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朋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生来好交友,家里常常是宾朋满座,为此家里父母和妻子为我挨了不少累。而今回过头来,真正交得住的保持友谊的朋友又有几个呢?我总结的结论是,文学界新闻界的多,志同道合的多,而政界其它界较少。
我遵循一条生活的准则:与人为善,帮人是乐。我对朋友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既不想占朋友什么便宜,又不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与人,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灵的天地,我没有权力去污染和干扰那片天地。反而,人家给我一个好,我倒觉得不自在,而要给人以十个好做报答。在朋友间相处,我从不计较关系的疏密,来则欢迎,不来则不气。对办事也是一样,朋友求到头上了,力所能及就是了。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的交往中,朋友们却神密而来悄然而去。这也是自然规律吧。但是在过后的反思中,也是有所省悟,朋友中也确实有现用现交的庸俗之辈。回想起来也挺有意思,我在粮食部门工作时,那时有一批朋友,在细粮缺少的年代,朋友们当然是借光了。我在公安部门工作时,又有一些朋友交往甚密,落个户口办个事之类自然是得心应手,朋友们也是在频频举杯中说些如何对得起朋友的誓言。当我到了镇委当个小委员时,当然又有相当多的朋友出现,直到当镇委副书记、旗文化局长、常委宣传部长,朋友便不断骤增,直到后来发现我离开挂“长”的岗位后,朋友们大多数都消声匿迹了。有几个农民朋友还在傻呵呵的和我交往。当我做文化宣传工作时,涌现出大批新闻、文学界的朋友,这些人不乏有高雅博学之士,给我的自身素养提高以很大帮助,这时,我才尝到了与友“神交”的滋味。

我有时和自己的挚友探讨一下关于朋友的话题,他们总是摇头说:这个问题永远也说不清楚。但我给自己找到了答案。就是要正确把握自己,不要对别人要求什么,一切自自然然的,一切圆圆融融,至于朋友们随他的便吧,但时时处处必须做到自己问心无愧就是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