再来一段儿,大伙喜闻乐见的
『八月秋风阵阵凉,一场白露一场霜,小严霜单打独根草,挂大扁儿甩籽荞麦梗儿上。』--【王二姐思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