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得见三丰言,惊闻郭襄事(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宝?听到真恒这句话楚邪心中已经了然这位武当祖与郭姐姐相识的那个,听郭姐姐说他原本是少林弟子,师从觉远,之所以离开少林还和郭襄有些关系,在觉远圆寂坐化后,郭姐姐曾经赠与他一只金丝镯为信物,让他投奔自己的爹爹郭靖,但最终张君宝并没有去,而直到楚邪来到现代前,郭襄也再未见过张君宝。
听到真恒说得自张三丰流传下来的手记之中,楚邪忍耐不住开口说道:“不知道长是否能让楚某看一下三丰前辈的留言?”
真恒闻言稍稍犹豫一下,答道:“也罢,那是我们在一本手迹中发现的,和桃花岛有些关系,看看也没什么,请少侠稍等,我这就去取来”。
楚邪道了声多谢,看着真恒离去,真修在旁边开口说道:“红尘俗事人人都不可避免,我们修道之人也不过是较之常人少了许多,就连三丰祖师年轻时也被红尘烦心,直到百岁之时才放下心中之事,但虽说是放下,最终还是留下了遗训,”
道家意在修心,对谈论祖师的一些俗事倒不会太过顾忌,对他们而言祖师的一切都是值得推敲研究的。尊重只在于心,并不在于言论,所以在楚邪面前说祖师的一些凡尘俗事并没顾忌。
楚邪听后心中暗思,难道说这张君宝年轻之时喜欢郭姐姐,要不然这真修怎会那般说话,正在寻思时,脚步声响起,真恒手中托着一本书卷走了过来。
来到楚邪身边。对他说道:“楚少侠,祖师这本手迹之中记载了烦扰他一生的一段事情,若是他人,我武当派绝对不会让别人观看,但不管是这手迹中还是祖师遗训都对桃花岛有密切关系。所以才拿来给少侠看的”。
楚邪神色一整,说道:“道长心胸让小子敬佩。请道长放心,小子看后绝对不私自传播,此一生不传他人”。
他自然清楚听真恒之言其中记载的肯定是张三丰地一些私密之事,虽然并无什么见不得人之事,但张三丰被道家尊崇,身份地位均不一般。这些事如果被他人传出,很可能对其名声产生影响。真恒身为武当前任掌门。能亲自拿出让楚邪观看,足矣显出他的心胸之宽,修为之深完全把虚名抛开。
双手接过真恒手中已经泛黄的书卷,看封面上四个毛笔字“修心历程”,观其纸张年代。明显以有数百年,能保存的这般完整定然是精心照顾的结果。
从这四个字中也知道这肯定是张三丰一生修道所遇到地种种心劫,对修道之人和练武之人的珍贵程度自然不可估量。中华武功主在修心,千百武功不管招式万般变化,但究其根本是以心为主。只是心地修炼却比形的修炼难的多,每一阶段都可能遇到心劫,如同心魔一般,如果跨不过去,可能终生无缘踏入武道。
真恒看楚邪接过书卷,说道:“那段话就在书的最后两页,据说那两页本来是白纸一张,传了数百年也无人发现其中奥妙,直到近代一些科学常识流传起来,一位师祖才觉得最后两张白纸可能另有玄机,所以颇费了一些功夫,果然显现出来字迹,看记载这无疑是三丰祖师年轻之时所书,可能最后哦看到也不在意了,所以就留了下来。
楚邪翻开书的最后两面,看向留言,开头却是一首简单易懂的诗句“华山相见手帕留,心生感激不敢忘。少林再见赠手镯,恩深义重难相忘。”
看了一遍下面地记载,只有数百字,但其中包含的意思却颇多,楚邪看过回味一番,这上面记载地正是与自己的郭姐姐相遇时的情景,大概意思是张君宝与郭襄相遇两次,第一次是在华山相见,张君宝跟随师傅追寻经书,当时郭襄见到张君宝头上流血不止,所以拿出手帕,替他包扎,张君宝自然好生感激,本想出言道谢,却因为见到郭襄眼中泪光莹莹,心中不解,所以忍了下来,分别之后这一画面却一直不能忘记,一是因为郭襄对自己的好,二则是心中奇怪郭襄为何流泪。
第二次相遇却是在少林,当时看到郭襄之后心中欣喜万分,只是却不敢喜形于色,而郭襄更是把铁罗汉送给自己,对郭襄更是感激,在他眼中郭襄身为郭靖黄蓉的女儿,更是黄药师地外孙女,而且杨过为了她的生日而

件礼物,这些都是郭襄身上地光环,而且郭襄本身清容大方,为人豪爽,让张君宝自生惭愧。
待郭襄下山时,也只是跟在她的后面,不敢走近,听她和自己说话,忍耐不住,脸色顿时羞红,心中也蹦跳不止。
最让张君宝感激的是在师傅觉远圆寂后,郭襄怕自己独自一人受人欺负,更赠送了自己金丝镯,让自己去投奔郭靖郭大侠,这几番恩情让他终生无以为报,但郭襄家世显赫,显然用不到自己这个无名小卒的帮忙。自己自然不愿寄人篱下,所以独自一人在武当山潜心修炼,十多年里不问世事,唯独却不能忘记郭襄,待出山后才得知襄阳以被攻破,而郭靖黄蓉更是战死城中。心中顿感无限伤悲,听到郭家二小姐城破之时并不在城中,才松了口气,于是浪迹天涯想要与郭襄相见,却再也未闻她的消息。
心中放心不下,最终踏上了桃花岛,只是还是毫无所得,岛上只有曲傻姑一人,问她郭襄消息,只是她言辞混乱,自己只听出什么小师弟突然不见,郭襄在岛上呆不住,就到江湖上去了。
就为此言,张君宝在江湖上游荡数十年,只为了听到郭襄的消息,但依旧无所得,桃花岛更去了数次。期间偶然听闻峨嵋山有一道姑自称是郭襄的传人,把郭襄奉为峨嵋派祖师,张君宝欣喜若狂,当即赶到峨眉山,见了风凌师太才得知,她原本就是峨嵋派的传人,在峨眉山上自小被山中师太收养(峨嵋派起于战国,成于南宋),十多年前在峨眉山山顶偶遇郭襄,当时只有十多岁,郭襄当时手拿长剑站在山崖边,看到风凌长叹一声,随手从身上拿出两本秘籍交给她,吩咐她勤加练习,并把手中长剑一并交给了她,告知那把剑正是倚天剑,让她以后若遇到明智之人把剑中之物送与那人,吩咐完之后,郭襄就转身离去。
风凌当时年小,对这番机遇自然有些疑惑不解,不过却记着了她吩咐的话,回到庵内勤加练习秘籍中的武功,加上峨嵋派本身所流传的武学,十多年学有所成。看到元朝残暴,想起了郭襄送剑时的吩咐,所以才广招门徒,奉郭襄为师正式开创峨嵋一派,目的是为了灭除元庭。
听了风凌的话,郭襄出现在峨眉山时,正是自己出关之时,从那以后再无踪迹,张君宝长叹一声,最终无奈放下心思在武当出家为道,最终开创了武当一派。
虽然开山立派,心中却始终没有完全放下,期间时刻留意着江湖上的事情,生怕错过什么有关桃花岛的消息,顺带的对风凌的峨嵋派也照顾有加,桃花岛更是去过数次,但却次次失望而归。
他自己一生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这番心思是为了报答郭襄对自己的几番恩情,还是因为心中喜欢郭襄,也许是在逃避吧,所以不敢想,只是简单的寻找她的消息,至于找到以后,怕是也不知道怎样开口,只是两人终是缘分已尽,终其一生,张君宝也没有再见到过郭襄。
隐在武当山,潜心修道,而百年没有悟道,可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心中放不下这段相思,这就是他的心劫,只是却不知是他不能断了这段相思,还是他不愿。
终于在百岁之时,把携带一生的铁罗汉送与了徒弟,心中最终决定放下这段相伴一生的思念。
历经百年,铁罗汉扔藏身边,只是却不知那只金丝镯何在?留言之中却再未提起,楚邪心道怕是最终心中留有那一寸思念吧,要不然也不会让武当代代对桃花岛照顾了,想不到情之一事这般了得。
真恒四人在旁边沉思不语,他们对这书中的留言自然清楚,只是却并不如楚邪知道的那般清楚,他们想的是留言最后所说的悟心之历程,那是张三丰化解掉这最大的心劫以后所留下的心得,心道祖师学究天人,同样被心劫纠缠一生,历经百年才最终化解掉,心劫果然是学武修道之人最大的劫数。
忽的,楚邪猛然站起身来,脸色突变,心中思绪翻滚。
真恒四人吓了一跳,看着楚邪不断变化的脸色,连忙问到:“楚少侠,出了什么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