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 兴汉还是灭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华老仙也就是在三国惊艳那么一场,然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其人不知从何而来,亦不知从何而去。
按理说,这正一道与南华老仙也相识一场,怎么就没有宣扬他一下?正一道也算是一个道教的大派系,就这般对待南华老仙?
可一切,把南华老仙同南华真人联系起来,那么结果就显而易见了。南华在东汉末年失败后,转而暗自经营,一直到唐朝才成功,然后不做老仙做真仙。不过,正如他的著作一般,他是一个低调的人。正如他作品主张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为一”观点一般,他安时顺命,逍遥自得,不愿被任何拘束,他对什么都不在意,所以没有什么传世的传说。
不过,这么一个人,与挑起黄巾起义的南华老仙相同并论,让楚星若感到万分别扭。但是偶像不是自己的什么,你也不能太奢望自己的偶像就是什么。但楚星若还是宁愿相信这不是真的。楚星若面带苦涩,说道:“真人道号是南华?”
这人点头应诺道:“此南华是我,彼南华也是我!”
偶像破灭了!
若说楚星若也有信仰的话,他信仰的就是那种庄子般无拘无束,凭虚御风,逍遥自在。可是,当南华真人成为南华老仙的时候,楚星若心里有点不舒服。
自古争霸非豪杰,官宦之家无真人。
倘若庄子也是争名夺利的人,那他又该如何?
楚星若左思右想,心乱如麻,最后索性向这个南华真人道:“星若自幼拜读真人遗留后世之书,为真人高风所倾拜。大汉前些年虽偶遭外敌入侵,然则比之前汉匈奴之患差之深远,据闻真人以‘无为’教人,然则,何以今置大汉于乱世焉?”
南华观望愤青般的楚星若,开口道:“河之北,有一人,不善猎鱼。见予过其前门,捉襟而求,问吾何以养母。予见其有孝道,遂给他一刀以猎兽。后几年,其操刀杀人,被杀人之母,相诉于公堂,然余问你,吾有罪乎?”
不愧是中国的寓言大师,这不,一开口就是寓言故事。楚星若读过《庄子》,这次庄子说到更明显,他怎的不懂。庄子这是说,他留下道书不是让张角这么起义的,但是张角却借着《太平要术》之名起义,这算不得他刻意为恶。
虽然楚星若还是疑惑为什么黄巾军把他的茅屋当作总道坛,但也不好意思再相诘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自己如何逼迫他人说出?庄子这位大人物,能够相自己解释一般,就算对得起自己了,自己若是再要求进一步解释,那才真的是不识时务了。
虽然想问黄巾起义的真正源头,但他还是忍住自己的,向这拥有南华真人与南华老仙称号的庄子拜问道:“星若来拜真人不过小事一桩,今见真人对我颇为了解,不知是否有何见教?”

庄子道:“送你来此世的是刘安否?”
楚星若道:“是!”楚星若很是疑惑为什么庄子问他这个。
这个刘安据说是大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厉王刘长之子。也就是史书上那个淮南王刘安。这刘安自幼不喜戟戈、弋猎狗马驰骋,执爱读书鼓琴,专著于当时流行的黄白之术。后来不遁章法,不守旧章,信奉天道,潇洒自在,端的是一个修道的妙人。奈何武帝心怀不安,以“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的无须有罪名派兵追杀刘安。
当时,刘安师承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八公,时常炼仙丹提草药,此时也该他命不该绝,于追杀路上被八公所救,八公令他藏身海外,谋求后期,又传他一法诀,度他以道家之策。
当刘安潜休多年,再入红尘之时,已是物是人非,大汉不存。后来他遇到那“以重玄之义解《老子》,认为老学要义在于‘玄之又玄’”的孙登。孙登解得“老庄”之术,知道家真实意,于悟道之时,创建一派,名为重玄,在重玄派融汇佛学的的“双遣法”,以《庄子》“无为”、“忘心”说为基础,采佛教破除妄执意,力图超越玄学,又称越佛学,委实不简单,在当时一时声震诸方,刘安一时意动,拜入这重玄门下。
当21世纪的时候,刘安一身修为已经步入天仙外流,也就是他与楚星若结下善缘,最后答应楚星若送他穿越三国。
庄子又道:“你可知他谋算你来此世,是何念头?”
楚星若道:“不知。”
庄子道:“天命大汉将亡,本来以刘安的修为也不能做些什么,但是刘安却幸运的遇到一个贵人,这个贵人有莫力,刘安求他能否改变历史能让大汉命数长存,莫让天下今天你为帝,明天我称王,长久挣乱不堪。那贵人就选你入这大汉末年的风云之中。刘安在你身上留下印记,两位末代天子,无论你见谁,你都会潜意识的激起续汉命数的行为。你以为如何?”
楚星若颓然笑道:“不妨那小老头打的这般注意,怨不得他当时这么殷勤。那贵人却不知是谁?”
庄子又道:“现在我已经把你身上印记去除,你且说说,你愿不愿如刘安所思,再还这千疮百孔的大汉朝朗朗乾坤?”庄子丝毫不理会楚星若相问的“贵人”之事。
你愿意让大汉朝传承下去么?
兴灭国,续绝脉,无数穿越人士的兢兢业业工作的目标也摆在自己面前。
楚星若的眼睛有点发酸。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