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南安偶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南安偶遇
“啪”,一条鱼不偏不倚的砸在龙峰的头上
“哎,你又想什么呢?”小美一只手拿着鱼钩,一只手的插在腰间,恼怒的看着龙峰。“这么长时间,你只抽出这一天的时间陪我,还要想你的厂,你心里倒底有没有我啊?”
正在愣神儿的龙峰猛的被一条鱼砸了一下,吓的一下子跳起来,发现是条鱼,笑嘻嘻走到小美跟前说:“小姐啊,你想吓死人啊?”顺手向小美胳肢窝挠去,一边挠一边笑道:“叫你吓我,叫你吓我”。
刚才还横眉立眼的小美突然被龙峰一下子挠的哈哈大笑,连连说:“痒死了,哈哈,饶命饶命,”然后飞快的逃窜,顺手把鱼竿扔过来,以躲避龙峰持续的攻击。
兴头上的龙峰那里会住手,飞快的追上了逃跑的小美,使劲儿胳肢起来,小美痒的夹着胳膊,缩成一团,哈哈大笑着在绿莹莹的草坪上打着滚。然后一把抱住龙峰可怜巴巴的说:“龙峰,求你了,饶了我吧,下次不敢了。”
龙峰看着这个大大眼睛,长的象水晶娃娃的姑娘一时痴了,温柔的把小美拥在怀里,吻了吻飘逸的长发说:“好久了,第一次看到你这么开心。”
小美开心的表情有些凝滞起来,轻轻的把头靠在龙峰的胸膛里说:“龙峰,你爱我吗?”
“爱,”龙峰抚摸着小美的头发说:“你是老天送给我一个最好的礼物,我会用心去珍惜她的。”
小美抬起头咬着嘴唇看着龙峰,忍不住说:“那如果我最初爱你的目的动机不纯……,你还会爱我吗?”
龙峰笑了笑,使劲蹭了蹭小美的头发说:“傻孩子,胡思乱想什么呢,不管有什么目的,在我心中你永远都排第一的,”。
小美眼角有些湿润,幽怨的说:“爸爸已经走了这么久,一点儿消息都没有,我很想他。”
龙峰轻声的安慰道:“我在厂里借了十二万,已经帮你爸爸还清那笔钱了,而且也通过公安局的几个朋友,给你爸爸定的是“公款挪用”,罪名不是很大了,可是不知道你爸爸的下落,没办法让他回来投案自首。”
“我知道,龙峰,谢谢你”小美的眼里充满了恋爱的气息,鼻息暖暖得喷到了龙峰的脸上,她踮起脚尖,嘴唇碰到了一起,龙峰轻轻闭上眼睛一点儿也不想睁开,他只想感觉和静静享受着嘴上那波荡开的微微有些凉意的温柔。傍晚的夕阳染红的天空,他们两个手拉着手,走向回家的路……。
夜色中,一双悲凉而又恶狠狠的眼睛,注视着走进房门的龙峰。
企业按照龙峰的思路有条不紊的发展着。公司接到了一个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快速打入更大的国内商场的好消息,素有“建材之乡”之称的“南安”要召开全国性的石材展销大会。龙峰听到这个消息兴奋不已,召集公司和企业的中层领导召开紧急会议,议题是推选出优秀推销人才,报名参加这次史上最大规模的展销会。会议确定由张涛、陈保国和顾梅等三人,携厂里的拳头产品,新型人造大理石板材和一些其它的工艺品参加展销。

南安镶嵌在福建省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晋江中游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通往厦门,广州、深圳等沿海联结内地的必经之地。厦门国际机场、晋阳机场分列左右;石井港5000吨级码头遥遥在望。颇具规模的蟠龙开发区、院下工业区散布其侧,如众星拱月状,成为人流、物流、信息的聚集点。
南安市的建材企业有几千家之多,年产值达数十亿元,年上缴税收过亿元,主要建材行业有石材、陶瓷等,其中石材生产企业有一千多家,仅一个水头镇就有几百家,年总产值十几亿元;建材企业生产规模宏大,年生产石板材能力达4000万平方米,工艺材达500万元以上,产品样式齐全、品质优良,有石板材、工艺材、原色材、染色材等,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非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大城市,形成了原辅材料丰富、品种样式齐全、生产规模宏大、市场网络完善的产业系。也铸就了它不可动摇的石材支柱产业地位,为南安的经济撑起了一片蓝天,南安也因此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建材之乡”。
这次展销会的地方就在这里,张涛、陈保国、顾梅三人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水头镇。因文斗、朴山等处溪流与石井的五马江涨潮交错,此处成为潮水顶托之头,故称“水头”。
水头的确是个优秀的商业区,各种各样的石材企业点遍布这个镇子的每一个角落,产品辐射全国、影响亚太,成为国际建材的人、财、物、信息流重要集散地。
由于赶的急,离展销会还有三天的时间,报了名,游览一番,休息了一下后,三人商量着去离此处不远的南安市去看看,张涛摆摆手说:“你们去吧,我有点累,想在客户里休息。”陈保国说:“出来一次不容易,咱们也没来过这里,去看看吧,”顾梅也力劝,可张涛固执的摆摆手还是不去,无奈的陈保国和顾梅,只有自己去了。
南安地处南亚热带,依山傍海,山清水秀,民族英雄郑成功据说就出生在这里,还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五里桥(安平桥)、海交史珍贵文物的九日山摩崖石刻、闽南建筑大观园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四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莲花峰、五塔岩,黄巢风景区等诸多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典雅多姿的梨园戏、高甲戏、南音等艺术奇葩和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风景神奇,文化独特,令陈保国和顾梅流连忘返。玩的十分开心,距展销会还有一天时间,两人决定再吃一次特色小吃,然后返回水头,大事为重,两人蚵仔煎就着九重粿,大快朵颐,正吃的兴起,突然一个熟习的身影映入了陈保国的眼帘。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端着一碗糯米团子,躲在一个犄角旮旯里慢慢的吃着,不时的抬头向四处望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